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东北部一次突发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ynoptica analysis of an abrupt heavy precipitation process in northeast Henan Province
  • 作者:李改琴 ; 谢琼娜 ; 王聪 ; 杜丽娅 ; 唐影
  • 英文作者:Li Gai-qin;XIE Qiong-na;WANG Cong;DU Li-ya;TANG Ying;
  • 关键词:高空冷槽 ; 中低层切变线 ; 对流辐合系统 ; 大风区
  • 中文刊名:SXQI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 机构:濮阳市气象局;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陕西气象
  • 年:2019
  • 期:No.324
  • 基金:濮阳市气象局科技创新基金计划项目(PQ201601)
  • 语种:中文;
  • 页:SXQI201904004
  • 页数:5
  • CN:04
  • ISSN:61-1282/P
  • 分类号:15-19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产品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等,对2017年7月4日发生在河南东北部的突发强降水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以蒙古高空下滑冷槽侵袭副热带高压西北侧暖湿空气为背景,在中低层切变辐合抬升作用下产生的,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倒槽顶端,此处有利于中小尺度辐合旋转系统的形成,为对流的产生和维持提供动力抬升机制;(2)上冷下暖的温度垂直分布,形成了不稳定的大气层结;(3)0~2 km较大的垂直风切变和相对较干的气层,有利于上升气流的倾斜和干空气的吸入,从而使得对流风暴得以加强和维持;(4)云图上东西两路对流云团的合并加强,形成较强的中尺度对流辐合系统,在合并形成过程中产生强降水;(5)多普勒雷达图上,多条雷暴出流边界的不断生成和合并为强对流连续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动力辐合抬升条件,大范围的入流风场中的大风区有利于强降水的形成和维持。
        
引文
[1]闫昕旸,王文,何金梅.北京一次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J].干旱气象,2014,32(1):87-92.
    [2]赵培娟,吴蓁,职旭,等.2010年9月上旬河南一次大暴雨过程诊断与预报分析[J].暴雨灾害,2012,31(1):44-51.
    [3]杨贵名,毛冬艳,姚秀萍.“强降水和黄海气旋”中的干侵入分析[J].高原气象,2006,25(1):16-27.
    [4]李改琴,杜丽娅,赵海青,等.豫北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多尺度诊断.干旱气象,2016,34(5):828-835.
    [5]郝莹,姚叶青,郑媛媛,等.短时强降水的多尺度分析及临近预警[J].气象,2012,38(8):903-912.
    [6]殷雪莲,郭建华,董安祥,等.沿祁连山两次典型强降水天气个例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08,27(1):184-192.
    [7]廖移山,李俊,王晓芳,等.2007年7月18日济南大暴雨的β中尺度分析[J].气象学报,2010,68(6):944-956.
    [8]杨诗芳,郝世峰,冯晓伟,等.杭州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及预报研究[J].科技通报,2010(4):2378-2390.
    [9]井宇,陈闯,屈丽玮,等.副高边缘西安地区一次短时暴雨分析[J].陕西气象,2018(4):7-11.
    [10]苏爱芳,孙景兰,谷秀杰,等.河南省对流性暴雨云系特征与概念模型[J].应用气象学报,2013,24(2):219-229.
    [11]陈英英.利用FY-3A卫星云图对一次暴雨过程的特征云参数分析[J].暴雨灾害,2013,32(1):24-3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