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香港诗意——香港新诗的特异性与可能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Hong Kong Poetry in the Age of Consumption: On the Particularity and Possibility of New Poetry in Hong Kong
  • 作者:余文翰
  • 英文作者:Yu Wenhan;
  • 关键词:消费时代 ; 香港新诗 ; 离散 ; 开放文本 ; 返身写作
  • 英文关键词:The Age of Consumption;;New Poetry in Hong Kong;;Discrete;;Open Text;;Individual Writing
  • 中文刊名:HWWX
  • 英文刊名:Literatures in Chinese
  • 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4-20
  • 出版单位:华文文学
  • 年:2019
  • 期:No.151
  • 语种:中文;
  • 页:HWWX201902009
  • 页数:11
  • CN:02
  • ISSN:44-1183/I
  • 分类号:76-86
摘要
本文以"消费时代"建立区间描绘上世纪70年代以降香港新诗的发展。自70年代起香港渐成文学写作中的"母体",一方面城市与文学、作家的命运彼此融汇,另一方面"我城"也开始成为作家写作、思考的命题。就香港新诗而言,它表现出了"母体"与"离散"共生的内部张力,处在诗歌自觉边缘化和强调文学的社会性的阅读与写作语境中,又在不同时期分化为"开放文本"与"返身写作"两种表意机制及写作风格。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poetry from the 1970 s to today as the age of consumption. Since the 1970 s, Hong Kong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nner motif of literary writing. On the one hand, the fate of cities and literature or writers have merged with each other. On the other hand,"our city"has become the proposition of writing and thinking by writers. As far as Hong Kong's new poetry is concerned, it shows the internal tension between the"centripetal" and "discrete".In its context of reading and writing, both the marginalization of poetry and the emphasis on sociality of literature simultaneously exist. Besides, Hong Kong's new poetry divides into two kinds of writing styles of "Open Text" and "Individual Writ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引文
(1)古远清:《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2)潘亚暾:《三打诗人》,香港: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22页。
    (3)(10)刘登翰:《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4页;第29页。
    (4)余君伟:《家、游、行囊---读也斯的游离诗文》,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第147页。
    (5)也斯:《谈艺的明信片》,黎活仁等编《香港八十年代文学现象》,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版,第204页。
    (6)廖伟棠:《被隐蔽的幽灵香港》,《明日风尚》2010年第2期。
    (7)廖伟棠:《衣锦夜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0页。
    (8)鞠白玉:《一笑梦惊南北人:廖伟棠》,载2014年1月18日《苹果日报》。
    (9)(12)(26)也斯:《香港文化十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9页;第126-127页;第175页。
    (11)郭冠廷:《八十年代两岸三地文学思潮的回顾》,黎活仁等编《香港八十年代文学现象》,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版,第58页。
    (13)许子东:《香港的纯文学与流行文学》,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页。
    (14)其时《大公报·大公园》、《文汇报·文艺月刊》、《香港时报·浅水湾》等数十家报刊都设有供青年投稿的板块,《中国学生周报》、《星岛日报》等不时举办征文比赛、讲座等,在六七十年代激发出多达三百多个文社(相较油印刊物的两三百份的印量,文社的影响力更多源自文社的规模及其社会活动)。文社或由中学、大专学生组成、或由报刊作者组成、或由文友直接集结。除了手抄或油印的社内通讯资料,部分文社在自费以外得到出版社、报刊杂志等文化机构或有实力的文化人士的赞助,从而得以出版文集、印行刊物、以文社的名义或和社会团体、机构合作举办公开活动。
    (15)(16)(18)吴萱人:《香港六七十年代文社运动整理及研究》,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1999年版,第11页;第82页;第145页。
    (17)彦火:《也谈香港文学---顺便澄清一些问题》,《读书人》1999年3月号。
    (19)叶辉:《书写浮城---香港文学评论集》,香港:青文书屋2001年版,第300页。
    (20)梁敏儿:《都市文学的空间:八十年代的》,黎活仁等编《香港八十年代文学现象》,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年版,第58页。
    (21)刘以鬯:《发刊词》,《香港文学》1985年创刊号。
    (22)黄维梁:《香港文学再探》,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48页。
    (23)也斯:《城与文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页。
    (24)犁青:《香港新诗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29页。
    (25)叶辉:《一个民间临时组织与一本诗论集的诞生》,陈智德、小西编《咖啡还未喝完---香港新诗论》,香港:现代诗研读社、文星文化教育协会2005年版,第6页。
    (27)黄维梁:“我不必讳言,喜欢的事是小精悍的作品……长诗必须脉络清楚,必须一读至多两读就解其大意旨。对于那些三十行以上、初读起来令我觉得莫测高深的诗,我实在没有什么兴趣。”见黄维梁:《香港文学再探》,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77页。
    (28)伊格尔顿:“诗是道德的陈述,不是因为它会根据某种规范作出严格的评判,而是因为它处理人的价值、意义和目的。”见特里·伊格尔顿:《如何读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7页。
    (29)陈智德:《诗城市集》,香港:City Poetry Project 2001年版,第80页。
    (30)舒巷城等:《跟舒巷城先生聊天》,《香港文学》第3期。
    (31)禾迪等:《十人诗选》,香港:青文书屋1998年版,第ix页。
    (32)陈智德:《“七、八十年代香港青年诗人回顾专辑”的史料补充》,《呼吸诗刊》1996年第1期。
    (33)特里·伊格尔顿:《如何读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0-7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