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铜甗钩连接技术及相关问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Jointing Technique of the Grate Hooks of the Bronze Yan-steamers Unearthed at the Yejiashan Cemetery of the Zeng State in Suizhou
  • 作者:陈丽新
  • 英文作者:Chen Lixin;
  • 关键词:随州市 ; 叶家山曾国墓地 ; 铜甗钩 ; 连接技术
  • 英文关键词:Suizhou City(Hubei);;Yejiashan Cemetery of the Zeng State;;Grate Hooks of Bronze Yan-steamers;;Jointing Technique
  • 中文刊名:KAGU
  • 英文刊名:Archaeology
  • 机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08-25
  • 出版单位:考古
  • 年:2018
  • 期:No.61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4ZDB051)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KAGU201808014
  • 页数:10
  • CN:08
  • ISSN:11-1208/K
  • 分类号:2+97-105
摘要
关于商末周初铜甗钩的连接技术存在不同认识。通过对相关认识和青铜器铸造技术中一些概念的梳理,认定存在先铸铸接和焊接等两种甗钩连接技术。叶家山墓地铜甗钩连接方式有先铸铸接和焊接,但以先铸铸接为主。这种技术反映了曾国可能存在独立的青铜器生产作坊,西周时期应该能够独立生产青铜器。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ere are disagreements on the jointing technique of the grate hooks of the bronze yan-steamers cast in the late Shang through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ies. Through examinations to these opinions and some concepts in the bronze casting techniques, this paper agrees that the cast-jointing and soldering of the precast parts and appendages are two basic jointing techniques of the grate hooks. The jointing of the bronze grate hooks and the bodies of the yan-steamers unearthed at the Yejiashan Cemetery of the Zeng State applied cast-jointing and soldering techniques, and the former was the main one. These technical choices revealed that there might be independent bronze casting workshops in the Zeng State.
引文
[1]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五女冢西周早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10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殷墟大司空M303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
    [3]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第556~558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
    [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国墓》第173页,三秦出版社,1995年。
    [5]李学勤等:《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笔谈》张昌平观点,《文物》2011年第11期。
    [6]金正耀:《中国先秦铸焊技术的源流与特征》,《东方考古研究通讯》2006年第7期。
    [7]金正耀:《商末至西周早期铜甗工艺的演变及其意义》,见《两周封国论衡-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8]张昌平:《商周青铜礼器铸造中焊接技术传统的形成》,《考古》2018年第2期。
    [9]a.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1年第3期。b.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11期。c.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28发掘报告》,《江汉考古》2013年第4期。d.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107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6年第3期。
    [10]郁永彬等:《随州叶家山M28出土西周青铜器的检测分析及其相关问题》,《考古》2018年第7期。
    [11]黄铭崇:《从考古发现看西周墓葬的“分器”现象与西周时代礼器制度的类型与阶段》,《历史语言所集刊》第83本第4分册,2012年。
    [12]张昌平、李雪婷:《叶家山墓地曾国铭文青铜器研究》,《江汉考古》2014年第1期。
    [13]a.同[9]a。b.同[12]。
    [14]张昌平:《论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曾国青铜器的生产背景》,《文物》2013年第7期。
    [15]a.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第20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b.同[7]。
    [16]随州博物馆:《随州博物馆文物精粹》图68,文物出版社,2005年。
    [17]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1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国墓》,三秦出版社,1995年。
    [19]a.石鼓山考古队:《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第2期。b.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M4发掘简报》,《文物》2016年第1期。
    [20]a.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第147页,文物出版社,1995年。b.同[7]。
    [21]同[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