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阅读媒介的变与不变:基于邸报在近代中国演变的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changes and unchanging of reading medi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Court Aviso in Modern China
  • 作者:李龙 ; 许高勇
  • 英文作者:Li Long;Xu Gaoyong;
  • 关键词:邸报 ; 新报 ; 报刊阅读 ; 中国近代报刊史
  • 中文刊名:CBFX
  • 英文刊名:Publishing Research
  • 机构:暨南大学;湘潭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出版发行研究
  • 年:2019
  • 期:No.332
  • 基金:《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课题“沦陷时期广州敌伪报刊研究”(2017GZY33)部分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CBFX201907025
  • 页数:6
  • CN:07
  • ISSN:11-1537/G2
  • 分类号:104-109
摘要
清末阅读媒介的变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邸报—官报—新报的重叠与更替。每种媒介形态的变化也不是凭空而出,而是新旧媒介之间的相互勾连、传承与创新,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的社会因素。通过对邸报演变的考察,发现晚清邸报继承中国古代邸报制度基因。但在大变局之下,又出现新的变异,突显邸报的"不变"与"变"。一些近代报刊刻意模仿邸报的模式及接受邸报的相关信息,丰富了近代报刊的内容,阅读习惯得到进一步的改良。其中体现的是近代读书人读报活动从邸报到新报的"阅读"转移过程,阅读媒介由精英阅读向大众化的转向。
        
引文
(1)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邸报原件的缺失,相关邸报的研究停留在对邸报的出现时间及从其他文献关于邸报的记载进行相关研究。
    (2)(13)(27)谷长岭:《晚清报刊的两个基本特征》,《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期。
    (3)纪昀等编《历代职官表》上册,卷21《通政使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07页。
    (4)崑冈辑《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703,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影印本,第13-14、18页。
    (5)《清文宗实录》卷116,《清实录》第4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836-837页。
    (6)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0页。
    (7)张焕纶:《救时刍言四则·洋务折请发钞》,葛士濬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20,洋务20,广百宋斋光绪十七年校印本,第7页。
    (8)孙家鼐:《官书局开设缘由》,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3年,第45页。
    (9)孙家鼐:《官书局奏开办章程》,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上海:群联出版社,1953年,第47页。
    (10)张之洞:《札委王仁俊办理湖北官报馆事务》,《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164页。
    (11)袁世凯:《遵旨敬抒管见备甄则折》,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上册卷9[M].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七日,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72页。
    (12)《序》[N].《北洋官报》第1期,1902年12月25日,第1页。
    (14)李彬:《从传播史到新闻史---唐代的新闻传播及其历史意义》,《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15)沈毓桂:《复兴〈万国公报〉序》,《万国公报》第1册,1889年1月31日,第1页。
    (16)宋恕:《〈自强报〉序》,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57页。
    (17)《说报》,原刊《长沙日报》,此据《汇报》第105号“论说”,1905年9月18日,第5页。
    (18)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上海:世界书局,1927年,第1-11页。
    (19)王仁俊:《格致古微》,光绪王氏家刻本,卷4《孙樵卷》,第87页。
    (20)李提摩太:《中国各报馆始末》,《万国公报》第32册,1891年,第10页。
    (21)《报界说》,原刊《汉口日报》,此据《汇报》105号“论说”,1905年8月18日,第5页。
    (22)王樊逸认为《上海新报》在华传播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新闻商业报阶段、重教化的本土综合报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参见王樊逸:《〈上海新报〉在华传播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2期。
    (23)《邸报别于新报》,《申报》同治十一年六月八日(1872年7月13日),第1页。
    (24)《本馆告白》,《时务报》第23册,1897年4月12日,“告白”,第1页。
    (25)邹代钧:《致汪康年函》(56),《汪康年师友书札》(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731页。
    (26)《本馆告白》,《时务报》第35期,1897年8月8日,“告白”,第1页。
    (28)[美]韦尔伯·施拉姆著、戴鑫译:《传媒的四种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29)蒋建国:《清末学堂学生的读报活动与观念变革》,《新闻传播研究》2014年第7期。
    (30)张杓:《日知录》跋,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2《学术二儒行》,中西书局,1899年,第7页。
    (31)路德:《饯秋试诗二十八首》,见《柽华馆杂录》,光绪七年(1881)解梁刻本,第17页。
    (32)胡寿颐:《春明日居纪略》,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557、560页。
    (33)《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4册,第110页。
    (34)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1、22页。
    (35)李慈铭:《越缦堂国事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第41、44页。
    (36)让-偌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37)黄旦:《在“书”与“刊”之间:发明中国现代报刊---晚清传教士中文报刊之考察》,未刊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