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祝宇红
  • 关键词:鲁迅 ; “叹骷髅”叙事 ; 杂剧《逍遥游》 ; “化俗”
  • 中文刊名:XWYC
  •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机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7-12-15
  • 出版单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年:2017
  • 期:No.221
  • 语种:中文;
  • 页:XWYC201712007
  • 页数:18
  • CN:12
  • ISSN:11-2589/I
  • 分类号:117-134
摘要
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可以追溯到以王应遴杂剧《逍遥游》为代表的"庄子叹骷髅"叙事。王应遴一方面不满浊世,利用庄子思想来"化俗";另一方面不满"叹骷髅道情"所体现的道教"诱人入道"之世俗性一面,于是将道情中道教神仙庄子改写为杂剧《逍遥游》中满口"释道与儒门总归一理""但做心性工夫"的新形象。鲁迅延续了杂剧《逍遥游》的"讽世"精神,同时舍去旧"叹骷髅"叙事延续的道教神仙之庄子形象,复归其"齐物论"哲理,让庄子的"哲理"与来自原始宗教的具有超越性的鬼魂与司命、来自现实生活层面的"野蛮"汉子杨大展开对峙,呈现出理性主义的"化俗"式启蒙的局限性。
        
引文
(1)鲁迅:《180820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
    (2)鲁迅:《准风月谈·青年与老子》,《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9页。
    (3)鲁迅:《华盖集·导师》,《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4)关于“退婴主义”,《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全集》第7卷,第361页)《集外集拾遗·〈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他以为在这书中,有两种社会底要素在相克,就是建设的要素和退婴,散漫,过去的颓唐的力。”(《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坟·坚壁清野主义》:“其实,‘坚壁清野’虽然是兵家的一法,但这究竟是退守,不是进攻。或者就因为这一点,适与一般人的退婴主义相称,于是见得志同道合的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5)(6)(29)(30)许地山:《道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163、181页。
    (7)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8)《周庄子叹骷髅》,《摘锦奇音》标注为《皮囊记》散出(《善本戏剧丛刊03·摘锦奇音》,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61页)。《庄子因骷髅叹世》,《乐府万象新》标注为“时尚新调”,版心为《西子记》(《乐府万象新》,[俄]李福清:《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9)(19)王应遴:《逍遥游》,《四库家藏盛明杂剧》(二),沈泰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607~617页。
    (10)《鲁迅手迹和藏书目录》(内部资料),北京鲁迅博物馆编,1957年版,第59页。
    (11)幺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相当一部分杂剧中所反映的宗教现象以及宗教观念,涉及了有关佛教、道家的内容。由于这部分作品大体上都是描绘凡人皈依佛道的‘度脱’过程,因此习惯上把它们称为‘度脱剧’。”
    (12)车锡伦:《“道情”考》,《戏曲研究》第70辑。
    (13)(14)“散步街衢,得舜逸山人《骷髅叹》寓目焉。讶然曰:庄之为庄,全在变化神奇,不可端倪,顾为是铢铢之称、寸寸之度耶?因就肩舆中腹稿,尽窜原文,独摛新调。”王应遴:《自题衍庄新调》,收入《王应遴杂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索书号:369-0060),刻本,五册。转引自王宣标《明王应遴原刻本衍庄新调杂剧考》,《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
    (15)“果然这任屠杀生太众,性如烈火,如今要杀贫道,或白昼而来,或黑夜而至,可用俺神通秘法点化此人。诉说:‘能化一罗刹,莫度十乜斜。’我教他眼前见些恶境头,然后点化此人。”(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马致远全集校注》,傅丽英、马恒君校注,语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16)《周庄子叹骷髅》也采用这一情节,复生者是襄阳人张聪。
    (17)《新编增补评林庄子叹骷髅南北词曲》,杜蕙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院藏。
    (18)《庄子因骷髅叹世》杂剧和丁耀亢《续金瓶梅》中引述的“庄子叹骷髅”道情,情节与此大致相同,都没有花笔墨在庄周与汉子的争执上。这当然是因为这三个故事的核心都是“庄周度化县尹/县主”,骷髅/汉子只是度化的工具。
    (20)(21)(33)[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87、256、229页。
    (22)鲁迅:《准风月谈·吃教》,《鲁迅全集》第5卷,第329页。
    (23)王应遴《自题衍庄新调》:“或曰:人言郭注庄,乃庄注郭。今子衍庄乎,抑庄衍子乎。”转引自王宣标《明王应遴原刻本衍庄新调杂剧考》,《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
    (24)[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中),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20页。
    (25)(28)刘咸炘:《道教征略》,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26)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一),《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页。
    (27)闻一多:《道教的精神》,《闻一多全集》第9卷《庄子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8、449页。
    (31)傅勤家:《中国道教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32)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