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理论-实践”同步教学模式探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探索"理论-实践"同步教学新模式在高等院校康复治疗系教学中的作用,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2016级和2017级的康复治疗学系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选取PT方向的《物理治疗从业基础》及OT方向的《功能解剖学》进行新、老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对比,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并对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接受"理论-实践"同步教学新模式授课的17级学生在《物理治疗从业基础》理论考核中的分值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的16级学生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效率和思考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效率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会有较大帮助。结论:"理论-实践"同步教学新模式有助于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占比更多的专业课程,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引文
[1]王杰,韩德民,卢九星,等.康复治疗师教育及从业现状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7,3(3):165-168.
    [2]郝曼,张志明,汪超.紧缺型社区康复治疗师创新培养与实践[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2):217-219.
    [3]张凤仁,李洪霞,赵扬,等.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96-98.
    [4]薛秀莉,薛晓菲.浅谈普通医学高等院校中康复医学的教学模式[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1):138-139.
    [5]王祥,朱前超,钱旺,等.“教学做”一体化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8):125-126.
    [6]林秋兰.互动式教育在康复专业运动疗法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9):827.
    [7]陈艳,潘翠环,罗爱华.康复治疗专业实验教学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99-100.
    [8]周凡星,吴嘉娜,黄政,等.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客观结构化康复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和实践[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3(9):1056-1058.
    [9]高峰,崔金龙,刘娜.国内作业治疗教育现状与发展——香港理工大学MOT课程学习体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1):67-70.
    [10]吴澄.香港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育情况及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0):5-6
    [11]汪丽,李卫平,王剑雄,等.康复治疗学专业语言治疗学试卷分析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33(3):346-349.
    [12]张金宝,卢书明,于艺.“五位一体”外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4):591-5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