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元好问羁管山东六年诗歌艺术特色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宗昊
  • 关键词:元好问 ; 羁管山东 ; 七律 ; 以诗存史 ; 遗山体
  • 中文刊名:DZLU
  • 机构: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3-30
  • 出版单位:大众文艺
  • 年:2018
  • 期:No.432
  • 语种:中文;
  • 页:DZLU201806031
  • 页数:2
  • CN:06
  • ISSN:13-1129/I
  • 分类号:43-44
摘要
金哀宗天兴二年五月——蒙古太宗十年八月,元好问被羁管于山东。在此地约六年间,元好问共创作诗歌一百三十余首,主要是纪乱、山水、别赠之作;体裁以七律为主;风格趋于平和淡然;"以诗存史"艺术倾向明确化,并逐步走上了回归"真我"本色的道路。这是"遗山体"形成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
        
引文
[1]赵翼.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元好问.唐诗鼓吹[M].明经厂刻元刊本.
    [3]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詹杭伦.论元好问七言律诗的审美结构[J].民族文学研究,2011(3):5-17.
    [5]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王闿运.湘绮楼日记[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7.
    [7]李修生.全元文[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8]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辛昕.元好问在金元易代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影响[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
    1.狄宝心(著)《元好问年谱新编谱》(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将元好问一生行实分为“四方游学”、“避难南渡”、“羁管山东”、“晚年奔波”四个阶段。本文的研究阶段、对象就是元好问“羁管山东”六年间的诗歌创作,其诗有云:“六年河朔州,动辄得谤讪”(《别李周卿三首》其一);“分手共伤千里别,低眉常愧六年贫”(《别冠氏诸人》);“潦倒本无明日计,往来空置六年家”(《出东平》);“千里谩思黄鹄举,六年真作贾胡留”(《雨夜》)。
    2 .狄宝心(著)《元好问诗编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共收录元好问诗一千三百七十首,本文统计的元好问“羁管山东”六年诗歌及所引均按此。
    3 .韩成武的《试论七律的成熟与定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41-48页)以格律审核初盛唐诗人作品,认为:“七律定型于李峤,而非沈宋;李颀、王维时七律尚未成熟,仅是七律的发展时期;七律成熟于杜甫”,本文以此为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