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峡江地区“借室为墓”葬俗试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f the “Borrowed Tomb” Burial Custom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during the Tang Dyansty
  • 作者:刘礼堂 ; 陆晗昱
  • 英文作者:Liu Litang;Lu Hanyu;
  • 关键词:峡江地区 ; 东汉至六朝 ; 家族共穴合葬墓 ; 唐代 ; 借室为墓
  • 英文关键词:Three Gorges Area;;Eastern Han to Six Dynasties;;Clan joint burials;;Tang Dyansty;;"Borrowed Tomb"
  • 中文刊名:JHKG
  • 英文刊名:Jianghan Archaeology
  • 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江汉考古
  • 年:2019
  • 期:No.160
  • 语种:中文;
  • 页:JHKG201901011
  • 页数:6
  • CN:01
  • ISSN:42-1077/K
  • 分类号:101-106
摘要
从已发表的考古资料中可见唐代峡江地区借室埋葬葬俗较为流行,并传承至宋,乃至明清。该葬俗包含完全借室和不完全借室两种类型,不同类型内部亦有差异。本文在分析流行于峡江地区东汉至六朝,并绵延至唐代的家族共穴合葬墓来源及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唐代峡江地区"借室为墓"葬俗的形成与发展。
        As seen in previously published archaeological reports, borrowed tomb burial prevailed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nd continued to the Song Dynasty—and even to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some instances. This funeral custom included two different burial customs—partial and completely borrowed tombs. Each type also contains varian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popular burial practices in the region from the Eastern Han to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and the practice of family clan joint burials within the same pit practiced in the Tang Dynasty.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orrowed tomb" burial practices in this region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引文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大厶姑沱遗址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5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巴东西瀼口古墓葬2000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267页。
    [3]同[2]。
    [4]吴敬:《峡江地区宋代墓葬初论》,载《江汉考古》2010年第1期,第73~83页,文中探讨了峡江地区唐宋时期“借室为墓”现象的成因;贺世伟:《略论三峡地区六朝隋唐墓所见的多人葬习俗》,载《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4期,第63~72页,文章对这种不同时代的多人葬于一室的葬俗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统计墓葬随葬品分组和年代、形制和墓内堆积及人骨摆放方式和数量,探讨了三峡地区“拾骨”葬;吴小平:《三峡地区唐宋时期的借室葬研究》,载《江汉考古》2013年第4期,第99~105页,文中汇总了三峡地区唐宋时期借室葬的情况,并通过考证唐代人口迁移情况分析借室葬的墓主人为中原移民,他们模仿中原地区洞穴式墓而导致借室埋葬;邓辉:《湖北三峡地区宋代借室葬》,载《三峡论坛》2017年第2期,第1~7页,文中认为借室葬为本地历史文化习俗的传承,是地域民族的特殊性葬俗。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小厶姑沱遗址发掘报告》,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龙堆包墓群发掘报告》,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老虎包墓地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2页。
    [8]武汉大学三峡考古队:《巴东县陈橡坪墓群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9]同[8]。
    [1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大厶姑沱遗址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1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大厶姑沱遗址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5页。
    [12]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蔡家包墓群2004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203页。
    [13]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蔡家包墓群2004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14]恩施自治州博物馆:《巴东县蔡家包墓群2004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15]武汉大学考古系、秭归县屈原纪念馆:《秭归树坪墓群2004年发掘报告》,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六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74页。
    [16]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巴东县雷家坪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17]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巴东县雷家坪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18]荆州博物馆:《巴东县高栀子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19]荆州博物馆:《巴东县高栀子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20]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秭归老坟园墓群发掘报告》,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21]同[20]。
    [22]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县杜公祠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23]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县杜公祠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24]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县杜公祠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5]中山大学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巴东县陈向坪王家湾墓群2004年发掘报告》,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9页。
    [26]湖北省博物馆、黄石市博物馆:《秭归八字门墓群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五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5页。
    [27]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黄家梁子墓地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225页。
    [2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东东瀼口六朝墓地发掘简报》,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二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29]中山大学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巴东县陈向坪王家湾墓群2004年发掘报告》,载《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四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0页。
    [30]贺世伟:《略论三峡地区六朝隋唐墓所见的多人葬习俗》,载《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第69页。
    [31]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
    [32]贺世伟:《略论三峡地区六朝隋唐墓所见的多人葬习俗》,载《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第70页。
    [33]同[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