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法治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flections on Law Propaga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 作者:陈思明
  • 英文作者:CHEN Si-ming;Shando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 关键词:普法责任制 ; 法治文化 ; 法治传播
  • 英文关键词:Law Propaga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Culture of Rule by Law;;Spread of Rule by Law
  • 中文刊名:XZFX
  • 英文刊名: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 机构:山东行政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26 17:15
  • 出版单位:行政法学研究
  • 年:2018
  • 期:No.112
  • 语种:中文;
  • 页:XZFX201806009
  • 页数:13
  • CN:06
  • ISSN:11-3110/D
  • 分类号:104-116
摘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的法治要求。"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作为新时代的普法新路径,需要进行必要理论探究。从法治文化基础、法治运行原理、法治理论价值和法治传播价值四个方面,对"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展开分析。针对执法与普法融合的文化认同、现实条件、理论支撑、传播价值等关键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论证。通过解决普法在各个层面的重要问题,明确普法转型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这一转变带来的普法机制变革。
        The report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ut forward the rule by law requirement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tion of law to the general public. The law propaga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at law enforcement organs are responsible for corresponding law propagation,as a new path to propagate law in the new era,requires the exploration of necessary theories. From the four aspect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ulture of the rule by law,the principl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rule by law,the value of the theory of the rule by law and the value of the spread of the rule by law),an analysis is made about the law propaga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the key issues such as cultural identity,realistic conditions,theoretical support,and spread value,the analysis and argumentation is carried out by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By solving the important issues of law propagation at all levels,we will clarify the deep reas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w propagation,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law propagation transformation.
引文
(1)许章润:《普法运动》,载《普法运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苏力:《为什么送法下乡》,载《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1)竹立家:《国家治理体系重构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
    (2)强世功:《从行政法治国到政党法治国—党法和国法关系的法理学思考》,载《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3期。
    (3)姚能海:《商鞍论法制教育》,载《教育评论》1987年第4期。
    (4)姚能海:《析“四民分业”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5)凌斌:《“法民关系”影响下的法律思维及其完善》,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5期。
    (1)金大军:《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以吏为师”现象》,载《社会科学家》1994年第6期。
    (2)崔永东:《中国传统教育与预防犯罪》,载《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3)邓晓芒、韩庆祥、张曙光、邹诗鹂:《中国教育改革的哲学思索(笔谈)》,载《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4)崔卓兰、丁伟峰:《治理理念与行政自制》,载《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
    (5)刘忠世:《“以吏为师”及其道德教化析论》,载《东岳论丛》 2013年第5期。
    (6)罗国文:《论人性化执法的文化创新》,载《求索》2012年第12期。
    (7)关保英:《论行政执法中法治思维的运用》,载《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0期。
    (1)[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5-6页。
    (2)张斌峰、盘长丽:《交往理性视域下政府执法有效性研究—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的现实困境与法理破解》,载《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1期。
    (3)胡向东:《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载《中国司法》2015年第11期。
    (4)何登辉:《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实施问题》,载《中国司法》2017年第4期。
    (5)夏锦文:《法治思维》,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页。
    (6)杨伟东:《行政监管模式变革》,载应松年主编《法治政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35页。
    (1)江必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第110页。
    (2)李林:《中国的法治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06-207页。
    (3)莫纪宏:《“总体法治宣传教育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84-185、189-190页。
    (4)[德]托马斯·莱塞尔:《法社会学导论》,高旭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2页。
    (5)江利红:《论行政法学中“行政过程”概念的导入—从“行政行为”到“行政过程”》,载《政治与法律》 2012年第3期。
    (6)[奥]尤根·埃利希:《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7)江利红:《以行政过程为中心重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载《法学》 2012年第3期。
    (1)莫纪宏:《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载《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2)朱寅昊:《在刚性与柔性之间—法治两要素之平衡》,载《河北法学》2013年第9期。
    (3)莫纪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载《法学杂志》2014年第4期。
    (4)付子堂:《法律的行为激励功能论析》,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6期。
    (5)罗豪才、宋功德:《现代行政法学与制约、激励机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6)丰霏:《法律激励的理想形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1期。
    (7)丰霏:《法律治理中的激励模式》,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2期。
    (1)陈思明:《地方议事协调机构法治化路径探析》,载《郑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2)周汉华、李洪雷:《行政法学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8-69页。
    (3)莫于川:《民主行政法要论—中国行政法的民主化发展趋势及其制度创新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94-95页。
    (1)胡向东:《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载《中国司法》2015年第11期。
    (2)江必新:《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第73页。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05页。
    (1)李炳辉、周叶中:《论我国宪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寻找当代中国的共识基础》,载《法学论坛》2012年第4期。
    (2)尚绪芝、苏喆:《论核心价值观对法律文化构建的引领》,载《法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
    (3)施一满:《论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证统一》,载《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9期。
    (4)王耀海:《党内法规的制度定位—马克思主义法学探索之四》,载《东方法学》2017年第4期。
    (1)莫纪宏:《党内法规体系建设重在实效》,载《东方法学》2017年第4期。
    (2)沈国明:《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规治党的关系》,载《东方法学》2017年第4期。
    (3)武小川:《“党内法规”的权力规限论—兼论“党内法规”软法论的应用局限》,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
    (4)姜明安:《软法的兴起与软法之治》,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罗豪才、周强:《软法研究的多维思考》,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
    (5)方世荣:《论公法领域中“软法”实施的资源保障》,载《法商研究》2013年第3期。
    (1)姜明安:《行政裁量的软法规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4期。
    (2)周佑勇:《在软法与硬法之间:裁量基准效力的法理定位》,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4期。
    (3)程雁雷、廖伟伟:《行政裁量与软法共生现象初探》,载《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第632页。
    (4)姜明安:《完善软法机制,推进社会公共治理创新》,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5期。
    (5)江必新:《论软法效力兼论法律效力之本源》,载《中外法学》2011年第6期。
    (6)徐靖:《软法的道德维度—兼论道德软法化》,载《法律科学》2011年第1期;郑毅:《论习惯法与软法的关系及转化》,载《山东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7)张龔:《软法与常态化的国家治理》,载《中外法学》2016年第2期。
    (1)夏雨:《法治的传播之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6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