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之花:文化磨合视域中的中国现代留学文学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Flower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Literatur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 Studying Abroad
  • 作者:李继凯 ; 王爱红
  • 英文作者:Li Jikai;Wang Aihong;
  • 关键词:留学文学“ ; 海丝文学” ; 文化磨合 ; 文化创造
  • 英文关键词:studying abroad literature;;"Maritime Silk Road literature";;cultural break-in;;cultural creation
  • 中文刊名:GXLL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5-10
  • 出版单位: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 年:2019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陕甘宁文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934-1949)”(16ZDA18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现代中国海丝文学研究”(2017TS079)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XLL201903015
  • 页数:11
  • CN:03
  • ISSN:10-1136/C
  • 分类号:114-122+161-162
摘要
如何切实拓宽包括"海丝文学"在内的丝路文学的研究范围,是学界目前整合和建构丝路文学及其研究"版图"的一个重要问题。跨海越洋的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是海丝文学/文化得以生成的基本前提和主要路径,而漂洋过海、绽放于异域的"海丝之花"——中国现代留学文学,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中外"文化磨合"视域中的人生选择、历史情境、文学想象以及审美倾向。恰是在文化磨合中生成的留学体验使中国现代留学文学呈现出中外会通的丰富景象,同时也创化了民族性叙事话语,催生了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现代留学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为当下及未来的"海丝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How to broaden the research scope of Silk Road Literature, including "Maritime Silk Road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academia to integrate and construct Silk Road literature and its research "territory". The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across the ocean is the basic premise and main path for the forma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Literature/Culture. As "the Flower of Maritime Silk Roa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 studying abroad is spreading across the ocean and blooming in the exotic world, which can vividly show the choice of life, historical situation, literary imagination and aesthetic tendenc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break-i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precisely the experience of studying abroad with cultural integration that mak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 studying abroad present a rich discourse which contains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It also creates a national narrative discourse, which has spawned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hat belongs to both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 studying abroad has provide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Maritime Silk Road literature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引文
(1)陈支平:《关于“海丝”研究的若干问题》,《文史哲》2016年第6期。
    (1)石一宁:《丝路文学的厘清与再造》,《文艺报》2015年11月6日。
    (2)本文主要以中国大陆留学日本、欧美的作家群为宏观考察和论述的对象,未涉论主要通过陆路留学苏联的作家群以及港台留学作家群。
    (1)民国成立后,留学美国和欧洲的人数已远多于留学日本。1927至1937年是留学欧美的黄金十年,留美、英、法的官费生、自费生构成了留学大军。中日战争时期,留学事业接近中止。参见舒新城:《中国留学史》,中华书局,1927年;王辉耀:《百年海归创新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年。
    (2)沈光明:《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光明日报》2002年3月26日。
    (3)本文中的现代留学作家群,是指通过海上丝路前往日本、欧美等国家留学的作家群,其中也包括在国外游学、工作的作家。
    (1)李继凯:《“文化磨合思潮”与“大现代”中国文学》,《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2)有学者曾用“骡子”一词来代指留学生,并以此探究中国现代文化。参见李兆忠:《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3)《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17页。
    (4)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61页。
    (5)日本学者实藤惠秀曾详细记述中国留学生受日本人蔑称的强烈心理刺激。参见[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208页。
    (6)《郁达夫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7)《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09页。
    (8)东山:《最初之课》,《创造季刊》第1卷第1号,泰东书局,1922年。
    (1)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3页。
    (2)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54~56页。
    (3)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下,同心出版社,2012年,第588页。
    (4)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年,第142页。
    (5)参见[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6)文明国编:《郁达夫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61页。
    (7)郁达夫:《沉沦》,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页。
    (8)郭沫若:《印象与表现》,《时事新报》1923年12月30日。
    (1)《钱锺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441页。
    (2)《冰心精选集》,燕山出版社,2015年,第19、26页。
    (3)冰心的《去国》一文于1919年11月22日至26日在《晨报》第七版连载,小说发表一周后《晨报》就刊登了鹃魂的《读冰心女士的〈去国〉的感言》,故鹃魂一文应发表于12月4日,《冰心研究资料》(范伯群编,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305页)的“原载1919年10月4日《晨报》”应为误标。
    (1)曹振华:《中日国民性话题史上的〈国民性十论〉》,《东岳论丛》2018年第10期。
    (2)《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50页。
    (3)参见周棉:《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陈辽:《略论留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2)郑春:《“最愉快的梦想”--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作家与外语》,《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李继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06~507、50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