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用地”双维度下的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建设指标测定——合肥地铁4、5号线的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ex of the Vicinity of Subway Stations Based on Double Dimensions of Traffic and Land Use: a Positive Study of Hefei Metro Line 4,5
  • 作者:胡智行 ; 周梦茹 ; 吴晓 ; 高源
  • 英文作者:Hu Zhixing;Zhou Mengru;Wu Xiao;Gao Yuan;
  • 关键词:地铁沿线土地利用 ; 站点分类 ; 指标遴选 ; 城市系数 ; 回归分析
  • 英文关键词:Land use along the subway;;Site categorization;;Indices selection;;City parameters;;Regression analysis
  • 中文刊名:GHSI
  • 英文刊名:Planners
  • 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上海分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8
  • 出版单位:规划师
  • 年:2019
  • 期:v.35;No.280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130);;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类)(SBE2015710009-01)
  • 语种:中文;
  • 页:GHSI201904011
  • 页数:7
  • CN:04
  • ISSN:45-1210/TU
  • 分类号:62-68
摘要
文章首先以交通和用地的相互协调与联动规划为主线,遵循"站点分类—指标遴选—典例测度—数据框定"的技术框架,兼顾交通与用地两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与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不同城市同种类型站点的各项指标,可以发现其随着城市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数值,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提练出各项指标与城市系数相关的方法模型。最后,将目标城市系数代入此模型中,推算出目标城市地铁沿线土地利用各项指标的数值,以提供科学的规划决策思路及方法。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raffic and land use under the technical framework of "site categorization—indices selection—typical case measurement—data specification". With an analysis of indices at the same kind of stations in different cities, the paper concludes a model of relevance between indices and city parameters by regression analysis.City parameter can be put in the model to calculate the indices of land use along the subway in the city. It provides a mathematical approach for decision making
引文
[1]段德罡,张凡.土地利用优化视角下的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研究——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J].城市规划,2013(9):39-45.
    [2]郑文含.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强度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8(增刊1):93-95.
    [3]惠西鲁,姜翠梅.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中心节点耦合规划设计研究[J].规划师,2014(1):116-120.
    [4]潘海啸,任春洋.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4):76——82.
    [5]潘海啸,任春洋,杨眺晕.上海轨道交通对站点地区土地使用影响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7(4):92-97.
    [6]吴佳明,陈鹏,周军.深圳轨道交通一期站点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J].规划师,2010(增刊2):201-204.
    [7]王成芳.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8]王伟杰.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1)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可知轨道交通站点交通等级的不同,其影响范围也不同,故设置500 m、800 m、1 000 m共3个层级。
    (2)本文所研究的“交通”特指城市规划视域下的“交通”,具体指交通用地与设置布局,主要关注点为各类停车场站、上盖一体化开发和交通场站用地等。
    (3)根据《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中的分类标准,可分为枢纽站、城市中心站、片区中心站和一般站等;学者潘海啸在《上海轨道交通对站点地区土地使用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将站点归类为居住型、公共设施型、绿地型、道路交通型、工业型;学者段德罡在《土地利用优化视角下的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研究》一文中提出交通类站点可分为“综合枢纽型、大型接驳型、一般换乘型”,用地类站点可分为“居住型、公共型、商服型、交通型、产业型和混合型”。
    (4)因篇幅原因在此仅枚举深圳4号线。
    (5)“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是由彼得·卡尔·克拉索教授(美国巴克尼尔大学)和倪鹏飞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4年8月举办的第一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上共同提议成立的,每年通过综合考核人口、经济和城市建设水平等50余项指标,发布各个城市系数与排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