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预设与强制阐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艳丰
  • 关键词:强制阐释 ; 主观预设 ; 文论话语 ; 合法性
  • 中文刊名:XSYJ
  • 英文刊名:Academic Research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4-20
  • 出版单位:学术研究
  • 年:2016
  • 期:No.377
  •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当代西方文论的有效性辨识与强制阐释问题研究”(GD15CZW0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SYJ201604003
  • 页数:9
  • CN:04
  • ISSN:44-1070/C
  • 分类号:12-20
摘要
张江指出,当代西方文论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主观预设、理论前置的模式介入文学场,是典型的强制阐释。主观预设是强制阐释的核心因素与方法,阐释者征用场外理论阐释文学,是主观预设的批评。张江在批判主观预设、强制阐释的同时,提出超越主观预设,构建科学化、民族化的文论话语新形态,为中国文论的本土化建构指明了立场和方向。循着张江开辟的话语路径,我们认为,应从话语立场、话语资源与话语认同三个层面理性建构中国文论的合法性,以最终消除西方文论话语影响的焦虑。
        
引文
[1]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19页。
    [2]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第6页。
    [3]杨鸿烈:《中国诗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页。
    [4]张江:《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5]高楠:《理论的批判机制与西方理论强制阐释的病源性探视》,《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6]张江:《关于“强制阐释”的概念解说---致朱立元、王宁、周宪先生》,《文艺研究》2015年第1期
    [7][10][12][30][32]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8][9][18]张江:《强制阐释的主观预设问题》,《学术研究》2015年第4期。
    [11]李春青:《“强制阐释”与理论的“有限合理性”》,《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13]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222页。
    [14][24][25][26][33][42]张江,毛莉:《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16日。
    [15][美]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16][意]安贝托·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6-9页。
    [17][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第17页。
    [19][德]汉斯-格奥尔格:《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20][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176页。
    [21][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版),余碧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6页。
    [22][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4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0页。
    [27]《亚里士多德全集》(8),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页。
    [28][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69页。
    [29]张江:《批评的伦理》,《求是学刊》2015年第5期。
    [31]王宁:《阐释的有效性和文学批评伦理学》,《求是学刊》2015年第5期。
    [34]王侃:《理论霸权、阐释焦虑与文化民族主义---“强制阐释论”略议》,《文艺争鸣》2015年第5期。
    [35]张江:《当代西方文论:问题和局限》,《文艺研究》2012年第10期。
    [36]陈晓明:《理论批评:回归汉语文学本体》,《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37][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2页。
    [38][法]皮埃尔·布迪厄等:《实践与反思》,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02页。
    [39]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第页。
    [40]蒋述卓:《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4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