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两周时期的青铜剑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BRONZE SWORDS I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ZHOU PERIODS
  • 作者:田伟
  • 英文作者:Tian Wei;
  • 中文刊名:KGXB
  • 英文刊名:Acta Archaeologica Sinica
  • 机构: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3-10-15
  • 出版单位:考古学报
  • 年:2013
  • 期:No.191
  • 语种:中文;
  • 页:KGXB201304001
  • 页数:38
  • CN:04
  • ISSN:11-1209
  • 分类号:5-42
摘要
<正>目次一研究背景及方法二剑的形制分析及年代推定三两周金属剑的渊源及发展脉络四相关问题研究五结语1949年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使对两周青铜剑的研究具备了材料基础,不少学者也对剑的渊源、发展脉络及年代进行了探讨。本文拟以考古材料为主,结合传世资料,对两周青铜剑进行综合探讨。两周时期剑的分布地域较为广大,本文涉及的地域仅限周文化及其诸侯国的范围,主要包括两周、秦晋、幽燕、齐鲁、荆楚等地,其他地区仅在必要时提及。
        First,this paper classified the bronze swords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Zhou Periods into types and subtypes with the basic method of archaeological typology(except for some with special forms and small quantities) and clarified their relative chronologies and then estimated their absolute dates by which established the chronological frame of the bronze swords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Zhou Periods.Based on this,the author analyzed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bronze swords and discussed their relevant backgrounds.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bronze swords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Zhou Period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ystems:flat-hilted swords,cylindrical hiked swords and Northern Frontier-style daggers.At latest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the flat-hilted swords emerged in the southwestern China and then diffused into the Shaanxi Plains;along with the enfeoffment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the flat-hilted swords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areas nearby the Yanshan Mountains,where they ran into the Northern Frontier-style daggers and brought about the Qin-style daggers and the flat-hilted sword of Type Ad.The Type Ad sword was fully developed around the mid and late Spring-and-Autumn Period and diffused southward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etween the Spring-and-Autumn and WarringStates Periods and was gradually popular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became the main form of the long swords in the later times(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cylindrical hiked swords were origin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China around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nd popular in the Wu and Yue regions since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since the mid Spring-and-Autumn Period,this styl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hu,Qi,Lu States and the Central Plains and in the Warring-States Period,the Wu-Yue-style swords became popular in all of the states.The Northern Frontier-style daggers have had influences to the forms and casting techniques of the bronze swords in the Central Plains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some feudal states have been able to cast swords independently.As weapons,casting sword was an affair exclusively belonging to the royal court;the fact that the feudal states made swords themselves proved that these states have had the authority and techniques to cast bronze swords.In the mid and late Spring-and-Autumn Period,sword casting techniques was popular in all of the states.Down to the Warring-States Period,even common citizens could cast swords.Also in this period,the quantity of swords was rather large but the forms and styles are not that diversified,which showed that in this period the sword casting had some kind of standards,or sword casting had become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引文
[1]郭沫若;《金文丛考》,东京文求堂,1932年;容庚:《鸟书考补正》,《燕京学报》第十七期,1935年;徐中舒:《古代狩猎图像考》,《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571-603页,1935年。
    [2]周纬:《中国兵器史稿》,30-95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
    [4]高明:《建国以来商周青铜器的发现及研究》,《文物》1959年11期;郭宝钧:《殷周的青铜武器》,《考古》1961年1期;林寿晋:《东周式铜剑初论》,《考古学报》1962年2期;《论周代铜剑之渊源》,《文物》1963年11期;白化文:《关于青铜剑》,《文物》1976年11期。
    [1]陈梦家:《蔡器三记》,《考古》1963年7期;商承祚:《“姑发胥反”即吴王“诸樊”别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年3期;《“姑发(?)反”补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1期;郭沫若:《跋江陵与寿县铜器群》,《考古》1963年4期;孙稚雏:《淮南蔡器释文的商榷》,《考古》1965年9期。
    [2]郭宝钧:《殷周的青铜武器》,《考古》1961年1期。
    [3]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74年1期;李学勤:《战国题名制度概述(中)》,《文物》1959年8期;黄茂琳:《新郑出土战国兵器中的一些问题》,《考古》1973年6期;杨泓:《战车与车战》,《文物》1977年5期。
    [4]李伯谦:《中原地区东周铜剑渊源试探》,《文物》1982年1期;钟少异:《试论扁茎剑》,《考古学报》1992年2期;《略论人面纹扁茎剑》,《考古与文物》1994年1期;张天恩:《中原地区西周青铜短剑简论》,《文物》2001年4期;沈融:《商式短剑刍议》,《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九集,19-2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高西省:《试论西周时期的扁茎柳叶形短剑》,《远望集》,378-386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陈亮:《先秦人面纹扁茎短剑试论》,《东南文化》2001年1期。
    [5]冯普仁:《吴国青铜兵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136-144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肖梦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2期;《试论吴国青铜兵器》,《考古与文物》1996年6期;贺刚:《先秦百越地区铜剑初论》,《考古》1991年3期;陈耀钧:《浅谈江陵楚墓出土的青铜剑》,《考古与文物》1984年2期;张天恩:《秦器三论——益门春秋墓几个问题浅谈》,《文物》1993年10期;《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陈平:《试论宝鸡益门二号墓短剑及有关问题》,《考古》1995年4期;范文谦:《山西东周青铜剑研究》,《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105—108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徐海峰:《河北东周铜剑初论》,《文物春秋》2003年4期;赵瑞民、韩柄华:《晋系青铜器研究: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6]叶小燕;《中原地区战国墓初探》,《考古》1985年2期;瓯燕:《战国时期的墓葬》,《北方文物》1989年3期。
    [7]井中伟:《西周墓中“毁兵”葬俗的考古学观察》,《考古与文物》2006年4期。
    [8]蔡运章:《郙王(?)剑乃僵阳国史初探》,《中原文物》1983年3期;蔡运章、陈长安:《丰国铜器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3年6期;李学勤:《试论山东新出青铜器的意义》,《文物》1983年12期;黄盛璋:《跋集安新出阳安君剑》,《考古》1983年5期;《关于鲁南新出赵德公剑与齐工师铜泡》,《考古》1985年5期;《新发现之三晋兵器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87年2期;张福有:《集安出土赵国青铜短剑之阳安君为李跻》,《考古与文物》2005年6期;刘雨:《关于安徽南陵吴王光剑铭释文》,《文物》1982年8期;李家浩:《攻吴王光剑铭文考释》,《文物》1990年2期;王辉:《关于“吴王古发剑”释文的几个问题》,《文物》1990年10期;曹锦炎:《吴越历史与考古论丛》,文物出版社,2007年;朱俊英、刘信芳:《攻虐王姑发郧之子曹(?)剑铭文简介》,《文物》1998年6期;李瑾:《徐楚关系与徐王义楚元子剑》,《江汉考古》1986年3期;沈融:《燕兵器铭文格式、内容及其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4年3期;秦兵:《五兵说质疑》,《考古》1986年4期;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2期;林巳奈夫:《中国殷周时代の武器》,204页,东京弘文馆,1972年;那志良:《玉剑饰命名之探讨》,《故宫学术季刊》第5卷第3期,1971年;周南泉:《玉具剑饰物考释》,《考古与文物》1982年6期;高至喜:《谈谈剑饰名称问题》,《考古与文物》1987年5期;孙机:《玉具剑与彘式佩剑法》,《考古》1985年1期;朱凤瀚:《古代中国膏铜器》,271-272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52-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钟少异;《古相剑术刍论》,《考古》1994年4期;刘金华:《试论〈居延汉简〉“相剑刀册”》,《陇右文博》2007年2期;陈力:《〈居延汉简〉相利善刀剑诸简选释》,《考古与文物》2002年6期。
    [1]迟雷:《关于曲刃青铜短剑的若干问题》,《考古》1982年1期;邓聪:《人面弓形格铜剑刍议》,《文物》1993年12期;宋治民:《三叉格铜柄铁剑及相关问题探讨》,《考古》1997年12期;郑绍宗:《河北发现的青铜短剑》,《考古》1975年4期;童恩正:《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考古学报》1977年2期;江章华:《巴蜀柳叶形剑研究》,《考古》1996年9期;乌恩:《关于我国北方的青铜短剑》,《考古》1978年5期;林沄:《中国东北系铜短剑初论》,《考古学报》1980年2期;宋世坤:《我国西南地区铜柄铁剑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271-278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贵州青铜戈、剑的分类和断代》,《贵州文物》1983年;张增祺:《略论滇西地区的青铜剑》,《考古》1983年7期;许玉林、王连春:《丹东地区出土的青铜短剑》,《考古》1984年8期;张锡瑛:《试论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触角形”剑》,《考古》1984年8期;翟德芳:《中国北方地区青铜短剑分群研究》,《考古学报》1988年3期;朱永刚:《试论我国北方地区銎柄式柱脊短剑》,《文物》1992年12期;佟柱臣:《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和朝鲜北部青铜短剑的研究》,《文物》2001年8期;王建新:《东北亚系青铜短剑分类研究》,《考古学报》2002年2期;王青;《山东新发现的几把东北系青铜短剑及相关问题》,《考古》2007年8期。
    [2]郭宝钧:《殷周时代的青铜武器》,《考古》1961年1期。
    [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成都十二桥》,116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2]卢连成、胡智生:《宝鸡趋国墓地》,181、203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118页,文物出版社,1963年。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考古》1964年5期。
    [5]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302页,科学出版社,1999年。
    [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国墓》,98页,三秦出版社,1995年。
    [7]罗西章:《扶风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0年4期。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132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9]邹厚本:《宁镇地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10]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7期。
    [11]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县出土春秋时期越族铜器》,《湖南考古学辑刊》第二集,岳麓书社,1984年。
    [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河北邢台市葛家庄10号墓的发掘》,《考古》2001年2期。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2]益阳市文物管理处、益阳市博物馆:《益阳楚墓》,文物出版社,2008年。下引益阳楚墓材料皆出于此,不赘注。
    [3]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
    [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204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5]张龙海、张爱云:《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发现郾王职剑》,《考古》1998年6期。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
    [7]此类剑的型式划分主要以张天恩先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笔者略有增改。参见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8]许俊臣、刘得祯:《甘肃宁县宇村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1985年4期。
    [1]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2]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
    [3]吴振烽等:《凤翔八旗屯秦国墓地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
    [4]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5]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10期。
    [6]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7]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谭家村春秋及唐代墓》,《考古》1991年5期。
    [8]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10期。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博物馆:《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2期。
    [2]刘得祯、朱建唐;《甘肃灵台景家庄春秋墓》,《考古》1981年4期。
    [3]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4]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5]陈平:《试论春秋型秦兵的年代及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年5期。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97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19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下引上村岭虢国墓地材料均出于此。
    [1]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
    [2]南京博物院:《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2000年9期。
    [3]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5期。
    [4]李元章:《山东栖霞栾家夼村发现一座东周墓》,《考古》1992年4期。
    [5]襄阳首届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11期。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楚墓》,223页,科学出版社,1995年。
    [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11期。
    [8]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物》1988年5期。
    [9]夏星南:《浙江长兴县发现吴、越、楚铜剑》,《考古》1989年1期。
    [10]肖梦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2期。
    [11]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3期。
    [1]夏星南:《浙江长兴出土五件商周青铜器》,《文物》1979年11期。
    [2]李国梁主编:《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63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湖北郧县乔家院春秋殉人墓》,《考古》2008年4期。
    [4]南阳市文物研究所等:《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4期。
    [1]戴尊德:《原平峙峪出土的东周铜器》,《文物》1972年4期。
    [2]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3期。
    [3]河南省信阳地区文管会、河南省罗山文化馆:《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2期。
    [4]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省新泰市文化局:《山东新泰郭家庄东周墓》,《考古学报》1989年4期。
    [5]益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桃江腰子仑春秋墓》,《考古学报》2003年4期。
    [6]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王城广场东周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828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
    [2]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枣林岗与堆金台》,科学出版社,1999年。
    [3]湖南省博物馆、益阳县文化馆:《湖南益阳战国两汉墓》,《考古学报》1981年4期。
    [1]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江陵太晖观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6期。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商洛市博物馆:《丹凤古城楚墓》,150页,三秦出版社,2006年。
    [3]湖北省博物馆、丹江口市博物馆:《丹江口市肖川战国两汉墓葬》,《江汉考古》1988年4期。
    [4]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战国秦汉墓》,《考古》1980年2期。
    [5]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何家山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1年1期。
    [6]荆州博物馆、钟样市博物馆:《湖北钟祥黄土坡东周秦代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9年2期。
    [1]陈经;《求古经舍金石图》,嘉庆戊寅(1818年)说剑楼本。
    [2]周纬:《中国兵器史稿》,69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成都十二桥》,116页,文物出版社,2009年。
    [4]孙华:《成都十二桥遗址分期初论》,《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81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5]曹玮:《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巴蜀书社,2006年。
    [6]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96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7]张天恩:《中原地区西周青铜短剑初论》,《文物》2001年4期;高西省:《试论两周时期的扁茎柳叶形短剑》,《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县东阳》,132页,科学出版社,2006年。
    [9]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县出土春秋时期越族铜器》,《湖南考古学辑刊》第二集,岳麓书社,1984年。
    [10]肖梦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2期。
    [11]邹厚本:《宁镇地区出土周代铜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3年。
    [12]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县发现工虐王青铜剑》,《文物》1983年12期。
    [1]烟台市博物馆:《山东莱州市朱郎埠墓群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09年1期。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河北邢台市葛家庄10号墓的发掘》,《考古》2001年2期。
    [3]长沙铁路车站建设工程文物发掘队:《长沙新发现春秋晚期的钢剑和铁器》,《文物》1978年10期。
    [4]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大沈刘庄春秋墓》,《考古》1999年2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洛阳凯旋路南东周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0年3期。
    [6]张龙海、张爱云:《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发现郾王皲剑》,《考古》1998年6期。
    [7]张天恩:《秦器三论——益门春秋墓几个问题浅谈》,《文物》1993年10期;《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8]张崇宁:《山西黎城黎国墓地》,《2007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8年。
    [1]林寿晋:《东周式铜剑初论》,《考古学报》1962年2期。
    [2]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山东沂源姑子坪周代墓葬》,《考古》2003年1期。
    [4]襄阳首届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11期。
    [5]晋华:《山西榆社出土一件吴王(?)发剑》,《文物》1990年2期。
    [6]黄光新:《安庆王家山战国墓出土越王兀北古剑等器物》,《文物》》2000年8期。
    [7]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5期。
    [8]刘兴:《镇江地区今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文物出版杜,1981年。
    [9]肖梦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年2期。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11]南京博物院等:《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2000年9期。
    [12]叶玉奇:《江苏吴县出土一批周代青铜剑》,《考古》1986年4期。
    [13]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县出土商代铜器》,《考古》1990年8期。
    [1]溧水县图书馆:《江苏溧水出土的几批青铜器》,《考古》1986年3期。
    [2]陈龙山:《江苏灌云县出土周代青铜器》,《考古》1983年10期。
    [3]镇江博物馆、丹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8期。
    [4]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李元章:《山东栖霞栾家夼村发现一座东周墓》,《考古》1992年4期。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楚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11期。
    [3]滕鸿儒、高京平:《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文物》1994年3期。
    [4]戴尊德:《原平峙峪出土的东周铜器》,《文物》1972年4期。
    [5]刘平生:《安徽南陵县发现吴王光剑》,《文物》1982年5期。
    [6]马道阏:《安徽庐江发现吴王光剑》,《文物》1986年2期。
    [7]胡新立:《山东邹县发现一件吴王夫差剑》,《文物》1993年8期。
    [8]关于双箍间距逐渐变小的规律,参见冯峰:《郧县乔家院春秋楚墓初识》,《南方文物》2009年4期。
    [1]夏星南:《浙江长兴出土五件商周青铜器》,《文物》1979年11期。
    [2]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4期。
    [3]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4]冯峰:《郧县乔家院春秋墓初识》,《南方文物》2009年4期。
    [5]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苏州博物馆:《苏州市长桥新塘战国墓地的发掘》,《考古》1994年6期。
    [7]《风俗通义》曰:“其头类匕,故曰匕首。短刃可袖者。”《史记索隐》引刘氏曰:“匕首,短剑也。”
    [8]度量衡换算标准参照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科学出版社,1992年。
    [9]益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桃江腰子仑春秋墓》,《考古学报》2003年4期。
    [1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王城广场东周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
    [11]刁山景:《江西安福严田地区的出土文物》,《南方文物》1994年4期。
    [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
    [1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韶山灌区湘乡东周墓清理简报》,《文物》1977年3期。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1994年。
    [1]湖北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湖北松滋县大岩嘴东周土坑墓的清理》,《考古》1966年3期。
    [2]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南韩村发现战国墓》,《考古》1988年5期。
    [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旧市战国墓》,《考古学报》1983年1期。
    [4]朱帜、振甫:《河南舞阳出土的周、汉兵器》,《考古》1994年3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1984-1986年洛阳市区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9期;朱帜:《舞阳出土一批青铜剑》,《江汉考古》1986年1期;淅川县博物馆、南阳地区文物队:《淅川县毛坪楚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2年1期。
    [6]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江陵溪峨山楚墓》,《考古》1984年6期;江陵县博物馆:《江陵溪峨山楚墓》,《江汉考古》1992年4期;江陵县文物局:《湖北江陵武昌义地楚墓》,《文物》1989年3期;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战国秦汉墓》,《考古》1980年2期;荆门市博物馆:《湖北荆门黄付庙楚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5年1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荆州施家地楚墓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8期;李俊、潘家红:《丹江口市肖川区战国两汉墓葬发掘简讯》,《江汉考古》1988年1期。
    [7]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何家山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1年1期。
    [8]荆州博物馆、钟祥市博物馆:《湖北钟祥黄土坡东周秦代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9年2期。
    [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1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罗坡岗与子陵岗》,科学出版社,2004年。
    [1]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
    [2]荆门市博物馆:《湖北荆门黄付庙楚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05年1期。
    [3]益阳文物管理处:《湖南桃江腰子仑春秋墓》,《考古学报》2003年4期。
    [4]巴蜀式剑与Aa型形似,但本文不将其计入Aa型。且巴蜀式剑多发现于战国,西周晚期与春秋时期几不见。参见江章华:《巴蜀柳叶形剑研究》,《考古》1996年9期。江文发表时间虽较早,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也鲜有春秋时期的巴蜀柳叶形剑见诸报道。
    [1]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2]曹玮:《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巴蜀书社,2006年;四川省考古研究所:《三星堆祭祀坑》,96页,文物出版社,1999年。
    [3]曹玮:《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巴蜀书社,2006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文物出版社,1999年。
    [5]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歧山贺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1期。
    [6]王桂枝:《宝鸡市郊出土的部分西周时期青铜器》,《文物》1997年9期。
    [7]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
    [8]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地》,文物出版社,1999年。
    [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文物》1999年3期。
    [10]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高西省:《试论西周时期的扁茎柳叶形短剑》,《远望集》,381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高先生以为Ac型(三型剑)剑源于关中,东南地区发现者为当地仿制。张天恩:《中原地区西周青铜短剑简论》,《文物》2001年4期。
    [12]钟少异:《略论人面纹扁茎铜短剑》,《考古与文物》1994年1期。
    [13]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兵器》,《考古与文物》1996年6期。
    [14]邹厚本:《宁镇地区出士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1]吴国之剑即为仪征破山口人面纹短剑。邹厚本:《宁镇地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文物》1995年7期。
    [2]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县出土春秋时期越族铜器》,《湖南考古学辑刊》第二集,36页,岳麓书社,1984年。
    [3]麦兆良著、刘丽君译:《粤东考古发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东出土先秦文物》,广东省博物馆,1984年。
    [4]廊坊地区文物管理所、三河县文化馆:《河北三河大唐迥、双村战国墓》,《考古》1987年4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河北邢台市葛家庄10号墓的发掘》,《考古》2001年2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王城广场东周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中州中路东周墓》,《文物》1995年8期;郑州市文物工作队、新郑县文物保管所:《河南新郑大高庄东周墓》,《文物》1995年3期;河南博物院:《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山东省惠民地区文物组、邹平县博物馆:《山东省邹平大省村东周墓》,《考古》1986年7期;山东省博物馆等:《莒南大店春秋时期莒国殉人墓》,《考古学报》1978年3期。
    [5]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县发现工虐王青铜剑》,《文物》1983年12期。
    [6]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4期。
    [7]钟少异:《试论扁茎剑》,《考古学报》1992年2期。
    [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
    [2]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2期。
    [3]陕西省雍城考古工作队:《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
    [4]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5]廊坊地区文物管理所、三河县文化馆:《河北三河大唐迥、双村战国墓》,《考古》1987年4期;郑绍宗:《唐县南伏城及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春秋》1991年1期。
    [6]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墓地》,245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
    [1]郑绍宗:《唐县南伏城与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春秋》1991年1期。
    [2]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张天恩:《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10期。
    [2]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3]张天恩先生在其《秦器三论》一文中提出这一观点,并在《再论秦式短剑》中强调秦式短剑“下开战国扁茎剑的先河”。
    [4]北京市文管处:《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昌平白浮西周木椁墓的新启示》,《考古》1976年4期。
    [5]辽宁省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等:《宁城南山根的石棺墓》,《考古学报》1973年2期。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少陵原西周墓地》,科学出版社,2009年。
    [2]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3]张天恩:《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陈平:《试论宝鸡益门二号墓短剑及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6年4期;杨建华:《三叉式护手剑与中国西部文化交流的过程》,《考古》2010年4期。
    [4]杨建华:《三叉式护手剑与中国西部文化交流的过程》,《考古》2010年4期。
    [5]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山东省昌乐县文管所:《山东昌乐岳家河周墓》,《考古学报》1990年1期;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管组:《山东蓬莱仙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登封告成东周墓地三号墓》,《文物》2006年4期。
    [6]林法:《中国东北系铜剑初论》,《考古学报》1980年2期。
    [1]夏星南:《浙江长兴出土五件商周青铜器》,《文物》1979年11期;《浙江长兴发现东周青铜器》,《文物》1981年12期;《浙江长兴发现吴、越、楚铜剑》,《考古》1989年1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11期;蔡晓黎:《绍兴发现一批越国青铜器》,《南方文物》1994年4期;崇安县文化馆:《福建崇安县出土东周青锕剑》,《考古》1987年3期;建阳县文化馆:《福建建阳发现青铜文物》,《福建文博》1983年1期;福建博物院、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福建浦城县管九村土墩墓群》,《考古》2007年7期;叶玉奇:《江苏吴县出土一批周代青铜剑》,《考古》1986年4期;南京博物院等:《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士墩墓发掘报告》,《文物》2000年9期;镇江市博物馆:《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论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东南文化》1988年5期;漂水县博物馆:《江苏溧水出土的几批青铜器》,《考古》1986年3期;陈龙山:《江苏灌云县出土周代青铜器》,《考古》1963年10期;李国梁:《屯溪土墩慕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李伯谦:《中原地区东周铜剑渊源试探》,《文物》1982年1期。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11期;夏星南:《浙江长兴出土五件商周青铜器》,《文物》1979年11期。
    [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5]孙华:《古越阁藏先秦兵器札记三则》,《商周青铜兵器暨夫差剑特展论文集》第10集,台北历史博物馆,1996年。
    [1]湖北省博物馆:《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文物》1980年10期。
    [1]程长新:《北京市顺义县龙湾屯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考古》1985年8期。
    [1]刘绪:《商文化在北方的进退》,《“周边”与“中心”:殷墟时期安阳及安阳以外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历史语言研究所,2006年;《商文化在西方的兴衰》,《纪念殷墟发掘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历史语言研究所,2008年。
    [2]《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3]《毛诗正义》卷二十。
    [4]《史记·周本纪》。
    [5]《论语注疏》卷八。
    [6]目前学者所辨识的先周文化分布范围不广。见雷兴山:《先周文化探索》,科学出版社,2000年。
    [7]《尚书正义》卷十一。
    [8]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史记·周本纪》。
    [9]Jessica Rawson,A Bronze Casting Revolu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and Its Impact on Pronvincial Industries,in the Beginning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us,ed.by Robert Maddin,Cambridge MA:MIT Press 1988;罗泰:《有关西周晚期礼制改革及庄白微氏青铜器年代的新假设:从世系铭文说起》,《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会议论文集(四)》,1997年;曹玮:《从青铜器的演化试论西周前后期之交的礼制变化》,《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刘绪、赵福生:《琉璃河遗址西周燕文化的新认识》,《文物》1994年4期。
    [2]扁茎剑为汉式扁茎铁剑的前身。见钟少异:《试论扁茎剑》,《考古学报》1992年2期。
    [3]《史记·秦本纪》。
    [4]《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八。
    [5]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
    [6]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史》,158页,中华书局,2006年。
    [1]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6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史》,211页,中华书局,2006年。
    [3]如见于三晋两周地区、齐鲁地区的积石墓也是受北方戎狄文化影响所致,见田伟:《试论两周时期的积石积炭墓》,《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2期。
    [4]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新干商代大墓》,文物出版社,1997年。
    [5]《史记·吴太伯世家》。
    [6]《史记·吴太伯世家》。
    [7]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8]如艾陵之战前,吴王曾赠剑于鲁叔孙(《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越王也试图赠剑给子贡(《史记》卷六十七)。
    [1]《吕氏春秋·疑似》云:“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此篇以吴越剑至赝品作“疑似”之例,足见当时吴越剑赝品之多。
    [2]《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七。
    [3]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
    [4]《史记·刺客列传》。
    [5]周原考古队:《2003年秋周原遗址(IVB2区与IVB3区)的发掘》,《古代文明》,文物出版社,2004年。
    [6]陈阳:《周原铸铜遗址所出陶范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
    [1]种建荣、张敏、雷兴山:《岐山孔头沟遗址商周时期聚落性质初探》,《文博》2007年5期。
    [2]洛阳市博物馆:《洛阳北窑西周遗址1974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7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1975-1979年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的发掘》,《考古》1983年5期。
    [3]蒙发掘者刘绪老师告知。
    [4]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第一册,科学出版社,1999年。
    [5]《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
    [6]《史记·刺客列传》。
    [1]出土于北赵西周墓葬,材料未发表,蒙发掘者刘绪老师告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