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传媒特区建构的时代呼唤、现实困境与理性前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谢清果 ; 王昀
  • 关键词:平潭综合实验区 ; 平潭传媒特区 ; 媒介市场 ; 海峡两岸
  • 中文刊名:CMX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 Communications
  • 机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3-08-10
  • 出版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年:2013
  • 期:v.20;No.94
  • 语种:中文;
  • 页:CMXB201304008
  • 页数:5
  • CN:04
  • ISSN:33-1334/G2
  • 分类号:45-49
摘要
作为平潭综合实验区"五个共同"理念应有之义和合理拓展延伸的平潭传媒特区是以文化实践为核心,探索深化两岸新时期传媒交流合作模式的战略设想。一方面,平潭传媒特区凭借其特殊的经济文化意义,在拓展两岸媒介产业市场,推动两岸情感认知交流,深化两岸政治互信平台,以及提升两岸国际话语空间四个方面发挥重大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平潭传媒特区的建构也面临着自身固有的困境和难题。建构平潭传媒特区,需要把握其时代呼唤与需求,在清晰梳理其现实困境的基础之上,根据两岸发展前景与平潭本土实际状况,对于传媒特区的未来发展做出理性判断与规划。
        
引文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1.
    [2]谷牧.对外开放是振兴中华的一项战略决策[A]人民日报社工商部.中国对外开放实务手册[C].北京:工商出版社,1987:32.
    [3]邓瑞燕,王青.传媒巨鳄进入“传媒特区”电视媒体鏖战一触即发[N].新快报,2001-10-29.
    [4]王永亮,成思行.传媒论典与传媒名家对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95.
    [5]李仲才.文化艺术的多维思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254-255.
    [6]郭文彬.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共建两岸美好家园[J].发展研究,2011(11):48.
    [7]谢清果.海峡两岸传媒共同市场构建的现实需要与理性前瞻[J].现代传播,2010(11):47.
    [8]刘舒凌.两岸协商互动逐步走入“深水区”学者谈如何培养两岸政治互信[N].海峡导报,2012-07-30.
    [9]李鸿阶,单玉丽.关于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若干建议[J].亚太经济,2010(3):146.
    [10]何家宜.两岸大众传播交流现况与发展[R].台北:台湾行政院新闻局,2005:21-22.
    [11]邓利娟.平潭产业发展应突出“两岸合作”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8):21-22.
    [12]张维东.先行先试,两岸新的关键词——台湾各界人士热议海西发展新机遇[N].福建日报,2011-11-04.
    [13]杨毅涵,王凤山.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闽调研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N].福建日报,2010-11-27.
    [14]李碧珍.两岸共建平潭岛“共同家园”示范区的战略设想[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2.
    [15]陈梦婕.数字化浪潮下两岸媒体创新之道[N].福建日报,2012-08-27.
    ①杨开煌,“胡六点”后推动两岸和平稳定政治关系之刍议,中国评论,2009(137)。转引自中评网,http://www.zhgpl.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docid=1009850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