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入学见闻录》所记人名“刘敬輿”当为“刘敬與”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to the Misprint of 刘敬輿 Recorded in Ryukyu Entrance Observations Record
  • 作者:范常喜
  • 英文作者:Fan Changxi;
  • 关键词:琉球入学见闻录 ; 刘敬輿 ; 刘敬與 ; 琉球
  • 中文刊名:DJWH
  • 英文刊名: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 机构:中山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中国典籍与文化
  • 年:2019
  • 期:No.109
  •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琉球官话课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JHQ042)
  • 语种:中文;
  • 页:DJWH201902023
  • 页数:6
  • CN:02
  • ISSN:11-2992/G2
  • 分类号:147-152
摘要
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琉球入学见闻录》是现存唯一系统全面记载国子监琉球官学教育的文献。此书卷二记有当时潘相所见琉球国之书籍,其中述及琉球大儒蔡温所著《澹园集》时,云此书有"紫金大夫曾恂德侯跋、闽人刘敬輿两序"。我们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察发现,其中的闽人"刘敬輿"当为"刘敬與"之误刊。
        
引文
(1)[清]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卷之二,乾隆二十九年(1764)汲古阁刊本,页37,影印本收入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页463—464。
    (2)[日]佐久間正《琉球王国と儒教—蔡温を中心に—》,長崎大学環境科学部編《長崎大学総合環境研究》第11卷第2号,長崎:長崎大学環境科学部,2009年,頁99。按:为了便于检索,本文所用日文参考文献悉依原文,并详列主办单位及出版地信息,其中的繁体字、日本汉字等不作简化规范处理。
    (3)[日]田里修《蔡温年譜》,沖縄大学法経学部编《沖縄大学法経学部紀要》第6卷,那覇:沖縄大学法経学部,2006年,頁67—91。
    (4)[日]崎浜秀明編《蔡温全集》,東京:本邦書籍株式会社,1984年。
    (5)[日]佐久間正《琉球王国と儒教—蔡温を中心に—》,頁93—102。[日]糸数兼治《蔡温著作等補遺》,沖縄県立図書館史料編集室編《史料編集室紀要》,那覇:沖縄県教育委員会,1987年,頁96—115。
    (6)由于本文所讨论的“輿”和“與”属形近误字,转为简体后则变得不再形近,为了讨论方便,文中此二字均用繁体。
    (7)参见杜维运《赵翼传·序》,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页23。陈清云《赵翼年谱新编》,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页35—36。
    (8)[清]郝玉麟等修,谢道承、刘敬與等纂《福建通志》,乾隆二年(1737)刊。
    (9)吴可文《明清福州文学地图——以三坊七巷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页13—14。
    (10)[清]游绍安《涵有堂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二七三》,齐鲁书社,1997年,页350。
    (11)按:游绍安诗中所注五人年龄应均为虚岁。黄任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十五年(1750)应当是67岁,但诗中却记为“黄任六十八”,故此知“刘敬與六十七”亦当是以虚岁记之,故以此回推,刘敬與应生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
    (12)参见董秉清等修、王绍沂纂《永泰县志·卷八·艺文志》,民国七年(1918)刊,页32,影印本收入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9·民国永泰县志、民国闽清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页188。黄任等《黄任集(外四种)》,方志出版社,2011年,页232。
    (13)那覇市企画部市史編集室編《那覇市史·資料篇·第1巻之6·家譜資料二(下)·久米系》,那覇:那覇市企画部市史編集室,1980年,頁314—315。
    (14)赤木本琉球官话课本《广应官话》,现藏于日本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所贵重书库,属横山重氏的旧藏书“横山重资料”之一种,全书共两卷两册,与天理大学图书馆藏《广应官话》有所不同。关于赤木本《广应官话》的具体情况可参见范常喜《法政大学冲绳文化研究所赤木文库藏琉球官话课本〈广应官话〉述略》,《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十三辑,中华书局,2016年,页81—92。
    (15)关于《蓑翁片言》及其序言情况,参见糸数兼治《蔡温著作等補遺》,頁96—115。
    (16)“簑”即“蓑”之异体。
    (17)参见王鸿鹏等编著《中国历代榜眼》,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页325—326。
    (18)参见乾隆十二年五月初四日,《礼部尚书海望为琉球国进贡并补进谢恩表文事题本》,邢永福、徐艺圃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四编》,中华书局,2000年,页165。乾隆十四年三月十七日,《大学士傅恒等奉旨琉球国贡使毛允仁事竣回国遭风船坏赏给银两修理事》,邢永福、谢必震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五编》,中华书局,2002年,页54。乾隆十五年十月十一日,《福建巡抚潘思榘为琉球国接贡船等回国日期事题本》,邢永福、徐艺圃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四编》,页188。
    (19)久米村曾姓家谱(仲宗根家)第九世有四男,分别名为“曾训”“曾谟”“曾谦”“曾让”,均为乾隆年间出生。此外,曾谟之孙,即第十二世有四男,分别名为“曾德孝”“曾德英”“曾德显”“曾德昌”,均生于道光年间。不知与“曾恂德侯”是否有关,存以备参。参见那覇市企画部市史編集室編《那覇市史·資料篇·第1巻之6·家譜資料二(下)·久米系》,頁389—412。
    (20)高津孝、陈捷主编《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4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页174—176。
    (21)参见那覇市企画部市史編集室編《那覇市史·資料篇·第1巻之6·家譜資料二(下)·久米系》,頁303—304。
    (22)那覇市企画部市史編集室編《那覇市史·資料篇·第1巻之6·家譜資料二(下)·久米系》,頁295—296、365。
    (23)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二〇〇,页27,民国十八年(1929)退耕堂刻本,影印本收入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16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页703。
    (24)参见钱志熙《蔡文溥与〈四本堂诗文集〉——一位古琉球国诗人的汉诗文创作》,《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2期,页34。
    (25)[日]上里贤一著,陈玮芬译《琉球对儒学的受容》,《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3卷第1期,2006年,页17。黄裔《琉球汉诗:中国诗歌移植的硕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页46。黄裔《论中国诗歌对琉球汉诗的影响》,第五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编《第五届中琉历史关系学术会议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页252。谢必震《中国与琉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277。
    (26)参见蔡温《自叙伝》,收入[日]崎浜秀明編《蔡温全集》,頁105—108;[日]上里贤一著,陈玮芬译《琉球对儒学的受容》,页16—17。
    (27)张希哲《蔡温对琉球的贡献——附蔡温年谱》,中琉文化经济协会主编《第一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1987年,页311。
    (28)蔡温《澹园全集》自跋及潘相评语,皆参见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卷之二,乾隆二十九年(1764)汲古阁刊本,页37,影印本收入黄润华、薛英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下)》,页464。
    (29)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台湾文献丛刊第二九九种·清代琉球纪录续辑诸家》,台湾银行,1971年,页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