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古汉语方言的蟹摄一等韵——基于闽语及相关方言进行的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DivisionⅠRhymes of Xiè(蟹) Group in the Dialects of Medieval Chinese: Discussing it from the Min(闽) Dialect and Correlative Dialects as a Viewpoint
  • 作者:王南冰 ; 宋兆祥
  • 英文作者:WANG Nan-bing;SONG Zhao-xiang;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关键词:方言层次分析 ; 蟹摄一等 ; 分合关系 ; 历史比较与文献对照
  • 英文关键词:Diachrotic strata analysis in the dialects;;the divisionⅠrhymes of Xiè(蟹) group;;Discriminative and merged relationship;;Comparative method and compare with documents
  • 中文刊名:YYYJ
  • 英文刊名: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机构: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语言研究
  • 年:2019
  • 期:v.39;No.115
  • 语种:中文;
  • 页:YYYJ201902002
  • 页数:18
  • CN:02
  • ISSN:42-1025/H
  • 分类号:15-32
摘要
从闽语及相关方言材料结合文献资料来观察,秦-西汉时代源于之微两部的咍韵说法不同,且泰韵与咍灰轩轾两分;古青徐和江东地区的汉语泰与咍灰亦有别,但就咍灰而言,前者为开合关系,后者则合而为一;唐朝长安话和唐代以降的中原汴洛汉语泰咍灰三韵不分。《切韵》时代的主要方言咍灰的元音不存在差异,二者分立源于它们在某些方言里的特殊关系以及"合者须再分"的立韵原则。
        Observing it from the Min(闽) dialect and correlative dialects as a viewpoint, in Qín-Hàn(秦汉) time the Hāi(咍) rhyme derived from archaic Zhī(之) group and Wēi(微) group respectively was distinct and the Tài(泰) rhyme was different with the Hāi-Huī(咍灰) rhy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ài(泰) rhyme and Hāi-Hūi(咍灰) rhyme in Qīng-xú(青徐) Chinese and Jiāng-dōng(江东) Chinese was also such, but the Hāi(咍) rhyme and Huī(灰) rhyme were same except for having or not of the medial *u in the former and they were one in the latter. These three rhymes had merged utterly in Cháng-ān(长安) Chinese in Tang(唐) dynasty and Central Plains Chinese in Tang(唐) and Song(宋) dynasties. Around the time of Qiè-yùn(切韵), the vowels existing in Hāi(咍) rhyme and Huī(灰) rhyme were same completely. The author of Qiè-yùn(切韵) dictionary separated the Hāi(咍) rhyme from Huī(灰) rhyme according to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some dialects and principle that the incorporative two rhymes must be divided renewedly.
引文
鲍明炜、王均主编2002《南通地区方言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曹瑞芳2004山西石楼方言音系,《吕梁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曹志耘2002《南部吴语语音研究》,商务印书馆。
    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斋、赵日新2000《吴语处衢方言研究》,日本好文出版。
    陈忠敏2006论闽南话齐韵的读音层次,《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昌厚1961-1962/1982隋韵谱,《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
    董同龢1978《中国语音史》,华冈出版有限公司。
    高本汉1954/1987《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聂鸿音译,齐鲁书社。
    葛瑞芳2014《山西清徐方言语音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贺巍1993《洛阳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侯精一主编1997《合肥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
    侯小英2008广东龙川县佗城客家方言音系,《方言》第2期。
    李方桂1971上古音研究,《清华学报》新九卷第一、二期合刊。
    李荣1956《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
    李如龙1999《福建县市方言志12种》,福建教育出版社。
    练春招2002粤西廉江石角客家方言音系,《方言》第3期。
    练春招、侯小英、刘立恒2010《客家古邑方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林立芳1993梅县话同音字汇,《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林连通1993《泉州市方言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连通、陈章太1989《永春方言志》,语文出版社。
    林伦伦1996《广东闽方言语音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
    龙安隆2007《福建邵将区方言语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陆志韦1947《古音说略》,哈佛燕京学社。
    伦伦1994广东省澄海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2期。
    罗杰瑞1980 “The Proto-Min Finals”,《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语言文字组。
    罗常培、周祖谟1958《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科学出版社。
    罗香林1933《客家研究导论》,兴宁希山书藏。
    马伯乐1920/2005《唐代长安方言考》,中华书局。
    马重奇1993漳州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3期。
    梅祖麟2001现代吴语和“支脂鱼虞,共为不韵”,《中国语文》第1期。
    宁继福1985《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平田昌司主编1998《徽州方言研究》,日本好文出版。
    覃勤2007《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秋谷裕幸2004福建石陂方言音系,《方言》第1期。
    沙平1999福建省宁德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1期。
    邵荣芬1982《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史秀菊、张丽2014山西兴县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4期。
    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寿宁县志》,鹭江出版社。
    松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松溪县志》,中国统计出版社。
    宋兆祥2016《切韵》时代前后汉语方言的蟹摄二等重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的观察,《语言研究》第4期。
    宋兆祥2017论汉语史上覃韵的结构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集刊》第十八辑。
    王力1936南北朝诗人用韵考,《清华学报》第11卷第3期。
    王力1985《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魏宇文1997五华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3期。
    霞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9《霞浦县志》,方志出版社。
    谢留文2003《客家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熊正辉1985南昌方言的文白读,《方言》第3期。
    杨耐思1981《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秀芳1982《闽南语文白系统的研究》,台湾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叶太青2007《闽东北片方言语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永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永安市志》,中华书局。
    永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永泰县志》,新华出版社。
    尉迟治平1982周、隋长安方音初探,《语言研究》第2期。
    张楚、王为民2013太原(含南北郊区)方言古蟹摄字的演变模式,《语言科学》第3期。
    张光宇1996《闽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书局。
    张光宇2011闽方言:音韵篇,《语言研究》第1期。
    张琨1985论吴语方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6本2分。
    张振兴1982漳平(永福)方言同音字汇,《方言》第3期。
    诏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9《诏安县志》,方志出版社。
    赵日新2004方言接触和徽语,邹嘉彦、游汝杰主编《语言接触论集》第347-36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1928/1956《现代吴语的研究》,科学出版社。
    赵元任、丁声树、杨时逢、吴宗济、董同鯀1948《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商务印书馆。
    柘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5《柘荣县志》,中华书局。
    政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4《政和县志》,中华书局。
    周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周宁县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周祖谟1936/1966万象名义中之原本玉篇音系,《问学集》第270-404页,中华书局。
    周祖谟1942/1966宋代汴洛语音考,《问学集》第581-655页,中华书局。
    周祖谟1963切韵的性质和它的音系基础,《语言学论丛》第五辑,商务印书馆。
    周祖谟1996《魏晋南北朝韵部之演变》,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罗杰瑞(1981:44)“2.9*ai”下列泰韵“带、蔡、盖”三字,跟以上方言的[ai]对应的是厦门和揭阳话[ua]、建瓯话[uε]、建阳话[ue]以及永安话[uo]。对罗氏所列的此项对应关系,笔者持保留意见。
    (2)唐代长安汉语蟹摄一等泰咍灰韵与二等佳皆夬韵有别。下文咍Ⅰ、灰Ⅰ有详细的论述。
    (1)杜台卿是北齐定州博陵曲阳(今河北曲阳县)人,仕于北齐和隋,著《韵略》。夏侯该曾仕于梁,所著《四声韵略》“所代表的是江东语音”(周祖谟1963:39-70)。
    (2)闽东和闽中方言泰Ⅳ仅有合口字,泰合与皆开的说法一样(见表8)。这些方言的泰合先丢失合口介音,后与泰开、皆开合并。闽东、闽中以及闽北和邵将泰Ⅳ原先也应有开口字驻扎,层次竞争导致其消没。
    (1)李槩是北齐赵州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仕于北齐,著《音谱》。吕静是晋代任城(今山东曲阜,属古兖州)人,他的《韵集》渗透了青徐兖地区的方言色彩(张光宇1996)。
    (2)梅祖麟(2001)根据闽语“蛇、蚁”同部以及闽语歌部的*[iai]韵,指出这个层次属于秦汉时代。
    (1)尉迟治平(1982:24-25)指出:“(梵文的)a是央元音,a是后元音[a]。……长安方音有舌位前后不同的两个a,它们有区别一、二等韵的作用。梵文的a只用一等字对译,说明长安方音果、效、咸、山、宕诸摄一等韵各韵母的主要元音应该是后元音[a]。一、二等字都可以用来对译梵文的a,说明长安方音假、效、咸、山、江诸摄二等韵各韵母的主要元音应该是前元音[a]。”
    (2)浙南吴语蟹摄二等韵玉山话[ai/uai],广丰和遂昌话[a/ua],江山话[ae/uae],开化和常山话[ε/uε],龙游和庆元话[a/ua]。
    (1)阳休之是北魏幽州右北平无终(今河北蓟县)人,曾仕于北齐、北周,著《韵略》。
    (2)灰韵有以开口字为切者,如“媒煤腜”莫来反、“枚”武来反、“桮”博该反、“脢”莫开反、“每妹脄”莫戴反、“佩邶”蒲赉反、“背”补赉反。其中,“来”、“该”、“开”是咍韵字,“戴”、“赉”是代韵字。灰韵以合口字为切者,如“裴”蒲迴反、“悖”补溃反、“孛”蒲对反、“輫”薄瑰反、“潣”莫罪反。
    (3)罗香林(1933:63)认为客家先民东晋以前居住在广大的中原司豫地区。张光宇(1996:75)又指出:“从客家的堂号来看,客家先民也有秦雍和青徐的来源。”从移民线来看,江苏和浙江沿海地区是古青徐流民及其后裔南迁的必经之道。这一移民群体经过吴语区时曾作停留(设侨置郡县)而受到吴语熏染,侯景之乱(548-552)后再度启程进入福建和广东北部,把江东吴语的成分挟带进了新地域。据此,古青徐流民是把客家话和吴语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客家话存在南朝吴语的成分是有章可循的。
    (4)需要指出,客家话泰合的说法跟咍灰废合三韵一致,泰韵开口尤其是舌齿音字(如,“带”、“泰”、“大”、“奈”、“赖”、“蔡”等)则无合口类说法,与咍韵大不相同。底下所列徽州方言亦存在类似的情况。
    (1)曹志耘(2002:174)认为:“从徽语的现状来看,虽然它跟官话、赣语也有一些共同性,但跟吴语是最接近的,二者关系非常密切。”赵日新(2004:357)指出:“徽语脱胎于吴语,历史上又经常保持密切的关系,所以今徽语和吴语之间仍然存在不少深层次上的共同特点。”
    (2)福安话长安层泰合灰韵说[i],白读层次V咍韵说,迥然不同。笔者认为,此项区别实际上反映了两个不同地域来源的早期韵母元音有异。进一步讲,咍韵的早期形式应当不含[a]元音。
    (1)此处灰韵跟成音节鼻音[m]相当的鼻化元音形式是[u]。喉擦音加成音节鼻音丢失声母之后变为零声母成音节鼻音。如,“梅”厦门读[m2]、漳平读[hm2];“媒”泉州读[m2]、厦门和永春读[hm2]。
    (2)闽南和闽北的演变途径可写成:*[ui]→→[uei]→[ui]→[u]。闽南灰韵明母字以[u]作演变节点,具体径可写作:*[mu]→[mu]→[hu]→[hm]→[m]。
    (3)闽语泰开夬开说合口的层次,其地理背景是古青徐地区(见上文所述)。闽南齐开佳开皆开说合口二四等韵不分,亦源于晋-南北朝时期的青徐汉语(见宋兆祥2016)。
    (1)南朝吴语蟹摄泰韵和佳皆夬韵皆为简约的单元音韵母。宋兆祥(2016:79)提到江东汉语夬韵演变时说:“然而其更早期的形式是否带有i韵尾,则未可知。”现在,笔者认为南朝吴语泰、夬两韵早期也带[i]尾,理由是同属古音祭部的废韵南朝吴语带[i]韵尾(参看咍灰韵层次Ⅳ所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