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与明中叶北部边镇的社会秩序——以《赵全谳牍》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ntier Army and Social Order ofNorthern Border Towns of the Mid-Ming Dynasty: A Case Study of the Criminal Records of Zhao Quan
  • 作者:邓庆平
  • 英文作者:Deng Qingping;
  • 关键词:赵全谳牍》 ; 边军 ; 边镇 ; 社会秩序 ; “北虏”
  • 中文刊名:SD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2-05
  • 出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46
  • 语种:中文;
  • 页:SDSD201901002
  • 页数:10
  • CN:01
  • ISSN:11-3188/C
  • 分类号:29-38
摘要
"隆庆和议"是明蒙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重大事件,作为开放互市和交换把汉那吉的条件,明廷得到了俺答汗缚献的"中国叛逆"赵全等人,《赵全谳牍》正是明廷对诸犯的审讯记录。谳牍对赵全等人身份和出边经过的记述,展现出明中叶大同一带边军的生存境遇和生计活动。边镇地区复杂的军事体制、边军身份和族群界限的流动性、长期存在的明蒙私市贸易传统、边军的生存困境、秘密宗教的民间传播,构成了明中叶北部边镇社会秩序和结构性问题的主要内容。抛开传统的游牧民族南侵与明蒙关系的解说框架,以上内容也是理解明代"北虏"问题不可或缺的区域社会历史脉络。
        
引文
① 《明穆宗实录》卷52,隆庆四年十二月丁酉,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版,第1293页。
    (1)几乎所有关于明代蒙古史和明蒙关系史的论著中,都有涉及“隆庆和议”与明蒙互市贸易的相关论述。择其要者,如[日]和田清:《东亚史研究·蒙古篇》,日本东洋文库,1959年版,中译本《明代蒙古史论集》,潘世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美]Henry Serruys,Sino-Mongol Relations During the Ming Ⅲ:Trade Relations:The Horse Fairs (1400-1600),Brussels:Institue Belge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1975,中译本《明蒙关系Ⅲ——贸易关系:马市(1400-1600)》,王苗苗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札奇斯钦:《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二、六、七章,台北:政治大学出版委员会,1977年版;[日]萩原淳平:《明代蒙古史研究》,日本同朋舍,1980年版;杨绍猷:《俺答汗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黄丽生《由军事征掠到城市贸易——内蒙古归绥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14世纪中至20世纪初)》,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5年版;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于默颖:《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相关的研究论文更是不计其数。
    (2)除上述论著的相关章节外,徐凯曾撰写《赵全其人》(《北大史学》1999年00期,第233-239页)一文,也是集中讨论赵全出边后在俺答部中的活动,并评述其历史功过。
    (3)明代史料对于赵全等人出边后的活动情况记载较为详细,如高拱《伏戎纪事》、方逢时《云中处降录》、刘绍恤《云中降虏传》、瞿九思《万历武功录》等,但对赵全等人的身份、叛逃经过却记载得非常简略。
    (4)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17页。看谳牍的行文,应是时任宣大山西总督王崇古会同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大理寺右少卿郜光先、兵部尚书郭乾、锦衣卫掌卫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朱希孝等一起审问。据《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编者考证,四库存目据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著录,今本卷末有顺德李文田手书题记,知抄自明抄本。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影印清光绪年间顺德李氏读五千卷室传抄明抄本,《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据该版本校点收录,本文使用该校点版。
    (5)赵世瑜:《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收入氏著:《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31-154页。
    (6)《明穆宗实录》卷52,隆庆四年十二月丁酉,第1292页。
    (7)表中的相关信息均据《赵全谳牍》整理得出,部分内容略有精简。
    (8)关于丘富的身份,《赵全谳牍》缺载,《万历武功录》中有记,见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7《中三边·俺答列传中》,《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3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页。
    (9)关于明代的家丁,学者多将之视为不同于卫所军、营兵、民兵之外的另一军种,如赵中男:《论明代军队中家丁的特点与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3期,第144-149页;赵中男:《论明代军事家丁制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发展》,《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2期,第86-90页;马楚坚:《明代的家丁》,收入氏著:《明清边政与治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162页。但也有学者将家丁与标兵、营兵、守城兵、瞭侦兵、通事一并归入“明代省镇营兵制下的军队”,见肖立军:《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2页。
    (10)方逢时:《审时宜酌群议陈要实疏》,《大隐楼集·补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11)吴晗:《明代的军兵》,收入氏著:《读史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92-141页;王莉:《明代营兵制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第85-93页;方志远:《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明史研究》第3辑,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35-44页;范中义:《论明朝军制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29-139页。
    (12)对于京师以外地区盛行的营兵制,学界有不同的称谓:或曰“镇戍制度”,见罗尔纲著:《绿营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页;或曰“镇戍营兵制”,见陈高华等总主编、刘昭祥分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军事组织体制编》,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86页;或曰“省镇营兵制”,见肖立军:《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第1页。
    (13)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275页。
    (14)尹耕:《两镇三关志》卷9。(嘉靖)《山西通志》、(顺治)《云中郡志》也采用此说。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大同建镇于永乐十二年(1414),参见赵现海:《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上册,第300-302页。
    (15)(万历)《山西通志》卷25,《武备下·将士·官军》,收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选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版,第4册,第474页。
    (16)可参见于志嘉:《论明代的附籍军户与军户分户》,载《顾诚先生纪念暨明清史研究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0-104页;《帮丁听继:明代军户中余丁角色的分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4本第3分,2013年,第455-525页。
    (17)《嘉隆新例》卷4《兵例》,《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67册,第234页。
    (18)《明史》卷211《列传第九十九·梁震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578页。
    (19)方逢时:《云中处降录》,《大隐楼集》卷16,第266页。
    (20)如[日]野口铁郎:《明代白莲教史の研究》,东京:雄山阁,1986年版;喻松青:《明清白莲教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黄景添:《白莲教与明代建国》,香港:中华书局,2007年版;[荷]田海著,刘平、王蕊译:《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等。另外,在各类中国民间宗教史的总论性论著中,也有大量涉及白莲教史的内容,如谭松林主编,连立昌、秦宝琦著:《中国秘密社会》第二卷《元明教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马西沙:《中国民间宗教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具体到明代中叶北边地区的白莲教活动,则有[美]卡尼T·费什著、张宪博译:《天花、商贾和白莲教——嘉靖年间明朝和蒙古的关系》,《明史研究》第4辑,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231-241页;董琦:《明代嘉隆时期白莲教活动研究——以明代北边大同地区为中心》,黑龙江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21)李福达案件始末,可参见不著辑者:《钦明大狱录》,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1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637-717页。
    (22)参见董琦:《明代嘉隆时期白莲教活动研究——以明代北边大同地区为中心》,第19-22页。
    (23)《明宣宗实录》卷61,宣德五年正月戊申,第1444页。
    (24)《明英宗实录》卷12,宣德十年十二月己亥,第216页。
    (25)[荷]田海著,刘平、王蕊译:《中国历史上的白莲教》,第140-142页。
    (26)李世瑜:《现在华北秘密宗教》,成都: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国立四川大学史学系联合印行,1948年版,第15页。
    (27)相关研究可参见曹新宇:《明清民间教门的地方化:鲜为人知的黄天道历史》,《清史研究》,2013年第2期,第1-25页。
    (28)邱仲麟:《边缘的底层:明代北边守墩军士的生涯与待遇》,《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第147-182页。
    (29)《明英宗实录》卷103,正统八年四月丙戌,第2075页。
    (30)《明孝宗实录》卷145,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壬寅,第2534页。
    (31)更多事例可参见王毓铨:《明代的军屯》,下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4-338页。
    (32)可参见赖建诚:《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308页。
    (33)《明世宗实录》卷3,正德十六年六月丁酉,第126页。
    (34)《明孝宗实录》卷145,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壬寅,第2533-2535页。
    (35)魏焕:《皇明九边考》卷4《宣府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 齐鲁书社,1996年版,史部,第226 册,第59页。
    (36)关于大同兵变的经过,可参见萩原淳平:《明代嘉靖朝の大同反乱とモンゴリア:农耕民と游牧民との接点》(上、下),《东洋史研究》,1972年,第30卷第4号,第30-54页,第31卷第1号,第64-81页;方弘仁:《明嘉靖朝五次兵变初探》,《明史研究专刊》第5期(1982年),第63-82页;赵立人:《嘉靖大同兵变述论》,《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30-34页,第40页。
    (37)《明世宗实录》卷11,嘉靖元年二月甲午,第411页。
    (38)《明世宗实录》卷16,嘉靖元年七月甲子,第512-513页。
    (39)王崇古:《核功实更赏格以开归民向化疏》,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31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51页。
    (40)王崇古:《确议封贡事宜疏》,《明经世文编》卷317,第3365页。
    (41)胡宗宪:《题为陈愚见以裨边务事疏》,《明经世文编》卷265,第2801-2802页。
    (42)《明神宗实录》卷56,万历四年十一月己卯,第1283页。
    (43)关于明代“走回人”的界定,可参见赵茜茜《明代“走回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14页。
    (44)《明武宗实录》卷49,正德四年四月丙戌,第1127页。
    (45)彭泽:《论待归正人疏》,《明经世文编》卷99,第869页。
    (46)王崇古:《禁通虏酌边哨以惩夙玩疏》,《明经世文编》卷316,第3348页。
    (47)魏时亮:《题为圣明加意虏防恭陈大计一十八议疏》,《明经世文编》卷371,第4013页。
    (48)魏焕:《皇明九边考》卷5《大同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6 册,第61 页。
    (49)《明英宗实录》卷135,正统十年十一月庚寅,第2689页。
    (50)方孔炤:《全边略记》卷2《大同略》,《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38册,第250页。
    (51)《明孝宗实录》卷144,弘治十一年闰十一月丁丑,第2514页。
    (52)《明世宗实录》卷266,嘉靖二十一年九月壬子,第5266页。
    (53)《明世宗实录》卷364,嘉靖二十九年八月丁丑,第6483页。
    (54)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7《中三边·俺答列传上》,《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36册,第426页。
    (55)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3“家丁”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71页。
    (56)李贽:《续藏书》卷14《太保梁武壮公》,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4-285页。
    (57)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7《中三边·俺答列传上》,《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36册,第426页。
    (58)王崇古:《禁通虏酌边哨以惩夙玩疏》,《明经世文编》卷316,第3348页。
    (59)魏时亮:《题为圣明加意虏防恭陈大计一十八议疏》,《明经世文编》卷371,第4013页。
    (60)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编写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5-356页。
    (61)具体内容可参见赵世瑜:《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第151-154页。
    (62)[日]寺田隆信著、张正明等译:《山西商人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