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困境与突破探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Credit Enhancement of Green Assets Securitization
  • 作者:夏慧慧
  • 英文作者:Xia Huihui;
  • 关键词:绿色金融 ; 绿色债券 ; 资产支持证券 ; 绿色资产证券化 ; 信用增级 ; 信用评级 ; 信用风险 ; 信息披露 ; 金融创新 ; 投资者保护 ; 金融市场监管
  • 英文关键词:Green Finance;;Green Bonds;;Asset-backed Securities;;Green Asset Securitization;;Credit Enhancement;;Credit Rating;;Credit Risks;;Information Disclosure;;Financial Innovation;;Investor Protection;;Financial Market Regulation
  • 中文刊名:SCJR
  • 英文刊名:Southwest Finance
  • 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31 09:14
  • 出版单位:西南金融
  • 年:2019
  • 期:No.455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商事立法完善”(项目编号:17VHJ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CJR201906002
  • 页数:8
  • CN:06
  • ISSN:51-1587/F
  • 分类号:14-21
摘要
绿色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实质是对信用风险的"担保",助力于提升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此外还具有降低发行费用、对冲风险、优化信用分布、提高生态效益的作用。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如《担保法》《破产法》的滞后性给绿色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造成了法律障碍,现行信用体系、监管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善也制约着绿色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机制的有效实施。因此,通过立法层面保证政府信用担保的合法性、构建规范的信用体系、加强多主体监管以及推进全面信息公开披露,将有助于信用增级机制落地,促进绿色资产证券化发展,真正实现金融行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轨的发展要求。
        The essence of green asset securitization credit enhancement is the"guarantee"of credit risk,which helps to enhance the credit rating of green asset-backed securities.In addition,it also has the effect of reducing issuance costs,hedging risks,optimizing credit distribution and improving ecological benefits.However,the lag of 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the"Guarantee Law"and the"Bankruptcy Law"has caused legal obstacles to the credit enhancement of green assets securitization.The imperfection of the current credit system,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 also restrict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edit enhancement mechanism for green asset securitization.Therefore,ensuring the legitimacy of government credit guarantees,constructing a standardized credit system,strengthening multi-agent supervision,and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legislative level will be helpfu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enhancement mechanism it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truly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引文
[1]曾凡银.环境经济政策创新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1).
    [2]刘兆莹,高尧,武晖.基于资产证券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J].农银学刊,2018(3).
    [3]张长全,杨红伟,贾将贤.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模式研究[J].学术界,2010(7).
    [4]朱晋,李永坤.绿色产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及金融机构介入模式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7(10).
    [5]孟晓倩,郭幼佳,王小彩.绿色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发展及路径优化的建议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8(9).
    [6]邹晓梅,张明,高蓓.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和需求:文献综述[J].金融评论,2014,6(4).
    [7]应国虎.绿色金融创新的信用增级与定价——以生态公益林收益权融资产品为例[J].浙江金融,2016(11).
    [8]陈智莲,高辉,张志勇.绿色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西部地区为例[J].西南金融,2018(11).
    [9]李丽君.赤道原则对我国绿色金融建设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5,35(6).
    [10]洪艳蓉.绿色债券运作机制的国际规则与启示[J].法学,2017(2).
    [1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J].金融论坛,2016(2).
    (1)《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信用增级是指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中通过合同安排所提供的信用保护。
    (2)参见天风平银-启迪桑德废电产品基金补贴信托受益权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说明书。
    (3)参见天风证券-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租赁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说明书。
    (4)参见“2018年平安租赁一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的公告。
    (5)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绿色证券市场概况统计数据。
    (6)现金流入中包含中央财政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能源清洁化利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建设、绿色节能建筑等领域的项目可以被纳入基础资产范围。
    (7)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绿色发展推进绿色金融愿景与行动计划(2018-2020年)》。
    (8)参见中央结算公司《2018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
    (9)《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
    (10)《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专项计划可以通过内部或者外部信用增级方式提升资产支持证券信用等级。..(1.1)针对信用增级机构的尽职调查应充分体现出信用增级机构的资信水平与偿付能力。..(1.2)《浙江省金融服务创新指引(试行)》第三十八条,积极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探索开发与排污权交易、碳交易相结合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发购买节能住房和环保汽车、服务于节能服务公司等的绿色信贷产品,积极开发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气候衍生品等绿色证券产品,积极开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节能减排保证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1.3)《浙江省金融服务创新指引(试行)》第十六条,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或信用增级公司,参股设立非营利性再担保公司,完善“三农”和小企业融资的风险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担保公司行业协会组建担保联盟,增强担保实力。..(1.4)《担保法》第八条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1.5)《破产法》第三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1.6)《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息披露指引》第三条,原始权益人和除管理人以外的其他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管理人提供有关信息,并保证所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本指引所称的其他服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服务机构、托管人、信用增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流动性支持机构、销售机构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