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拒辟与狼顾相考辨——兼论司马篡魏观念的滥觞与形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ima Yi's Refusal of Recruitment and His “Wolf Stare”:Also on the Idea of Sima's Usurpation
  • 作者:朱子彦
  • 英文作者:Zhu Ziyan;
  • 关键词:司马懿 ; 狼顾相 ; 三马同槽 ; 谶谣 ; 曹操
  • 中文刊名:SHZX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Front
  • 机构:上海大学历史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2-01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战线
  • 年:2019
  • 期:No.284
  • 基金:上海市教委上海大学中国史高原建设项目(2015—2018)
  • 语种:中文;
  • 页:SHZX201902009
  • 页数:15
  • CN:02
  • ISSN:22-1002/C
  • 分类号:89-103
摘要
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可从三方面来考察:其一,待价而沽;其二,假以时日,冷静观察;其三,不愿追随乃兄。"狼顾相"与自秦以降极为盛行的卜筮、相术、谶谣颇有关联。辨析司马篡魏观念滥觞与形成的历程,再将"狼顾相""三马同槽"同谶谣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其疑团也就不难迎刃而解。汉晋之际的诸多童谣、民谣、传言、神仙说与王朝兴废及重要人物的命运皆紧密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朝野与士庶民众的看法。"狼顾相""三马同槽"即是应验了的童谣,史家为了使此谶谣更具威权性,故将其移花接木到曹操身上。曹操与司马懿是魏晋时期的重量级人物,也是魏晋王朝的肇基之君,故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谶谣也就不胫而走,传之后世了。两晋时期所撰的诸家旧晋书的作者有假借史书编纂为新朝寻求政治合法性的可能,他们灵活地运用"狼顾"说的特异相貌,以证明晋朝的君权神授,这也不失为另一种政治神话的论证手段。
        
引文
(1)王充:《论衡》卷26《知实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58页。
    (2)田余庆:《〈隆中对〉再认识》,《历史研究》1989年第5期。
    (1)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29《晋书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07页。
    (2)唐长孺:《魏晋南朝的君父先后论》,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38-239页。
    (3)《晋书》卷37《安平献王孚传》。
    (4)《三国志》卷23《杨俊传》。
    (5)《三国志》卷12《崔琰传》。
    (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3页。
    (1)《三国志》卷10《荀彧传》。
    (2)《三国志》卷10《荀攸传》。
    (3)《三国志》卷13《钟繇传》。
    (4)《三国志》卷14《郭嘉传》。
    (5)《三国志》卷13《王朗传》。
    (6)《三国志》卷10《贾诩传》。
    (7)《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曰:“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8)张熷:《读书举正》卷3,上海:商务印出馆,1937年,第46页。
    (9)《三国志》卷54《鲁肃传》。
    (10)汝颍奇士如嫌曹操是“赘阉遗丑”的身份,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等一大批汝颍士人就不会相继投奔曹操,成为曹操霸府的主要谋臣。
    (1)卢弼:《三国志集解》卷15《司马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20页。
    (2)诸葛亮《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参见《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
    (3)《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袁子》。
    (4)《三国志》卷52《诸葛瑾传》注引《江表传》。
    (5)《三国志》卷52《诸葛瑾传》注引《吴书》。
    (6)张大可:《三国人物新传》第6编“司马懿”,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
    (7)陈寅恪:《魏晋南北朝演讲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8)汉魏之际士人装病拒辟并不局限于司马懿,程昱亦复如是。《三国志》卷14《程昱传》载:“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辟昱,昱不应……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1)周一良云:“懿‘辞以风痹,不能起居’,以致操使人密往行刺。”参见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曹氏司马氏斗争”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页;方北辰著作中有“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银针,在司马懿腿脚上乱刺”之说,参见方北辰:《谁结束了三国?司马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页。
    (2)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8页。
    (3)案:建安二年(197),曹操欲伐张绣,临行前朝见汉献帝,“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面对献帝突如其来的愤怒,曹操大惊“失色,俛仰求出”。操久经沙场,何以会“失色”。因为,“(汉)旧仪,三公领兵朝见,(天子)令虎贲执刃挟之”。参见《后汉书》卷10下《献帝伏皇后纪》;《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世语》亦有类似记载:“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公将讨张绣,入觐天子,时始复此制。”当时,汉献帝怒气冲冲,若虎贲用戟一刺,曹操即死于非命。所以“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参见《后汉书》卷10下《献帝伏皇后纪》。以此事推论,司马懿若面对刀剑,难道能“坚卧不动”?
    (4)柳春藩认为曹操派人行刺及司马懿“坚卧不动”之事纯属史家虚构。参见柳春藩:《正说司马懿》,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0-21页。
    (1)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2)虞世南:《北堂书钞》卷133引《魏略》,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第536页。
    (3)《后汉书》卷70《荀彧列传》。
    (4)《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彧別传》。
    (5)《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魏氏春秋》。
    (6)《三国志》卷10《荀彧传》注引《晋阳秋》载:“司马宣王见(荀)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近见袁偘,亦曜卿之子也。’擢拜散骑侍郎。”
    (7)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0载:“魏之亡,自曹丕遗诏命司马懿辅政始。懿之初起为文学掾,岂夙有夺魏之心哉?”参见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0页。
    (1)张行简:《人伦大统赋》,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2)陈钊:《相理衡真》,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77年,第175页。
    (3)《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4)《三国志》卷10《荀彧传》裴注。
    (5)董昭对曹操言:“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明公忠节颖露,天威在颜,耿弇床下之言,朱英无妄之论,不得过耳。昭受恩非凡,不敢不陈。”参见《三国志》卷14《董昭传》。
    (6)《后汉书》卷70《荀彧列传》。
    (7)《后汉书》卷70《荀彧列传》。
    (1)《三国志》卷15《司马朗传》注引司马彪《序传》曰:“父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间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少仕州郡,历官洛阳令、京兆尹,以年老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
    (2)《晋书》卷1《宣帝纪》。
    (3)万绳楠:《曹魏政治派别及其升降》,《历史教学》1964年第1期;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78-92页。
    (4)《晋书》卷1《宣帝纪》。
    (5)《汉书》卷24上《食货志》曰:“失时不雨,民且狼顾。”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狼性怯,走喜还顾,言民见天不雨,今亦恐也。”《史记》卷69《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游说齐王时说:“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獦,骄矜而不敢进,则秦之不能害齐亦明矣。”此中“狼顾”之意是指秦欲攻齐,但顾虑韩、魏会从后乘虚而入,故不敢轻举妄动。
    (6)《三国志》卷12《崔琰传》。
    (7)《三国志》卷12《崔琰传》注引《魏略》。
    (8)卢弼对崔琰死因有精辟的分析:“或曰:‘魏武之除孔北海,势固宜尔,若崔季珪本为操之心膂,徒以口语猜嫌杀之,残恶极矣。’弼按:魏武有篡夺之心,而又欲避篡夺之名,琰与训书不啻窥见其隐衷,发泄其诡谋,故深恶之而置诸死地也。”参见卢弼:《三国志集解》卷12《崔琰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51页。
    (9)案:崔琰对司马懿的高度品评见前述。
    (10)案:《晋书》卷1《宣帝纪》载:“权遣使乞降,上表称臣,陈说天命。魏武帝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答曰:‘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我以为要等到司马懿在政治上正式表态,支持曹操代汉称帝,操才会完全消除疑虑。
    (1)《三国志》卷29《方技传》。
    (2)《三国志》卷29《方技传》。
    (3)《三国志》卷29《方技传》。
    (4)《三国志》卷3《明帝纪》注引《世语》。
    (5)司马光:《资治通鉴》卷72“青龙二年考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83页。
    (6)《三国志》卷22《陈矫传》注引《世语》,第644页。
    (1)《晋书》卷29《五行志下》。
    (2)《晋书》卷28《五行志中》;《晋书·五行志》中司马代魏感应迹象的时间节点是在魏明帝太和、青龙年间,疑为好事者附会而成。
    (3)《三国志》卷4《高贵乡公纪》。
    (4)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页。
    (5)《华阳国志》卷10中《先贤士女总赞·广汉士女》,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766页。
    (6)《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7)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29《魏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77页。
    (1)《史记》卷8《高祖本纪》。
    (2)邵泰衢《史记疑问·高祖纪》云:“白帝赤帝之讹,盖如白鱼赤乌之伪而已。”转引自杨燕起等编:《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58页;《续古今考》言斩蛇事是伪为神奇,史公好奇载之,参见梁玉绳:《史记志疑》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15页。
    (3)徐经:《雅歌堂文集》卷4《书高帝本纪》,转引自杨燕起等编:《历代名家评史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58页。
    (4)顾颉刚指出:“司马迁时不能有此事,必出伪窜。”参见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载《古史辨》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92页;吕思勉亦持此说:“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疑为后人增窜,非谈、迁原文也。”参见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17页。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7页。
    (6)《旧唐书》卷66《房玄龄传》。
    (7)刘知几《史通通识》云:“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若《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或诙谐小辩,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尼所不语。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务多为美,聚博为功,虽取说于小人,终见嗤于君子矣。”参见刘知几:《史通通识》卷5《采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6-117页。
    (8)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257-258页;吕思勉:《论晋书七》,载《吕思勉读书札记(増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17-1019页;李培栋:《晋书研究》,载《魏晋南北朝史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108-139页。
    (9)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第626-627页。
    (10)案:作为西晋王朝肇基者的司马懿头上不仅无刘邦的“隆准而龙颜”“赤帝子斩白帝子”“东南有天子气”等种种神话的光环笼罩,反而被时人诟病为具有“狼顾相”,并杜撰出“三马同槽”的讹言,其因何在?这是须要考订的重要问题。
    (1)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0页。
    (2)《三国志》卷28《钟会传》注引《汉晋春秋》。
    (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曹氏司马氏斗争”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页。
    (4)案:高平陵之变后时人的看法,无疑可作为司马篡魏观念的滥觞与形成。
    (5)《晋书》卷1《宣帝纪》载:“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三国志》卷28《王凌传》注引《汉晋春秋》载:“同日斩戮,名士减半。”
    (6)《三国志》卷9《曹爽传》注引《世语》载:“宣王使许允、陈泰解语爽,蒋济亦与书达宣王之旨,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谓爽,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爽信之,罢兵。”
    (7)《三国志》卷9《曹爽传》注引《魏氏春秋》。
    (8)《三国志》卷9《曹爽传》注引干宝《晋纪》载:“蒋济以曹真之勋力,不宜绝祀……济又病其言之失信于爽,发病卒。”《三国志》卷14《蒋济传》注引《世语》曰:“初,(蒋)济随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济书于曹爽,言宣王旨‘惟免官而已’,爽遂诛灭。济病其言之失信,发病卒。”
    (9)《三国志》卷4《齐王芳纪》注引《世语》及《魏氏春秋》并云:“此秋,姜维寇陇右。时安东将军司马文王镇许昌,征还击维,至京师,帝于平乐观以临军过。中领军许允与左右小臣谋,因文王辞,杀之,勒其众以退大将军。”《三国志》卷9《夏侯玄传》注引《魏略》曰:“(许)允闻李丰等被收,欲往见大将军,已出门,回遑不定,中道还取袴,丰等已收讫。大将军闻允前遽,怪之曰:‘我自收丰等,不知士大夫何为怱怱乎?’是时朝臣遽者多耳,而众人咸以为意在允也……允以嘉平六年秋徙,妻子不得自随,行道未到,以其年冬死。”
    (10)《三国志》卷28《毌丘俭传》注引《魏末传》载:“殿中人姓尹,字大目,小为曹氏家奴,常侍在帝侧,大将军(司马师)将俱行。大目知大将军一目已突出,启云:‘文钦本是明公腹心,但为人所误耳,又天子乡里。大目昔为文钦所信,乞得追解语之,令还与公复好。’大将军听遣大目单身往,乘大马,被铠甲,追文钦,遥相与语。大目心实欲曹氏安,谬言:‘君侯何苦若不可复忍数日中也!’欲使钦解其旨。钦殊不悟,乃更厉声骂大目……大目涕泣曰:‘世事败矣,善自努力也。’”
    (1)《三国志》卷22《陈泰传》注引《魏氏春秋》。
    (2)《晋书》卷37《安平献王孚传》。
    (3)《三国志》卷44《费祎传》注引《殷基通语》。
    (4)朱子彦:《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第1章《王朝鼎革的主流形态:以汉魏禅代为中心》,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3年,第14-73页。
    (5)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7“魏晋禅代不同”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7-148页。
    (6)《读通鉴论》卷10载:“曹操之篡也,迎天子于危亡之中而措之安土;二袁、吕布、刘表、刘焉群起以思移汉祚,献帝弗能制,而操以力胜而得之……由此言之,虽篡有天下,而岂易易哉?司马懿之于魏,掾佐而已,拒诸葛于秦川,仅以不败,未尝有尺寸之功于天下也;受魏主睿登床之托,横翦曹爽,遂制孱君、胁群臣,猎相国九锡之命,终使其子孙继世而登天位,成一统之业。”参见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5页。
    (1)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81《修晋书诏》,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467页。
    (2)必须指出,近现以降,学界对司马代魏的看法已与古人不完全一致,甚至大异其趣。本文只是探讨司马篡魏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并不代表笔者也认同此观念,我认为,今日学者对司马代魏可以见仁见智,作出更客观、更符合历史的评判。
    (3)《后汉书》志13《五行志一》。
    (4)《三国志》卷32《先主传》注引葛洪《神仙传》。
    (5)《三国志》卷2《文帝纪》。
    (6)《三国志》卷47《吴主传》。
    (7)《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晋阳秋》。
    (8)《三国志》卷41《向朗传附向充传》注引《襄阳记》。案:向充所说的“先帝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之谶,并非是谯周所造,而是谯周受之于杜琼。蜀汉景耀五年(262),谯周见蜀宫中大树无故自折,以为不祥,遂依杜琼所言而推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陈寿解释道:“言曹者众也,魏者大也,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参见《三国志》卷42《杜琼传》。
    (9)《晋书》卷28《五行志中》。
    (1)《三国志》卷48《孙皓传》。
    (2)董诰等:《全唐文》卷10《太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3页。
    (3)转引自宋战利:《魏文帝曹丕传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7页。
    (4)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63页。案:汉魏时期,民间流传的讹言、妖言不少,但有的并未应验。如《三国志》卷48《孙皓传》注引《江表传》曰:“初,丹杨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中国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曰‘吴天子当上’。皓闻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道途陷坏,兵士被甲持仗,百人共引一车,寒冻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乃还。”
    (5)《三国志》卷8《公孙瓒传》注引裴松之曰:“童谣之言,无不皆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