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eed germination of alfalfa
  • 作者:蔡锋隆 ; 洪中山 ; 张建斌
  • 英文作者:CAI Fenglong;HONG Zhongshan;ZHANG Jianbin;
  • 关键词:紫花苜蓿 ; 处理方式 ; 种子萌发 ; 发芽率 ; 根长
  • 中文刊名:HLJX
  •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 机构: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9
  • 出版单位:黑龙江畜牧兽医
  • 年:2019
  • 期:No.568
  • 基金: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项目(JRC2018044);; 天津农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2012001)
  • 语种:中文;
  • 页:HLJX201904043
  • 页数:3
  • CN:04
  • ISSN:23-1205/S
  • 分类号:140-142
摘要
为了寻找打破种子休眠的最佳途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采用培养皿纸床法以不同酸处理、碱处理、有机溶剂处理等14种方式处理紫花苜蓿种子,对其发芽率、发芽势、根长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4种处理方式均能有效打破紫花苜蓿种子的休眠而促进萌发,其中无水乙醇浸泡处理的发芽率最高(94.33%);10%氢氧化钠处理的种子幼苗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综合比较以无水乙醇处理10 min效果最好。说明经过酸、碱、有机溶剂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效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
        
引文
[1] 杨丹娜,骆夜烽,谢家琪,等. 酸、铝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5, 24(8): 103-109.
    [2] 陈乙实,娜丽克斯·外里,王树林,等. 不同处理方法对7种豆科植物种子休眠以及成苗特性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7, 25(4): 823-831.
    [3] 迟晓雪,张木兰,乌兰,等. 不同处理方式对呼伦贝尔杂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12下): 181-182.
    [4] 李兴美,何胜江,何勇. 白刺花硬实种子不同处理方法的探讨[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5): 70-72.
    [5] 汪建军,麻安卫,汪治刚,等. 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6, 25(4): 73-80.
    [6] 程瑶,方向文,蒋志荣,等. 温水浸种对蒙古黄芪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植物科学学报, 2017, 35(3): 413-420.
    [7] 邓庆生,李兴美. 不同处理方法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02): 173-175.
    [8] 赵相勇,孟军江,吴佳海. 不同处理方法对野生地八角硬实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3): 48-5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