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教权象征“天师剑”的兴起与传说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ymbol of the Daoist Authority: The Rise of Divine Sword Narrative of the Celestial Master
  • 作者:吴真
  • 英文作者:WU Zhen;
  • 关键词:龙虎山天师府 ; 张道陵 ; 宝物崇拜 ; 道教文学 ; 政治符号
  • 英文关键词:Celestial Master Papacy in Mount Longhu;;Zhang Daoling;;Treasure Worship;;Daoist Literature;;Political Symbol
  • 中文刊名:HNS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4-06-25
  • 出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4
  • 期:No.209
  • 语种:中文;
  • 页:HNSB201403007
  • 页数:10
  • CN:03
  • ISSN:44-1139/C
  • 分类号:30-38+163
摘要
道士一直是掌握铸剑技术的特殊集团,晋唐时期的道士随身佩戴驱鬼辟邪的法剑。中唐以前,镇护国家的道教象征符号主要是上清道派铸造的明镜与神剑。晚唐时期,"道士与宝剑"类型故事的主角从道士群体逐步落实到汉天师张道陵身上。张天师的雌雄剑、都功印箓成为龙虎山张天师子孙掌握正一教权的凭证与象征。随着龙虎山天师府势力的扩张,江南地区各地出现了"天师剑传说"。
        As the the symbol of the Daoist authority,the Tianshi Jian( sword of the Celestial Master) is said to be descended from the first Celestial Master Zhang Daoling and has been kept in the hand of Zhang Celestial Master clan from Eastern Han to modern China. But we should treat this sword of the Celestial Master as a religious myth rather than history since the historical and Daoist records of the Pre-Tang periods did not support it. The story theme of Daoist divine sword was vested uniquely in the pope of Daoist only when the Celestial Master papacy settled down in Mount Longhu in the lateTang period.
引文
①(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八,见《正统道藏》,第5册,第207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②《元史》卷二百二十,第2867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③传世史籍中关于张道陵的记载,以《三国志·张鲁传》为最早,并无剑印的记载。六朝时期较为详尽记载张天师事迹的道经,如《三天内解经》《大道家令戒》,亦无天师剑记载。六朝道教对张天师创教神话的塑造,可参见刘屹:《神格与地域:汉唐间道教信仰世界研究》,第137—15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④葛洪《神仙传》原书已佚,现存各种版本是后人掇拾,故书中《张道陵传》文字大异。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第190 —191页,中华书局2010年版),系据四库全书本,与《太平广记》卷八、《云笈七签》卷一百九的《张道陵传》完全不同。
    ⑤《古今刀剑录》,“丛书集成初编”第1490册,今存一卷,经历代传抄,《四库提要》认为此书“为后人所窜乱,真伪掺半”。但《太平御览》等宋书屡有引文,研究者认为现存《古今刀剑录》“内容的传承之古是可以肯定的”。参见[日]福永光司:《道教的镜与剑》,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7册,第426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①傅勤家:《张天师世系考》,见《中国道教史》,第82—86页,商务书局1937年版;柳存仁:《题免得龛藏汉天师世系赞卷》,见《和风堂文集》(中册),第753—7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2卷,第143—14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日]二阶堂善弘:《有关天师张虚靖的形象》,载《台湾宗教研究通讯》2002年第3期;王见川:《张天师之研究:以龙虎山一系为考察中心》,(台北)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明)张正常:《汉天师世家》卷二,见《正统道藏》,第34册,第820页。
    ③道教史研究尚未有专文讨论“天师剑”叙事的兴起,与本文关系较大的前人研究主要有三:一是福永光司的《道教的镜与剑》一文,着重讨论唐玄宗时期司马承祯铸造的镜与剑;二是张泽洪的《论道教的法剑》(载《中国道教》2002年第3期),概括介绍了文献所载道教法剑及其宗教意义;三是王见川在《龙虎山张天师的兴起与其在宋代的发展》一文中简要提出,张天师传承信物印、剑、都功箓,应是在齐梁至唐中叶间形成(参见高致华编:《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第31—68页,黄山书社2006年版)。王见川一文较为留意援引晚唐五代的资料来说明龙虎山天师世系兴起的历史背景,但对于天师剑传说如何从“道士宝剑”类型故事中“专名化”为张天师子孙所独有,缺乏横向的考虑。
    ④《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九,第177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⑤《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十九,第336页。
    ⑥《剑经》今已不传,仅见《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一,引《尚书故实》“陶贞白”条,第1769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⑦此故事有两种出处:一是梁时无名氏的《录异传》,已佚,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第47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二是《太平御览》卷三百三十四引作《搜神记》,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第182—183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⑧《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十七,第308页。
    ①《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一“许逊”,引自《朝野佥载》,第1769页。许逊剑斩蛟怪的故事又见于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晋许旌阳,吴猛弟子也。及遇巨蛇,吴年衰,力不能制,许遂禹步敕剑登其首,斩之。”(第19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⑥《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见《正统道藏》,第6册,第844页。
    ③《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一“武胜之”,引自《广异记》,第1062页。
    ④李丰楙:《许逊传说的形成与衍变——以六朝至唐为主的考察》,见《许逊与萨守坚:邓志谟道教小说研究》,第11—65页,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版。
    ⑤郭武认为万仞实即高宗朝受宠的道士万振,后代洪州西山净明道所宣扬的万法师。参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第177—17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⑧《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三,引自陶弘景《刀剑录》,第1579,1579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⑨《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十七,第307页。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下,见《正统道藏》,第24册,第776页。
    ①《上清含象剑鉴图》,见《正统道藏》,第6册,第684—686页。又见《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四。Russel Kirkland.Ssuma Ch’eng-chen and the Role of Taoism in the Mediaval Chinese Polity.Journal of Asian History,1997,31(2):105—138。
    ②《上清含象剑鉴图》,见《正统道藏》,第6册,第685页。
    ③《上清含象剑鉴图》,见《正统道藏》,第6册,第685页。此诗在《全唐诗》卷三另题为《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④雷闻:《五岳真君祠与唐代国家祭祀》,见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第35—8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Charles D.Benn.Religious Aspects of Emperor Hsuantsung’s Taoist Ideology∥Buddhist and T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2,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7:127—145.
    ⑤福永光司:《道教的镜与剑》,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择》,第7册,第413页。
    ⑥《上清含象剑鉴图》,见《正统道藏》,第6册,第686页;吴受琚辑释:《司马承祯集》,第6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⑦《宋天圣皇太后受上清箓记》,收入元代刘大彬《茅山志》卷二十五,见《正统道藏》,第5册,第658页。又,此记即为署名道士朱自英的《章献明肃皇后受上清毕法箓记》,见《正统道藏》,第18册,第42—44页。
    ⑧杜光庭编纂的仙传集和灵验记,多出自他的耳闻目见,且大部分是发生在江浙、蜀地的“时事”。《道教灵验记》的成书年代下限是唐元祐元年(905)。参见罗争鸣:《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第279页,巴蜀书社2005年版。
    ①“天师剑愈疾验”,见《云笈七签》卷一百二十,第2648—2650页。《正统道藏》本的《道教灵验记》,此条作“天师剑验”,文字相同。
    ②此句系《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八,见《正统道藏》,第5册,第203页,在“雌雄二剑”之下引用《青城山记》。杜光庭《青城山记》今存一卷,《全唐文》收入,但不见此条记载。
    ③从明代以后的天师剑实物来看,阴阳剑当指插于同一剑鞘的双剑,偏薄的剑身一边平,一边有脊,双剑相合可当一把剑来使用,有时也将两把分开,左右两手各握一把。1949年,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出逃台湾,天师剑亦被其携至台湾。日本学者编修的《道教》第三辑图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刊有台湾道士所用的天师七星剑。
    ④“(张道陵)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寸,厉眉广颡,绿睛朱顶,隆准方颐,目有三角。”参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八,见《正统道藏》,第5册,第200页。
    ⑤《道教灵验记》卷十一,见《正统道藏》,第10册,第838页。此条不见于《云笈七签》。
    ⑥南宋道士金允中编纂的《上清灵宝大法》卷十:“《汉官仪》云:王侯曰玺,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余皆曰印。此阳世之典格也。……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俗。”(《正统道藏》,第31册,第398页。)
    ⑦王育成:《道教法印令牌探奥》,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此书结合考古发现与道经资料,较为全面介绍东汉以降的法印,但没有讨论唐宋之间的“阳平治都功印”。
    ⑧《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见《正统道藏》,第28册,第490页。
    ①金允中针对“近时撰造印记,增改旧法,为图利之端者多矣”的乱态,提出:“晋宋之末,齐修方盛,文檄渐繁,故印篆尤不可缺也。汉天师止以阳平治一印,而至飞升。”(《上清灵宝大法》卷十,见《正统道藏》,第3册,第399页)可见道教科仪文书用印的习惯兴起于刘宋时期,之前的授箓用印只有阳平治都功印一种。
    ②十三个张天师子孙的考辨,参见王见川:《龙虎山张天师的兴起与其在宋代的发展》,第38页。此外《江西道教史》(第95—99页,中华书局2011年版)又举出唐高宗年间的张惠郎为张天师第十四代孙。
    ③蔡玮:《唐东京道门威仪使圣真玄元两观主清虚洞府灵都仙台贞玄先生张尊师遗烈碑铭》,见《道家金石略》,第136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④《洞玄灵宝三师记》,见《正统道藏》,第11册,第557页。
    ⑤应夷节在龙虎山所受“三品大都功箓”即是阳平治都功箓。唐代天师道上章仪范《赤松子章历》卷二记“正一法位”云:“系天师阳平治,左平炁门下,版署三品大都功。”《道教灵验记》“刘迁都功箓验”也提到“此箓(按:都功箓)初以版署三品”。
    ⑥《道教灵验记》卷十一,见《正统道藏》,第10册,第838页。
    ⑦王见川:《龙虎山张天师的兴起与其在宋代的发展》,第41页。
    ⑧《龙虎山志》卷十二,见《藏外道书》,第19册,第555—558页;《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第916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⑨龙虎山的山名本身就有龙虎阴阳相对之意。《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引《信州图经》曰:“龙虎山,在贵溪县,二山相对,溪流其间,乃张天师得道之山。”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2卷,第148页。
    ①《汉官仪》卷上,《汉官六种》本,第137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詹瑛:《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卷三十,第4310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③Timothy Hugh Barrett.The Emergence of the Taoist Papacy in the T'ang Dynasty.Asia Major 3rdseries 1,1994:89—106.
    ④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第667页,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⑤“刘方瀛天师灵验”,载《道教灵验记》卷八,见《正统道藏》,第10册,第829页。《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九,第2616页,此条作“道士刘方瀛依天师剑法治疾验”,文字相同。《道藏》本《道教灵验记》卷十一第838页,“刘迁功箓验”有一段异文,“(刘)脩然与(刘)刿复于葛溪制神剑各一口,依藏景石精之法以成”。
    ①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一“丰尊师”,见《正统道藏》,第10册,第886页。《神仙感遇传》全书不传,《正统道藏》残存五卷,《太平广记》《云笈七签》等书录有部分佚文。
    ②《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方伎传·叶法善传》,第5107—5108页。唐宪宗(806—820年在位)时期,为避宪宗李纯的名讳,淳和观改名“安和观”。参见吴真:《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第1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碑文见陈垣《道家金石略》,第104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④《太平广记》卷二十六,第171页。这一分内容当系引自杜光庭《仙传拾遗》。
    ⑤《续仙传》经常提及黄巢叛乱之后的混乱世局,由此推测,作者沈汾大约是唐末至五代之间的溧水县(今属江苏)县令,撰写《续仙传》的时间是在唐亡之后。今《正统道藏》第8册收有《续仙传》全本3卷,第251—303页,所记共36人,多为晚唐五代时人。另外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三下,第2523—2480页,载《续仙传》中25人,当系节本。
    ⑥《续仙传》“丰去奢”,见《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三,第2494—2495页。《续仙传》记载强人囚禁丰去奢,强夺天师剑,时逢“华造兵乱”,时间约为公元893年。丰去奢30多岁便来卯山居住,华造兵乱中,丰去奢入狱,脱险后又在安和观居住了15年余后白日飞升,由此大致可以推测丰去奢活动的年代在850—910年之间。
    ⑦吴真:《唐代社会关于道士法术的集体文学想象》,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吴真:《浙南叶氏道教世家的道法传统》,载《上海道教》2008年第3期。
    ②刘守华:《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年版;刘卫英:《明清小说宝物崇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