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发展与郑杭生社区建设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f Urba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Zheng Hangsheng's Thought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 作者:杨发祥
  • 英文作者:YANG Fa-xiang;Institute of Applied Sociology,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关键词:郑杭生 ; 城市社区调查 ; 城市社会发展 ; 社区建设思想 ; 顶天立地
  • 英文关键词:Zheng Hangsheng;;urban community survey;;urban social development;;the thought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standing upright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 中文刊名:XB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7-02-16 11:46
  • 出版单位: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7
  • 期:v.54;No.25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郑杭生与中国社会学理论自觉研究”(15ASH001)
  • 语种:中文;
  • 页:XBSD201702006
  • 页数:7
  • CN:02
  • ISSN:62-1086/C
  • 分类号:47-53
摘要
郑杭生一直强调,社会学研究要有一种顶天立地的精神,既要有前沿意识,又要有草根情怀,正因秉持这种理念,他大力倡导社会调查。自2006年以后,通过一系列的城市社区调查,郑杭生从概念本质、二维视野和中国经验出发,围绕时代挑战与中国命题,系统阐释了何为社区建设与社区建设何以可能,并结合理论自觉与创新之维探寻社区建设的突破口,立体勾勒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生态的经验版图。郑杭生的社区建设思想,是前沿意识与草根情怀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其城市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Zheng Hangsheng emphasized that one engaged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should have an indomitable spirit of "standing upright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which means the advanced consciousness and grassroots spirit.According to this philosophy,he advocated social survey vigorously.From the year 2006,on the basis of series of urban community survey and focus on the time's challenge and Chinese proposition,Zheng Hangsheng explored the meaning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how it could be possi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s'essence,two-dimensional vision,and Chinese indigenous experience.He also explored the breakthrough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ith combining the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dimensions of innovation.Then,he outlined the experience map of Chines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Zheng Hangsheng's thought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dvanced consciousness and grassroots spirit,which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urban sociology thoughts.
引文
[1]郑杭生.破解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难题——从社会学视角看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J].学习与实践,2008,(7).
    [2]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的重大历史责任(在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长沙年会上的开幕辞)[OL].http://www.sociology.cass.cn/zgshxs/nh2007/zxxx/t20070720_12825.htm..
    [3]陆学艺.社会建设现代化: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郑杭生.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5]郑杭生,杨敏,黄家亮.新型现代社区构建的“上城模式”:一个先行者的实践探索及其前沿意义——一种社会学的分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6]李培林.现代性与中国经验[J].社会,2008,(3).
    [7]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8]郑杭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J].社会学研究,2011,(4).
    [9]郑杭生.正视社会三大部门的功能性失调问题[N].北京日报,2006-01-16.
    [10]郑杭生.社会三大部门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
    [11]郑杭生.走向有序与活力兼具的社会——现阶段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2]郑杭生.抓住社会资源和机会公平配置这个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社会建设论述解读[J].求是,2013,(7).
    [13]黄家亮,郑杭生.社会资源配置模式变迁与社区服务发展新趋势——基于北京市社区服务实践探索的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2,(3).
    [14]郑杭生.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与公平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1-16.
    [15]杨发祥,茹婧.村域空间转型与生活世界的流变——基于川东北X社区的个案研究[J].新视野,2015,(6).
    [16]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17]杨发祥.民生取向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以深圳市社区建设为例[J].学习与实践,2008,(5).
    [18]郑杭生.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探索——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9]郑杭生,黄家亮.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J].东岳论丛,2012,(1).
    [20]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4).
    [21]郑杭生.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区建设——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社会学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7,(6).
    [22]杨发祥.社区福利建构的理念与实践——基于广州市的实证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0,(6).
    [23]郑杭生.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J].求是,2007,(10).
    [24]郑杭生.基层社区调查中应当遵循的准则[J].甘肃社会科学,2009,(1).
    [25]郑杭生.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与当代中国社会学再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