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化的发展与陈靖姑文化的传承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游友基
  • 关键词:陈靖姑文化 ; 丝文化 ; 路径方式原因 ; 突出特点 ; 传承新思维
  • 中文刊名:NDS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9-25
  • 出版单位: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6
  • 期:No.118
  • 语种:中文;
  • 页:NDSZ201603010
  • 页数:7
  • CN:03
  • ISSN:35-1314/C
  • 分类号:38-44
摘要
陈靖姑文化在海丝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传承具有突出特点。陈靖姑是两性共同积极参与创造的女神,造神过程亦即传承过程;神仙化与世俗化双向并行,使陈靖姑文化蔚成大观;陈靖姑文化是在吸收、融化、整合儒、释、道等思想、元素中形成、发展的;体现了道教神与巫的密切关系。传承路径有国内传承与国外传承两个方向,都以古田、福州为中心。传承原因为陈靖姑文化自身的魅力,社会现实与人的需求,执政者的提倡,信众的积极参与,文艺作品的推波助澜。在海丝文化的大框架中,陈靖姑文化传承分有形与无形两个向度;传承要坚持中国化方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宫庙、仪式、活动等有形传承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还是传承陈靖姑文化的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陈靖姑文化的传承。以创新意识,拓展陈靖姑文化传承的新思维,开创新局面。
        
引文
[1]李厚威:《郑成功父子应成为福州海丝重头戏》:“据古籍《明季北略》记载:郑芝龙‘置苏杭细软、两京大内宝玩,兴贩琉球、朝鲜、直腊(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南部)、三佛齐《今印尼苏门答腊东南部)等国’。”“郑成功也是子承父业,‘时造巨舰,贩运东西洋而揽其利’”。见《福州晚报》2016年5月15日A11版。
    [2]陈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6页。
    [3]宋·梁克家纂,福建省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三山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765~770页。
    [4][11]游友基整理:张以宁诗文集《翠屏集》,鹭江出版社2012年版,第202页、第203页。
    [5][6][7]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万历福州府属县志·古田县志》,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275页、259页。
    [8][9]明·王应山:《闽都记》,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310页。
    [10]转引自李素平:《女神·女丹·女道》,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12]民国《藤山志》卷九《礼俗志》。
    [13]清·吴任臣《十国春秋》第3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3~1424页。
    [14]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古田县志》,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第290~291页。
    [15]宋·黄岩孙:《仙溪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3页。
    [16]转引自胡沧泽:《海洋中国与福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5页。
    [17]李天锡:《陈靖姑信仰在华侨华人中的传播》,古田县委宣传部、古田县临水宫管委会编:《临水夫人陈靖姑研究——第三届闽台陈靖姑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第80页。
    [18][19]见《福建日报》2016年4月24日第一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