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时期中共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法探析——以赣东北根据地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the Soviet Period——the Northeast Jiangxi Base Area as the Center
  • 作者:易凤林
  • 英文作者:Yi Fenglin;
  • 关键词:赣东北根据地 ; 苏区 ; 乡村基层政权 ; 政权建设
  • 英文关键词:the Northeast Jiangxi Base Area;;Soviet Area;;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ower
  • 中文刊名:SUYJ
  • 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苏区研究
  • 年:2019
  • 期:No.25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基层组织建设及其历史经验研究”(17BDJ026)
  • 语种:中文;
  • 页:SUYJ201903006
  • 页数:16
  • CN:03
  • ISSN:36-1341/C
  • 分类号:44-59
摘要
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是整个政权体系建设中最基础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政权体系运行的效率。赣东北根据地在方志敏等人的领导下,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成效的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选举、改选、反官僚腐化、肃反、群众参与等。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了当时的"左"倾化特质,尤其是大清洗、肃反过重地挫伤了基层政权的稳定结构。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效果受革命政策、革命形势、方法的有效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但总体上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共产党对乡村基层政权问题的深层思考。这一时期中共对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其经验教训也为当今的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was the most fundamental lin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olitical power system,which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icienc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political power syste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Fang Zhimi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base area,the Northeast Jiangxi Base Area had gradually explored a set of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These methods mainly included election,reelection,anti-bureaucratic corruption,purging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mass participation and so on. They inevitably had great limitations,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ft at that time,especially the large-scale purging excessively hurting the stable structure of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The eff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was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such as revolutionary policies,revolutionary situation,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ethods,showing a changing trend. However,it generally reflected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deep think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n the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During the period,the communist party's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was of great positive significance,and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could also provide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oday's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引文
(1)《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1935年6月19日),《方志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页。
    (2)邵式平、汪金祥、胡德兰等:《闽浙皖赣(赣东北)党史》(1945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下,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3)张侃、李小平的《1929-1930年闽西乡村苏维埃政权的执政实践---以“芷溪苏维埃政府公文底稿”为中心的分析》(《东南学术》2017年第1期),王力、郑斌的《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等对中央苏区政权基层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有所论述,刘佩芝、刘文查的《历史视阈下闽浙赣苏区政权建设研究》(《党史文苑》2017年第20期)对赣东北苏区政权建设体系进行了论述。
    (4)《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反对军阀战争宣言》(1927年10月23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92-393页。
    (5)《中央通告第十三号---为叶贺失败事件》(192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第403页。
    (1)《别尔津的书面报告〈对中国目前形势的评价〉》(1928年1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7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2)《米特凯维奇的书面报告〈中国苏维埃经验〉》(1928年7月10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7卷,第508页。
    (3)《雷利斯基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的第4号信》(1929年7月8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8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4)《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1928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03页。
    (1)《中央政治局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1930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37页。
    (2)《丘泮林闽北巡视报告》(1930年10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216页。
    (3)《中共闽北分区委第一次扩大会政治决议案》(1931年4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281页。
    (4)《中共闽浙赣省委通知(第二十七号)---关于苏维埃改选的问题》(1933年2月16日),江西省档案馆编:《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339页。
    (1)《崇安徐淮报告》(1930年11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229-230页。
    (2)《中共赣东北特委通告》(1931年2月11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第120-123页。
    (3)《中共闽北分区委通告第四号---改选各级苏维埃与建立闽北分区苏维埃》(1931年6月2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23-324页。
    (4)《中共赣东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苏维埃工作决议案》(1931年9月4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61页。
    (1)《中共崇义县委通知---崇义目前环境分析和目前实际工作决议案》(1931年7月21日),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年)》,1988年内部编印,第124-125页。
    (2)《中共江西苏区省委扩大会议政治决议案》(1931年12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年)》,第240-241页。
    (3)《马马耶夫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处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1930年4月15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9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4)《埃斯勒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会议上的报告》(1931年2月20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0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1)《中央通告第九十一号---三全扩大会的总结与精神》(193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419页。
    (2)《中央政治局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1930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第438、440页。
    (3)《中共赣东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苏维埃工作决议案》(1931年9月4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56-357页。
    (4)《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1928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第405页。
    (5)《中共赣东北特委第三次执委会决议案》(1931年3月28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266页。
    (1)《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坚决反对右倾彻底肃清实际工作机会主义斗争的决议》(1931年11月3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第406-410页。
    (2)《中央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1932年1月9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6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3)《曾洪易向中共中央的报告》(1931年8月14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46-347页。
    (4)《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苏维埃工作的报告》(1931年10月31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75-376页。
    (5)《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苏维埃工作的报告》(1931年10月31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76页。
    (6)《中共闽浙赣省委给邵式平及信抚分区委的信》(1933年4月1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631页。
    (1)《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肃反工作的决议》(1932年7月10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第84-85页。
    (2)《中共闽浙赣省委关于接受中央指示信的决议》(1932年11月26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第222-225页。
    (3)《赣西南工作综合报告》(1931年),《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年)》,第263页。
    (4)《江西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案》(1933年12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3-1934年及补遗部分)》,1992年内部编印,第326-328页。
    (1)《米特凯维奇的书面报告〈中国苏维埃经验〉》(1928年7月10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7卷,第509页。
    (2)《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东方书记处的信》(1930年1月30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9卷,第40页。
    (3)《中共中央给赣东北特委的信》(1931年2月19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254页。
    (4)《中共中央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大纲》(1933年6月20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6卷,第304页。
    (5)《中共闽北分区委通告第四号---改选各级苏维埃与建立闽北分区苏维埃》(1931年6月2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22-324页。
    (6)《中共闽浙赣省委执委扩大会决议》(1933年1月12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第270-271页。
    (1)《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肃反工作的决议》(1932年7月10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456页。
    (2)《中共中央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大纲》(1933年6月20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6卷,第302-303页。
    (3)《涂振农给中共中央的报告》(1932年11月20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501页。
    (4)《中共闽浙赣省委执委扩大会决议》(1933年1月12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第270-271页。
    (5)《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听了省苏执委工作报告后的决议案》(1933年3月23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616页。
    (6)《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反贪污浪费励行节俭运动的决议》(1932年3月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年1)》,1992年内部编印,第47-48页。
    (7)《江西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议案》(1933年12月28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3-1934年及补遗部分)》,第332-333页。
    (1)《中共中央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大纲》(1933年6月20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6卷,第301页。
    (2)周和生:《七年来的中国苏维埃》(1935年8月),《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6卷,第458-459页。
    (1)《中共中央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大纲》(1933年6月20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6卷,第302-303页。
    (2)《丘泮林闽北巡视报告》(1930年10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216页。
    (3)《崇安徐淮报告》(1930年11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233-234页。
    (4)《中共闽北分区委第一次扩大会政治决议案》(1931年4月),《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281页。
    (5)《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苏维埃工作的报告》(1931年10月31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75-376页。
    (1)《中共闽浙赣省委通知(第二十七号)---关于苏维埃改选的问题》(1933年2月16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第337-339页。
    (2)《曾洪易向中共中央的报告》(1931年8月14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351页。
    (3)《涂振农给中共中央的报告》(1932年11月20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上,第500-50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