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西夏字书初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Newly Discovered Tangut Dictionary
  • 作者:魏安 ; 麻晓芳
  • 英文作者:Wei An;Ma Xiaofang;
  • 关键词:西夏文草书 ; 同音字 ; 西夏语音 ; 西夏文献
  • 英文关键词:Tangut cursive characters;;Tangut homophones;;Tangut phonetics;;Tangut texts
  • 中文刊名:XAYJ
  • 英文刊名:Tangut Research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05-15
  • 出版单位:西夏研究
  • 年:2018
  • 期:No.34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夏文学文献的汇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6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项目编号:16BMZ02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7M62101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AYJ201802002
  • 页数:25
  • CN:02
  • ISSN:64-1068/C
  • 分类号:5-29
摘要
本文讨论的是2014年于北京拍卖的一本迄今不为人知的西夏文刻本字书。基于已经刊布的几张书页图片,笔者对文献内容进行了初步地分析。该字书除前言外由两部分组成,序文部分按照西夏文字构件的次序列举了西夏文草书字例;字书主体部分由一系列能够成词的西夏文字构成,大部分字例后以小字列出同音字。字书结尾标题表明该字书由一些已经亡佚的不同西夏文专著编辑缩减而成。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about an unknown Tangut carving copy dictionary that had been sold in Beijing in 2014. The author did some preliminary analyses on the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several published pieces. There are two parts excepting the preface of this dictionary. The preface enumerates the examples of the Tangut cursive scripts in order of the elements of Tangut characters. The main part of this literature is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Tangut characters which could form words. Most of these characters are following their homophones by little letters. The ending of this dictionary has indicated it was edited by some missing Tangut monographs.
引文
[1]Marc Miyake,“Tangut Phonetic Database Version 1.0”.Amaravati:Abode of Amritas,1 February 2015.http://www.amritas.com/150207.htm#02012357.
    [2]李范文.夏汉字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李范文.《五音切韵》与《文海宝韵》比较研究[M]//西夏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Grinstead,Eric,Analysis of the Tangut Script[M].Lund:Studentenlitteratur.1972.
    (1)本文是作者在2015年8月11日的一篇博文《一部新发现的西夏文字典初探》基础上扩展而成的(网址:http://www.babelstone.co.uk/Blog/2015/08/preliminary-analysis.html)。这篇文章的初稿曾在2015年12月14日汉堡大学手稿文化研究中心举行的西夏学研讨会上宣读,修改稿于2017年2月1日在www.academia.edu网站发布(网址:https://www.academia.edu/31126155/Preliminary_Analysis_Of_a_Newly-discovered_Tangut_Linguistic_Text)。本文为作者2017年12月获得高分辨率的照片后修改的稿件。感谢戴忠沛博士最先介绍给我这本字书文献;感谢Romain Lefebvre,Marc Miyake以及所有汉堡大学研讨会参会人员对本文提出的评论及建议;尤其感谢Viacheslav Zaytsev完整通读本文后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译者注:本译文经魏安先生授权许可,聂鸿音先生审阅,特此致谢。
    (2)图片见http://pmgs.kongfz.com/special/534/and http://www.dbpm.cn/auction/detail.asp?cid=143。
    (3)在完成本文之后,我获得了整个字书的高分辨率图片,因此,我纠正了一些在初稿中使用原始图像时未曾识清的西夏文录文。
    (4)本文西夏文拟音使用的是三宅英雄西夏文语音数据库版本1.3.1(Tangut phonetic database version1.3.1)中复杂音标系统(网址:http://www.amritas.com/Tangut/tangutdb-1-3-1.xls)。这个语音转写系统用“字母和数字体现语音的区别特征,但是不一定精确体现实际的语音”[1]。韵尾-q,-r和-n并不是辅音,但分别代表韵尾前的元音具备紧元音(tension)、卷舌(retroflexion)和鼻化(nasalization)的特征。音节最后的小撇代表一个未知的语音特性。“y”表示一个央元音[?]。音节前的数字1和2分别表示平声和上声,音节后的数字1到4表示四等。
    (5)本文西夏字中的编号为2008版《夏汉字典》中西夏字的序号[2],编号前附字母“L”。文中表格内的“XHZD”为《夏汉字典》的缩写。
    (6)西夏文“落”(L3583)在《文海》中为平声第20韵,列在“疙1sa?”韵部中。
    (7)见IOM Tang.22/1(旧编号Inv.No.620,新编号Inv.No.86)页4a-4b。36个声母的转录见李范文[3]。
    (8)图版截取自Grinstead[4]。
    (9)见濒危档案项目(Endangered Archives Programme)EAP140/1/60图201。https://eap.bl.uk/archive-file/EAP140-1-60“二”字的草书为西夏文原件中“六十二”的一部分,写于第51页右半页第一行。
    (10)大字在《夏汉字典》中的编号用黑体显示。行与行之间的虚线表示原文中小字之间的小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