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玉波 ; 陈宾
  •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手术时机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 中文刊名:ZLXZ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 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
  • 出版日期:2019-04-10
  • 出版单位:中国老年学杂志
  • 年:2019
  • 期:v.39
  • 语种:中文;
  • 页:ZLXZ201907028
  • 页数:4
  • CN:07
  • ISSN:22-1241/R
  • 分类号:81-84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PKP进行治疗。按照不同手术时机分组,其中骨折7 d内手术者41例(A组),骨折8~14 d内手术者43例(B组),骨折15 d以上手术者44例(C组)。比较3组术前、术后患椎矢状面指数(VSI)、模拟视觉类比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折椎体压缩率、Cobb角改善程度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术后2 w及术后1年,A组VSI、Cobb角、椎体压缩率均明显优于B、C两组(P<0.05),同时B组亦明显优于C组(P<0.05);A组术后2 w的ODI、VAS评分均明显优于B、C两组(P<0.05),同时B组亦明显优于C组(P<0.05);3组术后1年的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渗漏率均低于A、C组,且A组低于C组。结论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行PKP治疗,除止痛效果较好、预后质量优良之外,亦能够更好地恢复椎体功能及进行椎体后凸畸形的矫正,特别是在骨折8~14 d内,此阶段手术操作的安全性较高。
        
引文
1 朱红坤,敖朝霞,周密思.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8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1):41-2.
    2 林凡国,孙永明,华俊,等.椎弓根内固定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6;37(2):93-7.
    3 张志强,孙立民,王鹏,等.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不完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5):75-6.
    4 罗建军,王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评价[J].颈腰痛杂志,2016;37(3):200-3.
    5 Dong X,Fei NI,Zhang Z,et al.Comparison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Chin J Traditional Med Traumatol Orthopedics,2016;16(10):321-2.
    6 董学亮,倪飞,张政宏,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同PKP术治疗的比较[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8(2):29-32.
    7 殷刚,杨雷,刘海峰,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5):501-3.
    8 张伟,杨金华,王筱林,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7):657-9.
    9 姚仕奋,谢惠缄,陈民.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8):1662-6.
    10 张作峰,王献印,张玉民.不同手术时机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7;38(5):478-9.
    11 张立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63-4.
    12 崔志刚,张德光,刘福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7;21(5):38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