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上古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施向东
  • 关键词:上古汉语 ; 阴声韵尾 ; 复辅音 ; 声调性质
  • 中文刊名:ZAIE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2-11-01
  • 出版单位: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2
  • 期:v.34;No.170
  • 语种:中文;
  • 页:ZAIE201206007
  • 页数:6
  • CN:06
  • ISSN:21-1512/C
  • 分类号:25-30
摘要
文章讨论了汉语上古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一、阴声韵尾问题。没有韵尾保护的韵腹元音容易变易,阴阳入相承的韵部元音演变不同步证明了阴声韵没有辅音韵尾;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差异不是押韵和谐声的障碍;韵尾与-k配对,在音理上完全是合理的。二、复辅音问题。必须跳出《广韵》模式,用顾炎武"离析唐韵"的思路离析上古声母;同一个谐声符的汉字在异时异地的不同读音应该是在用发音原理可解释的范围之内,构拟复辅音是最简洁明快的解释。三、上古汉语声调的性质。《诗经》同调押韵并非一定要用超音段的声调来解释,用韵尾音缀也一样可以解释。我们愿意采纳上古押韵是韵尾音缀和谐的说法。超音段的韵律特征在那个阶段可能还是伴随特征。
        
引文
[1]施向东《.诗经》象声词的音韵分析[M].南开语言学刊,第四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郑张尚芳.上古音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董同和.汉语音韵学[M].台北:台北广文书局,1968.
    [4]陆志韦.古音说略[M]//见陆志韦语言著作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5]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王力.诗经韵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俞敏.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C]//见中国语文学论文集.东京:日本东京光生馆,1984.
    [8]郑张尚芳.上古音构拟小议[C]//见语言学论丛:第14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高本汉.Analyt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Paris,1923.
    [10]董同和.上古音韵表稿[C]//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11]施向东.玄奘译著中的梵汉对音和唐初中原方音[J].语言研究,1983(1).
    [12]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3]张斌等.中国古代语言学资料汇纂(音韵学分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4]王国维.五声说[C]//观堂集林:卷八.北京:中华书局,2004.
    [15]金鹏.藏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
    ①如越剧《红楼梦》“可惜黛玉这女孩儿,举止行动多乖僻。不如宝钗性温顺,稳重端庄更贤惠”。“从今后,你长恨孤眠在地下,我怨种愁根永不拔。人间难栽连理枝,我与你世外去结并蒂花”。其中“僻”和“拔”都是入声字。(见《越剧红楼梦》,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②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也有类似的押韵,如第XVII以come韵tomb。见http://www.shakespeares-sonnets.com/sonn01.htm
    ③郑张尚芳认为,“方”通“舫(补旷切)pa s”,则此处为a/a s/a/a s交韵韵式。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④on与an押时,on有oan变体,见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