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财富可积累性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A Perspective of Wealth Accumulation
  • 作者:金成武
  • 英文作者:JIN Chengwu;
  • 关键词:财富 ; 可积累性 ; 发展差距 ; 城乡融合发展
  • 中文刊名:JJXD
  • 英文刊名:Economic Perspectives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12-18
  • 出版单位:经济学动态
  • 年:2018
  • 期:No.694
  •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资助项目“隐性城乡分隔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语种:中文;
  • 页:JJXD201812006
  • 页数:16
  • CN:12
  • ISSN:11-1057/F
  • 分类号:50-65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财富的意义及财富的可积累性差异的扩展讨论,尝试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某种理论基础。本文指出,现阶段缩小人群差距从而城乡发展差距,需要注意经济发展中城乡间财富可积累性差异引起的各种问题。乡村地区负担着人类社会整体存续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维护与生产功能,从而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必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农产品从生产到使用过程中的时空刚性使农业生产者高度依赖市场以及多行业技术进步,加之生态环境变化定价的困难,由此在财富积累方面,农业部门比工业部门从而乡村地区比城镇地区有更多劣势。减小城乡间财富可积累性差异从而城乡发展差距,需要完善要素流动机制,促进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正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在流动、集聚及使用过程中,金融机制可能发挥独有的积极与消极两种作用,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人群间财富积累的结果,由此金融机制的完善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内容。
        
引文
大卫·李嘉图,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载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841:《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张五常,2001:《佃农理论》(易宪容译),商务印书馆。
    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Manchester School 22(2):139-191.
    Varian,H.R.(1992),Microeconomic Analysis(Third Edition),W.W.Norton&Company,Inc.
    (1)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48:《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上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4页。
    (1)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3页、第25页。
    (2)《资本论》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文:Das Kapital:Kritik der Politischenkonomie;英文:Capital: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的简称,也是最常用的称法。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47~49页。
    (4)历史上许多学者,包括大卫·李嘉图(以下简称李嘉图)、穆勒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下简称马歇尔),都曾对财富的内涵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无论存在何种差异,都涉及了财富的可使用性与可交换性这两个基本属性。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48页。
    (6)穆勒就曾以空气为例:“例如,空气虽然是绝对必需的,但因为可以免费获得,在市场上却没有任何价格,把它储藏起来不会使任何人获利或得到好处,其生产和分配规律是与政治经济学很不相同的研究主题。”“如果由于自然界的剧烈变革,空气变得极为稀薄,不足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或可以独占空气,空气便会获得非常高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超过自己需要而占有的空气,就会成为占有者的财富,因而乍看起来,如此巨大的灾难反倒似乎增加了人类的总财富。错误是在于没有考虑到,不管空气的所有者在损害社会其他成员的情况下变得多么富有,所有其他人都更穷了,因为他们不得不为以前无偿得到的空气付款。”他进一步把财富定义为“一切具有交换价值的有用的或合意的物品”(这里的物品主要指有形的物质产品)。参见穆勒(1848),上卷,第19页、第21页。
    (1)当然,哪种使用品参与生产与交换,要服从既定社会行为规范。
    (2)在鲁宾逊经济中,相对于使用品,财富亦是个冗余概念,因为没有与鲁宾逊相当的交换者,他“拥有”本经济中的全部使用品。鲁宾逊在不同使用品间权衡取舍,也不需要再引入财富这类概念。即使按微观经济学理论,鲁宾逊在自己关于诸使用品的“偏好”满足一定公理时具有某个“效用函数”,是否把该函数与财富对等,也并不影响各种结论。此外,阿罗不可能定理已经指出,从个体偏好出发,即使按“多数原则”,一般也是不能导出“群体偏好”的(不可能兼顾“无限制原则、独立性原则、一致性原则、非独裁原则”)。这些表明,以偏好来表达或度量财富,要么无必要(个体情形),要么不可能(群体情形)。此外,马歇尔曾说:“正如河流是国家财富的重要因素一样,海洋是世界的最有价值的财产之一。世界财富的概念的确不过是扩大到整个地球的国家财富的概念而已。”但是,马歇尔在这里并没有具体说明,类似于海洋这样的“世界财富”,应如何度量,度量值应是多少,这种度量值对于全世界或全人类意味着什么。马歇尔区分了“财货”(goods)与财富(wealth),并强调了个人和国家的所有权的重要性(财货相当于本文的使用品)。在他看来,“一个人的财富是由他的外在的财货中那些能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构成的。”由此他把一个人的财富分为两类:一是该人具有私有财产权的、可以转让和交换的物质财货,二是该人拥有的、外在的、直接作为获得物质财货的手段的非物质财货。但是他在讨论“世界财富”时,并没有类比地说明像海洋这类事物的所有权及可能的转让和交换情况。同时,他在这里也没有说明海洋与空气的差别究竟有多大(虽然他以海洋中的鱼为例说明“免费的财货”)。参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二篇第二章。斯密虽然看重“财富增长”及其原因,但可以看出他重点讨论的是各种产品流量的增加,而非全人类社会的“总财富存量”。一国乃至全世界的GDP亦只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流量概念,其实并不反映各个时刻上各主体(可以是各人、各人群或各国)对全社会既有各种使用品存量的支配能力。同时,每年都有往年或当年的产品因最终消费及自然衰败等原因而耗减,这些对特定财富存量变化的影响GDP并不反映。
    (3)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虽然非常强调生产力对一国的作用,但是一国应该保持或提高哪种使用品的生产力,不能不涉及可交换性的判断。
    (1)不存在套利机会,即任意两种财富间的交换比例有且只有一个。n(>2)种财富彼此间无套利的市场交换比例表现为n(n-1)/2个,但其中的自由度只有n-1个。预先引入某种标准化度量,可以将各种财富的标准化度量直接对应一个自由度,从而把其中可能的套利机会直接“暴露”出来。反过来说,若未预先引入标准化度量,当不存在套利机会时,任何一种财富都可以用于标准化度量。
    (2)通常所说的“货币的职能或功能”,其实已经表达了“货币的使用价值”的意义。
    (3)Varian(1992),第十八章。
    (4)追求利润最大,等价于在既有生产技术条件下追求生产结果(同时考虑投入与产出此消彼长)的标准化度量值(对全社会既有各种使用品的支配能力)最大。
    (1)易知,不同主体的相对支配能力的差别,对应他们的选择空间的包含关系。
    (2)行为主体的“即时耗减性消费”(即最终使用的同时,使用品的可使用性消失或可使用量减少)意愿显然影响其财富积累效果,但本文的侧重点不在这里。或者,本文作这样的理解:各主体的以货币量表示的即时的这类消费量与其即时的可支配财富存量成正比,且比例大体相同。
    (3)本文中的地带,指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二维或三维的连通空间。给定地带,自然或人类的行为不会改变其面积或体积(本文称作“地带的尺度”),而只改变其中各点的其他客观条件或属性。本文使用“地带”而非“土地”,主要考虑,“土地”往往只表达地表及以下部分,事实上,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还与大气等地表以上部分的属性(比如,气压、气温、气流、湿度等)息息相关。
    (4)生产是持续的过程,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重复性。除非特别说明,本文后面所讨论的生产,都是针对一定时期而言的。为了简便,会省略关于时期的表述。
    (1)已知各产量的投入要求集V(·),还可以进一步定义与之相关的生产函数:f(x)!sup{y≥0|x"V(y)},即各要素投入向量x所能实现的产量的上确界。生产函数是更常见的更方便的生产技术表达方式。由投入要求集的规模报酬不变性可以推知与之相关的生产函数的一次齐次性,即#t≥0,x:tf(x)=f(tx)。这是因为(t=0时结论显然),#t>0,x:x"V(f(x))$tx"V(tf(x))$tf(x)≤f(tx),并且,tx"V(f(tx))$x"V(f(tx)/t)$f(x)≥f(tx)/t,故tf(x)=f(tx)。从而规模报酬不变性可以等价地通过投入要求集与生产函数定义。生产函数g(x)若#t>1,x:tg(x)>g(tx),则是规模报酬递减的(后面的“>”改成“<”,即规模报酬递增的)。相关内容可参见Varian(1992)第一章。
    (2)为了分析的简便并集中说明各地带自然条件的意义,本文假设其他要素的市场都是竞争性的,它们的价格(要素报酬率)不随各地带生产者的投入量(购买量)变化而变化;同时,本文暂不考虑生产技术进步。
    (3)严格说,该单位尺度上的生产规模须是最小可能生产规模的整数倍。
    (4)设生产者在要素市场上是价格接受者,在要素价格向量w条件下实现产量y所能发生的成本的下确界即成本函数:c(y,w)≡inf{w'x|x"V(y)}≡inf{w'x|f(x)=y}。进一步可定义关于产量y的边际成本函数:mc(y,w)≡c(y,w)/y,平均成本函数:ac(y,w)≡c(y,w)/y。
    (5)当投入要求集V(·)是正则的(闭且非空)、凸的(能实现某产量的不同要素投入组合的凸组合亦可以实现该产量)、单调的(各要素投入同时增加亦可以实现原产量),则V(·)等于由成本函数c(y,w)导出的集合{x≥0|w'x≥c(y,w),w≥0}。参见Varian(1992)第六章。
    (1)生产函数f(·)在要素投入向量q附近的局部规模报酬变化特征可以由“规模弹性”来表达:e(q)=[df(tq)/dt]t/f(q)|t=1。不难看到,e(q)>1、e(q)=1、e(q)<1,分别对应f(·)在q附近局部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给定产量y与要素价格向量w,设要素投入向量q*满足c(y,w)=w'q*,即q*使生产成本最小。可以证明,q*处的规模弹性e(q*)=ac(y,w)/mc(y,w)。于是,q*处的规模报酬变化特征与此处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比有关:此处边际成本大于、等于、小于平均成本,分别对应此处平均成本随产量递增、不变、递减,以及规模报酬递减、不变、递增。
    (2)各地带边际成本最终递增可以通过最大地均产量的存在性理解。
    (3)在不同地带转移以扩张生产的过程可能因诸地带间边际成本的比较而出现“往复转移”。
    (4)各地带生产者向其所有者支付的具体地租额及支付方式,受到多种现实因素(特别是当事人不可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因素)影响,可参见张五常(2001)。本文重点关心的只是各地带地租的性质。
    (1)人们对特定地带的自然属性做持久性改良(比如改变坡度,增加水利设施等),亦属于这类技术进步。
    (1)本文的租接近于马歇尔的“准租”,但本文更侧重于从可“难于替代地”显著节约成本角度理解。同时,在准租方面,马歇尔强调了机器与土地的区别:前者是竞争性的、数量可充分增加的,后者是垄断性的、数量有限的。马歇尔还强调了长期与短期的区别,认为从长期看,准租具有成本补偿意义。本文则侧重于性质上接近土地的使用品(无论是否由人类生产),侧重于性质上接近地租的收入(无论长短期)。此外,张五常曾提到竞争与“租值耗散”,但其中租的意义相当宽泛,本文不采用这种理解。本文对租的理解,主要是为了讨论财富可积累性的差异。
    (2)从可使用性转换角度看,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人们一般只是通过对产品的特定分类(产品是否直接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或其某部分)人为区分这两个产业。但产品特性上的区别的确会影响生产者的财富积累,这也是本文所关心的。
    (3)在自然资源非个人所有的情况下,土地类要素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提供的要素。
    (4)Lewis(1954)二元理论的关键假设之一就是“(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
    (5)对于既定人群,在其可生产的农产品中,何种能成为主食,保质期是重要原因之一。谷类由于保质期较长(特别是与生产期相比)成为许多国家人们的植物性主食。某种农产品,即使投入相同要素可以获得很大产量,如果生产难以连续不断进行(不受季节影响),并且不耐保存,是无法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的主食的。斯密曾说:“马铃薯很难保存一年,而且不可能象谷物那样贮藏二三年。不能在腐烂以前卖出的恐惧,使人不想栽种马铃薯,而在任何大国,马铃薯不象面包那样,成为各阶级人民的主要植物性粮食,这也许是一个主要原因。”参见斯密(1776),上卷,第154页。
    (1)有些机器设备类使用品,比如汽车与蓄电池,在不间断使用中使用寿命可能更长,不经常使用反而可能降低耐存性与耐用性。“户枢不蠹”也是这种情况。
    (2)斯密(1776),上卷,第303~304页。
    (3)穆勒(1848),上卷,第64~65页。
    (4)马歇尔(1890),上卷,第85~86页。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斯密以家仆劳动为例说明“非生产性劳动”,但是马歇尔在这里并不赞成这种例子:“即使近代的许多作家也墨守亚当·斯密的方法,将家庭仆人的劳动归入不生产的一类。……供给一个家庭的面包的烘面包者的工作,与烧马铃薯的厨师的工作,在性质上并无区别。这个烘面包者如果是一个糖果商,或是一个上等的烘面包者,他花在不生产的劳动---按照普通的意义是指供给不必要的享乐的劳动---上的时间,恐怕与家庭厨师所花的至少是一样多。”马歇尔实质上指出了家仆的这类劳动与歌舞演员现场表演类劳动的区别。
    (1)这里可以补充一点(当然也可能引起许多哲学讨论),可以被机器或者人工智能硬件及软件替代的劳动力,其可使用性或使用价值都不属于“开创性劳动”。
    (2)斯密(1776),上卷,第319页。
    (3)马歇尔(1890),上卷,第85页。
    (4)通常的耐用品理论关注生产者的耐用度选择,以及消费者在耐用品与非耐用品间的选择。本文与之不同的是,关注耐久性与财富积累及分配的关系,特别是,当某些产品难以控制耐久性时,不同生产者在财富积累上的区别。
    (1)当然,这也会增加其他成本,比如信用关系体系要全面且充分地防范破坏性的、欺诈性的、盗窃性的技术风险等。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3)参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1)农产品价格与地均最大产量如果对于生产者都是高度外生的(难于主动控制的),农产品的地均最大收入就是高度外生的,从而在不降低地均产量且不增加平均成本的前提下降低人地比才能提高人均纯收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