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职务犯罪诱惑侦查制度的完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远树 ; 吴大华
  • 关键词:职务犯罪 ; 诱惑侦查 ; 人权 ; 平衡
  • 中文刊名:DYLC
  • 英文刊名:Dongyue Tribune
  • 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4-01
  • 出版单位:东岳论丛
  • 年:2016
  • 期:v.37;No.262
  • 语种:中文;
  • 页:DYLC201604022
  • 页数:7
  • CN:04
  • ISSN:37-1062/C
  • 分类号:160-166
摘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诱惑侦查对职务犯罪侦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新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了诱惑侦查,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在职务犯罪诱惑侦查的具体适用方面,特别是在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职务犯罪诱惑侦查的权力主体、证据的可采性、诱惑侦查的内部批准程序及其规范化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在依法严惩职务犯罪的同时,应当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实践操作层面进一步完善职务犯罪诱惑侦查的相关配套制度,明确采用诱惑侦查方式侦办职务犯罪的正当程序,建立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违法诱惑侦查取得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以规范职务犯罪诱惑侦查的权力运行,更好地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
        
引文
(1)[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2)马滔:《诱惑侦查之合法性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5期。
    (1)董晓:《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诱惑侦查的若干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
    (2)周兵:《建立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构想》,《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1期(下)。
    (1)马明亮:《诱惑侦查之法律分析---刑事法治视域下的评析与构建》,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邱宁波,何军兵:《浅谈我国诱惑侦查之规制---以美国“陷阱抗辩”法理为鉴》,《犯罪研究》,2004年第1期。
    (3)储怀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1)宋英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精解》,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4页。
    (2)刘亮:《诱惑侦查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4期(下)。
    (3)杨志刚:《英国诱惑侦查制度的评析与借鉴》,《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4)[德]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6-77页。
    (5)[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6)[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丁相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7)马跃:《美、日有关诱惑侦查的法理及论争之概理》,《法学》,1998年第11期。
    (8)邓立军:《全球视野与本土架构---秘密侦查法治化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0-263页。
    (1)万毅:《论诱惑侦查的合法化及其底限》,《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杨志刚:《诱惑侦查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