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时期广东的纪念活动与农民动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and Peasant Mobilization in Guangdong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 作者:吴自涛 ; 陈金龙
  • 英文作者:Wu Zitao;Chen Jinlong;
  • 关键词:纪念活动 ; 国民革命 ; 唤醒农民
  • 中文刊名:XSYJ
  • 英文刊名:Academic Research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出版日期:2018-11-20
  • 出版单位:学术研究
  • 年:2018
  • 期:No.408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的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44)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SYJ201811017
  • 页数:11
  • CN:11
  • ISSN:44-1070/C
  • 分类号:123-132+184
摘要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通过文字、语言和艺术等多种方式,举办了以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与先烈人物、国际共运历史事件与代表人物、民众运动等为主要形式的纪念活动,旨在唤起农民觉悟、捍卫革命政策和鼓舞农民革命斗志。借助这些纪念活动,农民的政治意识觉醒,政治认同增强,革命斗志高涨。在具体举行纪念活动的过程中,中共积累了丰富的农民运动经验,成为革命走向成功的起点。而主要在上层推进农民运动的国民党,后因阶级利益冲突与中共和农民分裂,成为其走向失败的起点。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the KMT and the CCP held a commemorative activity featuring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and the martyrs,the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Movement and the mass movement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words,language and art,aiming to arouse Farmers'consciousness,defending revolutionary policies and encouraging peasant revolutionary struggle.With these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the peasants'political awareness was awakened,the peasants'political approval was enhanced and the peasants'revolutionary morale was encouraged.During the concrete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the CCP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peasant movements and becam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uccess of the revolution.However,the KMT,which mainly promoted the peasant movement at the upper level,became unsuccessful when it split with the CPC and peasants due to class conflicts of interest starting point.
引文
(1)[苏]C·A·达林:《中国回忆录(1919—1927)》,侯均初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99页。
    (1)《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5页。
    (2)国民革命军司令部政治部编印:《革命史上的几个重要纪念日》,1926年,第1-3页。
    (3)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6年)》第1册,1983年,第185页。
    (4)中共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共江门(粤中)党史大事记(1919.5-1949.11)》,2001年,第16-17页。
    (5)中共惠阳地委党史办公室等编:《东江英烈传》第2辑,内部资料,1984年,第473页。
    (6)中共广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编:《谭平山研究史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0页。
    (1)中共海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1920-1927)》,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1页。
    (2)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等编:《广东话剧运动史料集》第2集,1987年,第20页。
    (3)《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37页。
    (4)《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287页。
    (5)《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509页。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397页。
    (7)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共广东区委文件)(1921-1926)》,1983年,第118页。
    (8)中共海丰县委党史办公室等编:《海陆丰革命史料(1920-1927)》,第301页。
    (1)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5年)》第1册,第187页。
    (2)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5年)》第2册,第158页。
    (3)《孙中山全集》第10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0页。
    (4)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等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第636页。
    (5)中共惠阳区委党史研究室等:《中国共产党惠阳地方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6)广东省妇女联合会等编:《广东妇女运动历史资料》第1辑,内部发行,第213、216页。
    (7)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第297-300页。
    (1)《国人其真不忘今日之耻乎》,《益世报》1921年5月8日第2版。
    (2)[苏]C·A·达林:《中国回忆录(1919—1927)》,第299页。
    (3)谢振铎:《革命史上的重要纪念日》,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1927年,第8页。
    (4)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运动》1926年第8期。
    (5)郭德宏编著:《澎湃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6)中共惠阳区委党史研究室等:《中国共产党惠阳地方史》,第29页。
    (7)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6年)》第2册,第38页。
    (8)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5年)》第2册,第4页。
    (9)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5年)》第1册,第206页。
    (1)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6年)》第2册,第229页。
    (2)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共广东区委文件)(1921-1926年)》第1册,第110页。
    (3)阮啸仙:《廖仲恺先生殉国一周年与农民》,《农民运动》1926年第4、5期合刊。
    (4)谢振铎:《革命史上的重要纪念日》,第10页。
    (5)[美]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6)郭德宏编著:《澎湃年谱》,第103页。
    (7)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共广东区委文件)(1921-1926)》,第93页。
    (1)国民革命军司令部政治部编印:《革命史上的几个重要纪念日》,第52页。
    (2)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等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第635页。
    (3)罗绮园:《犁头宣誓》,《犁头》1926年第1期。
    (4)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共广东区委文件)(1921-1926)》,第41页。
    (5)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5年)》第1册,第9、206页。
    (6)《第一届至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中国农民》1926年第2期。
    (7)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等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1983年,第280页。
    (8)《恽代英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60页。
    (1)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等编:《广东话剧运动史料集》第2集,1987年,第18页。
    (2)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6年)》第1册,第204页。
    (3)罗绮园:《会务总报告》,《中国农民》1926年第6、7期合刊。
    (4)黄焯华:《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我们的将来》,《犁头周刊》1926年第12期。
    (5)《顺德县农民举行苏俄九周年十月革命纪念》,《中国农民》1926年第10期。
    (6)《恽代英文集》上卷,第760页。
    (7)陈冲:《北江农军学校的光荣历程》,《韶关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第151页。
    (9)郭德宏编著:《彭湃年谱》,第97页。
    (10)《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1页。
    (11)王曼、杨永:《彭湃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1)高要:《革命型乡村政治:广东农民运动及其社会历史背景(1922-1926)》,《开放时代》2016年第2期。
    (2)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运动》1926年第8期。
    (3)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5年)》第2册,第158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第361页。
    (5)《宋庆龄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6)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期。
    (7)梁尚贤:《国民党与广东农民运动之崛起》,《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
    (8)罗绮园:《会务总报告》,《中国农民》1926年第6、7期合刊。
    (9)《谭平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6页。
    (1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第57页。
    (1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2页。
    (12)中央档案馆等编:《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群团文件)(1925年)》第2册,第9页。
    (13)《杨匏安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3页。
    (1)王奇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49页。
    (2)《恽代英文集》上卷,第736页。
    (3)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编:《广东农民运动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4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9页。
    (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资料》,第51页。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第134页。
    (7)《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3页。
    (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第459页。
    (9)广东省档案馆编:《广东区、团研究史料(1921-1926)》,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4页。
    (10)《阮啸仙文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2页。
    (11)蒋介石:《工农兵大联合报告》,《中国农民》1926年第6、7期合刊
    (12)梁尚贤:《国民党镇压农民运动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3)《阮啸仙文集》,第10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