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书写与儒道精神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灿彬
  • 关键词:榕树文化 ; 书写传统 ; 儒道精神 ; 象征符号
  • 中文刊名:YJXK
  • 英文刊名: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7-02-08
  • 出版单位:阅江学刊
  • 年:2017
  • 期:v.9;No.47
  • 语种:中文;
  • 页:YJXK201701019
  • 页数:9
  • CN:01
  • ISSN:32-1802/C
  • 分类号:136-144
摘要
在榕树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榕树与儒道精神的结合形成一个基本书写模式。李纲是现存文献首个对榕树"材与不材"的特点进行文学书写的人,他的《榕木赋》基本借鉴了《庄子》的观点,把榕树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并有意突出榕树之"材";薛季宣的《大榕赋》则在李纲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赋予了榕树之"材"的德义性质,完成了儒家精神内涵的注入。榕树儒道化的观照方式在榕树书写史上影响深远,它的文化意义不但使榕树成为保身和独善的象征符号,而且也变成士人学习效仿其仁德精神的对象。后者可以在"居官者所宜取则"的箴言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所要达到的是榕树所代表的儒道互补、独善与兼济相成的境界。
        
引文
(1)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853页。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5木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7页。
    (1)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69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2)嵇含等:《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2-63页。
    (3)参见缪启愉:《〈南方草木状〉的诸伪迹》,《中国农史》,1984年第3期,第1-12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1页。
    (5)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58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62页。
    (2)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63页。
    (3)王世懋:《闽部疏》,明万历纪录汇编本。
    (4)Schafer,Edward H.“Li Kang:A Rhapsody on the Banyan Tree.”Oriens vol.6,no.2(1953),pp.345.
    (5)郭庆藩:《庄子集释》,第592页。
    (6)《全宋文》此句“无庸而庸无尚,焉为其全虚愚之义也”应点为“无庸而庸无尚焉,为其全虚愚之义也”。这样才能与下文“不才而才无似焉,斯其为大通之德也”相对。
    (7)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257册,第86-87页。
    (1)潘婷婷:《论榕树作为审美客体的内涵流变及其文化意义》,《阅江学刊》,2016年第1期,第135-141页。
    (2)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3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1)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31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386页。
    (2)唐胄:《(正德)琼台志》卷24,明正德刻本。
    (3)曹学佺:《石仓文稿》卷1,明万历刻本。
    (4)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1)沈大成:《学福斋集》文集卷6,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2)唐冑:《(正德)琼台志》卷24,明正德刻本。
    (3)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4,《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叶春及:《石洞集》卷9,《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叶春及:《止百姓乞留》,《石洞集》卷9,《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5,第618页。
    (7)钮琇:《临野堂诗文集》“文集”卷9,清康熙刻本。
    (1)吴宽:《家藏集》卷32,《四部丛刊》景明正德本。
    (2)朱筠:《笥河诗集》卷4,清嘉庆九年朱珪椒华吟舫刻本。
    (3)查礼:《铜鼓书堂遗稿》卷14,清乾隆查淳刻本
    (4)查礼:《铜鼓书堂遗稿》卷14,清乾隆查淳刻本。
    (5)赵翼:《檐曝杂记》卷4,清嘉庆湛贻堂刻本。
    (1)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唐代《岭表录异》:“榕树,桂广容南府郭之内多栽此树。”见刘恂:《岭表录异》卷中,《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2)程杰:《论花卉、花卉美和花卉文化》,《阅江学刊》,2015年第1期,第109-12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