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周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及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Yield components and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Zhoumai" wheat varieties
  • 作者:董国玉 ; 吴和平 ; 韩玉林 ; 王丽娜 ; 邹少奎 ; 吕永军 ; 李楠楠 ; 张倩 ; 李顺成 ; 杜晓宇 ; 李艺 ; 黄峰 ; 杨光宇
  • 英文作者:Dong Guoyu;Wu Heping;Han Yulin;
  • 关键词:小麦品种 ; 产量构成 ; 籽粒 ; 灌浆 ; 特性
  • 中文刊名:ZWPZ
  • 英文刊名:China Seed Industry
  • 机构: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0 10:19
  • 出版单位:中国种业
  • 年:2019
  • 期:No.291
  •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802,2017YFD0100700);;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81100110200);;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资金项目(CARS-3)
  • 语种:中文;
  • 页:ZWPZ201906017
  • 页数:3
  • CN:06
  • ISSN:11-4413/S
  • 分类号:48-50
摘要
以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5个主推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产量构成、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及产量三要素存在差异。每667m~2平均产量为538.6kg,其中最高是周麦27号达到586.0kg,最低周麦18号为502.7kg;产量三要素的平均亩穗数37.4万,变异系数14.76%,最高达到40.6万;穗粒数平均为36.1粒,变异系数17.14%,最高为43.1粒;平均千粒重46.5g,最高达到48.7g,变异系数4.91%。灌浆速率测定表明渐增期、快增期持续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达到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均灌浆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周麦16号均最大分别为1.67mg/grain·d、3.29mg/grain·d,周麦23号均最小分别为1.42 mg/grain·d、2.46mg/grain·d;快增期、缓增期灌浆速率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在不同品种间表现趋势相同,渐增期除周麦23号外,其他4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引文
[1]齐志广.杂交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399-403
    [2]段国辉,高海涛,张学品,吴少辉,温红霞,余四平,马飞,李团飞.河南省近15年小麦区试高产品种产量构成分析.河南农业科学,2006(10):38-40
    [3]Zhou Y,He Z H,Sui X X,Xia X C,Zhang X K,Zhang G S.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and associated traits in the Northern China Winter Wheat Region from 1960 to 2000.Crop Sci,2007,47:245-253
    [4]蔡庆生,吴兆苏.小麦子粒生长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与粒重的关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16(1):27-32
    [5]胡廷积,郭天财,王志和.小麦穗粒重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刘丰明,陈明灿,郭香风.高产小麦粒重形成的灌浆特性分析.麦类作物学报,1997,17(6):38-41
    [7]张晓龙.小麦品种子粒灌浆的研究.作物学报,1982,8(2):87-92
    [8]周竹青,朱旭彤.不同粒重小麦品种灌浆特性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2):107-110
    [9]苗永杰,阎俊,赵德辉,田宇兵,闫俊良,夏先春,张勇,何中虎.黄淮麦区小麦主栽品种粒重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作物学报,2018,44(2):260-267
    [10]吴少辉,段国辉,高海涛,张学品,温红霞,余四平,马飞.黄淮麦区水、旱生态型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研究.麦类作物学报,2009,29(6):1015-10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