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丝后熟理论的定性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真姬菇、白灵菇等品种需要菌丝后熟培养之后才能出菇,皆为生物学特性使然,但在平菇等品种的生产中从未有人提出类似概念。自新世纪初即在平菇等品种的生产中应用菌丝后熟培养技术,在近年的技术推广及技术服务中将之作为生产的必须工序,除可呈现爆发出菇的生产效果以外,一般可使生物学效率增加13%左右,并因出菇整齐、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病虫害等优势,受到菇农和企业的欢迎,效果理想。
        
引文
[1]曹德宾,王艳芹,袁长波,等.平菇雪立得菌株的生物学特点及栽培要点[J].中国食用菌,2013,32(4):63-64.
    [2]曹德宾.食用菌三维精素及其增产机理[J].食用菌,2004,26(2):24-25.
    [3]曹德宾,王广来,李艳秋,等.中药废渣栽培平菇试验初报[J].中国食用菌,2008,27(4):17-18.
    [4]曹德宾,涂改临,毕东辉,等.有机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