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属人法的确定:内部事务理论的规范路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etermination of Personal Law of the Corporation:the Normative Path of the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
  • 作者:邢钢
  • 英文作者:XING Gang;School of Law,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内部事务理论 ; 公司属人法 ; 真实本座理论
  • 英文关键词:the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personal law of the corporation;;the real seat doctrine
  • 中文刊名:XTG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0
  • 出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22;No.114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5YJA820031)
  • 语种:中文;
  • 页:XTGS201902018
  • 页数:13
  • CN:02
  • ISSN:43-1436/C
  • 分类号:118-130
摘要
内部事务理论在公司属人法确定中获得了大多数国家的广泛接受。只有深入发掘内部事务理论的规范立场、规范范围以及规范例外,才能明晰其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的立法改进才有现实意义。历史演变中,内部事务理论实现了从尊重公司成立地国地域主权到公司设立自由的价值转化,契合了私人自治的价值目标,由此得到各国的推崇。但是,内部事务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规范事项边界不清与特拉华州综合症、虚假外国公司以及对相关方利益保护不足的问题。内部事务理论只有依赖自身体系的补正来明确规范范围和借助体系之外的直接干预使其规范受到相关方利益维护的限制,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效能和实现其价值目标。立足中国国情,我国有关内部事务理论的规范范围及规范限制的规定存在明显不足,通过借鉴和解释,寻求合理的改进意见成为必需。
        The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most countri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ersonal law of the corporation. Only by a thorough exploration of the normative position,normative scope and normative exceptions of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 can we clarify its meaning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and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legislative improvement.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the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 realized the value transformation from respecting the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company was established to the freedom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pany,and it was in line with the value goal of private autonomy,which was highly praised by all countries. However,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boundary of the normative matters,the Delaware Syndrome,the false foreign companies,and the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related parties. The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 can only truly exert its positive performance and achieve its value goal by relying on the correction of its own system to clarify the scope of the norm and the direct intervention outside the system to make its norms restricted by the interests of the relevant parties.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there are obvious deficiencies in the normative scope and normative restrictions of China’s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 It is necessary to seek reasonable improvement opinions through reference and explanation.
引文
(1)早在18世纪,在英国的判例法中就可以寻见其踪影。参见J. BORG-BARTHET:The Governing Law of Companies in EU Law,Oxford:Hart Publishing, 2012, pp.52-69.
    (2)Frederick Tung."Before Competition:Origins of the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2006-2007(44).
    (3)Louis M. Weintraub."Forum Non Converniens and the'Internal Affairs'of a Foreign Corporation",Colum. L.Rev,1933(492):494-495
    (4)Henry N. Butler."Nineteenth-Century Jurisdic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Granting of Corporate Privileges".Legal Study. 1985(129):155.
    (5)Frederick Tung."Before Competition:Origins of the Internal Affairs Doctrine".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2006-2007(56).
    (1)William Graebner."Federalism in the Progressive Era:A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Reform,"AM. HIST. 1977,331.
    (2)Christopher Grandy. New Jersey and the Fiscal Origins of Modern American Corporation Law.Garland Pub. 1993, pp.81-82.
    (3)“强化形式”的公司设立竞争意味着,公司可以不再顾忌其营业地,发起人的住所或者任何其他地域因素而任意选择公司法。
    (4)Christopher Grandy. New Jersey and the Fiscal Origins of Modern American Corporation Law.Garland Pub. 1993, p.43.
    (5)Borg-barthet J.The Governing Law of Companies in EU Law,Oxford:Hart Publishing, 2012, pp.49-51;Becht,M.&Mayer,C.&Wagner, H. F."Where Do Firms Incorporate? Deregulation and the Cost of Entry",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2,14(3):243.
    (6)Gelter M,Centros."The Structure Of Regulatory Competition In European Corporate Law",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Studies, 2005,5(2):248. Mucciarelli F M."Companies Emigration and EC freedom of establishment", 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9, 2008(9):267-303.
    (1)Paschalis Paschalidis. Freedom of establishment and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for corpor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 p.23.
    (2)Eugene F. Scoles,Peter Hay:Conflict of Laws,2nd ed.,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2,pp.322-349.美国《冲突法第二次重述》明确指出,公司成立地州的法律决定公司的设立要件,并且诸如公司的股东、内部管理和分红、表决委托、股份占多数的股东人的义务、普通股东人的义务、董事或高级职员的义务等问题原则上由公司成立地国法律决定。Dicey and Morris on the Conflict of Laws by Collins of Mapesbury,13th ed.,London Sweet&Maxwell,2000,p1179.英国法认为,公司成立国法调整公司的成立、公司章程事务、谁是有权代表以公司名义行为的公司成员、对于公司债务或负担的个人成员的责任范围和公司的合并和解散等。
    (3)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0页。
    (4)Case C-214/89 Powell Duffryn plc v Petereit[1992] ECR I-01745 para 10.
    (5)然而,欧盟法院本身承认这一判决受到实用主义的驱动,是为了促进确定性并且在《布鲁塞尔协议》的语境下避免多元管辖权。Case C-214/89 Powell Duffryn plc v Petereit[1992] ECR I-01745 para20.
    (6)Commission(EC), Proposal for a Council Regulation on the statute for a European private com pany COM(2008)396/3 recita13.
    (1)J Isra? l, European Cross-Border Insolvency Regulation:A Study of Regulation 1346/2000 on Insolvency Proceedings in the Light of a Paradigm of Co-opemtion and a Comitas Europaea(Oxford, Intersentia, 2005)125.
    (2)Ebke."centros-Some Realities and Some Myster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0, pp.623-635.
    (3)如能合理限定内部事务理论的调整事项并进行列举,这就可以在具体适用中避开复杂冗长的识别环节,做到节约成本,提高适用效率和准确性。
    (4)(德)托马斯·莱塞尔(Thomas Raiser),(德)吕迪格·法伊尔(Rudiger Vei):《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914页。
    (5)The Centre Debtor's Main Interests.
    (6)Eva-Maria Kieninger. The Law Applicable to Corporations in the EC Rabels Zeitschrift fur ausl? ndisches und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The Rabe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The Communitarisation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2009,pp.607-628.
    (1)Edgar v. Mite Corp., 457 US 624, 645(1982).
    (2)Luther L. McDougalⅢ, Robert L. Felix, Ralph U.American conflicts law,Transnational Publishers, 2001, pp.230-246.
    (3)1995年意大利国际私法第25条规定该法律尤其适用于:(1)法律性质;(2)商业或社团名称;(3)成立转让及解散;(4)能力;(5)组织的编制、权力及运作方式;(6)机构;(7)取得或丧失组织成员资格的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8)商业负债的法律责任;(9)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的后果。Rammeloo,Stephan.Corporations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A European perspective 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1987年瑞士国际私法》第10章155条中规定,除第156~161条外,适用于公司的法律特别支配下列事项:(1)公司的法律性质;(2)公司的成立和解散;(3)公司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4)公司的名称或商号;(5)公司的组织;(6)公司的内部关系,特别是公司与其成员间的关系;(7)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8)公司承担债务的责任;(9)为公司进行活动的人员的代表权限。
    (5)刘铁铮《瑞士新国际私法之研究》,三民书局1991年版,第171-185页。陈卫佐《瑞士国际私法法典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11页。
    (6)1992年罗马尼亚《关于调整国际私法关系的第105号法》第42条规定,适用于法人之组织章程的法律特别适用于:(1)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成员资格的取得与丧失;(3)根据成员资格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4)法人领导机关的选举方式、管理权限以及作用方式;(5)通过本身机构进行代理;(6)法人及其机关对第三人责任;(7)创立文件的改变;(9)法人的解散清算。李双元,欧福永,熊之才:《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上)总论·冲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1)Rammeloo,Stephan. Corporations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a European perspec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174-217.意大利1995年《国际私法制度改革法》第25条规定:“……企业注册办公地向另一国家的迁移,只有依据这些有关国家的法律进行方为有效。”
    (2)李双元,欧福永,熊之才:《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上)总论·冲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6页。
    (1)中国2007年8月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履行的下列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六)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的合同;(七)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八)外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非外商投资企业资产的合同;……。”从该规定的内容来看,应适用兼并和收购行为地法。另外,美国《示范公司法》对此种冲突采用重叠性适用两国法律的方法;意大利1995年《国际私法制度改革法》已明确地指出: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只有依这些国家的法律进行才具有效力。
    (2)萧凯:《跨国证券交易的国际私法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孔玉飞《跨国证券发行与交易中的法律冲突》,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3)赵威,仲伟光:《证券间接持有法律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8月版。
    (4)朱庆育:《民法总论(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版,第450-451页。
    (5)张俊浩:《民法学原理(第3版)》(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0页。
    (6)《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8条规定:厂商名称应在本联盟一切国家受到保护,没有申请或注册的义务,也不论是否为商标的一部分。
    (7)对此问题,从已有的立法例来看,都是将外国公司的名称和商号是纳入公司人格权的范畴内来制定适用法律的。如,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155条便明确规定,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适用于公司的法律调整公司的名称或商号。1995年意大利国际私法第25条在首先规定了公司由其成立地所在国法律支配后,接着规定该法律尤其适用于商业或社团名称等。
    (8)在公司发生跨国经营的情况下,对于公司名称和商号的保护又不得不考虑经营地的法律。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157条规定,(1)在瑞士商业登记簿上登记以免在瑞士遭受损害的公司的名称或商号名称的保护,适用瑞士法律。(2)公司未在瑞士商业登记薄上登记时,其名称或商号名称的保护,适用不正当竞争所适用的法律(第136条)或侵犯人格权的行为所适用的法律(第132条、第133条和第139条)。这样的规定就等于考虑公司行为地国家的相关利益的保护。
    (9)朱庆育:《民法总论(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版,第442页。
    (10)1995年意大利国际私法第25条第2款认肯了公司成立地法来决定公司的解散问题。英国法实践也表明,公司是否解散必须由公司的成立地法决定,因为“主权者的意愿可以创建它也可以消灭它”。如果外国公司依成立地法的解散程序已经解散,则英格兰法院视该外国公司已经消亡。
    (11)赵相林,杜新丽等著:《国际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原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184页,在该部分中本人对破产法律适用作出了立法建议和分析。
    (1)Luther L. McDougalⅢ, Robert L. Felix, Ralph U.American Conflicts Law, Transnational Publishers, 2001, p.315.
    (2)刘铁铮:《瑞士新国际私法之研究》,三民书局1991年版,第171-185页。陈卫佐《瑞士国际私法法典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11页。
    (3)李双元,欧福永,熊之才:《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上)总论·冲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
    (4)Rammeloo Stephan. Corporations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a European perspectiv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222.
    (5)邹国勇:《外国国际私法立法精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6)Eva-Maria Kieninger."The Law Applicable to Corporations in the EC", Rabe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2009(7):607-628.
    (1)Borg-barthet J. The Governing Law of Companies in EU Law,Oxford:Hart Publishing, 2012, pp.49-51.
    (2)Western Air Lines,Inc v. Sobieski,191 CA2d 399(12 Cal. Rptr. 719 Dist.Ct.Add.1961).
    (3)Mansfield Hardwood Lumber Co. v. Johnson,268 F.2d 317,321.(5th Cir. 1959).Note,Conflict of Laws--Duty of Director of Foreign Corporation to Shareholder Held to be Governed by Law of Forum when Corporate Activity Centers in Forum, 108(U. Pa. L. Rev. 742(1960).
    (4)Francis v. United Jersey Bank,432 A.2d 814,820(N.J. 1981).
    (5)美国冲突法第二次重述第302条规定:与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相关的其他问题:(1)301条规定以外的涉及公司权利和义务的问题,可适用据第6条原则所确定的与事件及当事人有最重要联系的州的本地法。(2)公司设立地州的本地法,决定此类问题。但是在非常情况下,就该特定问题,另一州与事件及当事人有更重要的联系时除外。在此情况下,依该另一州的本地法。
    (1)在成文的法律选择规则的体系内,冲突法律的内容也成为一个正式的法律选择标准,它要求设计内容为导向的法律规则,这样的规则要求在法律之间的选择作出之前,考虑冲突的实体法律的内容。
    (2)Bratton W,McCahery J A,Vermeulen E P M."How Does Corporate Mobility Affect Lawmaking:A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2009, 57(2):501-549.
    (3)1987年的《瑞士联邦国际私法》159条明确规定“如果依外国法设立的公司的活动是在瑞士进行的或从瑞士开始进行的,以该公司名义进行活动的人的责任,适用瑞士法律。”刘铁铮《瑞士新国际私法之研究》,三民书局1991年版,第171-185页。陈卫佐《瑞士国际私法法典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211页。
    (4)1995年12月意大利修订的国际私法典第3章法第25条规定“1、以公有或私有体制为基础的公司、社团、基金会及其他机构,即使尚不具有社团的特征,应由其成立地所在国的法律支配。但是,如果其总部位于意大利或主要工作机构位于意大利,则应适用意大利法律。……”李双元,欧福永,熊之才《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上)总论·冲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6页。
    (5)Rammeloo, Stephan. Corporations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a European perspective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p.230.
    (6)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作了如下意见: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1)陈国辉,毛德龙:《审理涉外股权确权纠纷的三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4年9月8日。崔志伟,贺晓诩:《关于审理涉外股权转让纠纷的法律思考》,《人民司法》2010年7月。蔡毅:《论审理涉外股权纠纷案件之法律适用》,《法律适用》2006年第7期。练长仁:《乱象与统一:涉外公司关系法律适用问题之实证分析》,《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4条就外国公司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全新的规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适用登记地法律。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的,可以适用主营业地法律。法人的经常居所地,为其主营业地。”
    (1)2014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的新加坡中华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大拇指环保科技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股东出资纠纷案就明确了外国公司的司法管理人及清盘人在中国境内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认定规则和公司代表权争议的区分规则,该案也因此而被评为最高人民法院建院65周年重大案例之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