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如何可能——以儒家义利观为视阈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旭鹏 ; 赵文丹
  • 关键词:儒家 ; 义利观 ; 道德
  • 中文刊名:XGX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 机构: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1 11:53
  • 出版单位: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9;No.178
  •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WMB020)
  • 语种:中文;
  • 页:XGXY201901013
  • 页数:5
  • CN:01
  • ISSN:42-1836/Z
  • 分类号:69-73
摘要
当今社会道德问题的表现之一便是诚信的缺失,并进一步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以儒家义利观为视阈来审视当今的信任问题,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发。首先,"信"即为"义",体现为两个层面:内在的诚信与外在的信任。其次,信任问题的产生是以"利"害"义"的结果,而逐"利"的根源在"欲",关涉人性问题。最后,要重建信任关系,必须做到以"义"统"利",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道德自觉实现内在之"诚信",另一方面通过社会教育以及法律制约实现外在之"信任"。
        
引文
[1]樊浩.中国伦理道德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9.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302.
    [4]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397.
    [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70.
    [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
    [7]路德斌.荀子与儒家哲学[M].济南:齐鲁书社,2010:63.
    [8]樊浩.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17-418.
    [9]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147-148.
    [10]孙旭鹏,赵文丹.儒家与道家人己关系比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2):79.
    [11]林宏星.荀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5.
    [12]周绍贤.荀子要义[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7:22.
    [13]崔宜明.先秦儒家哲学知识论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238.
    [14]倪德卫.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M].周炽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23.
    [15]巴伯.信任——信任的逻辑和局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