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新病害露水斑病病菌9种单剂间复配增效配比筛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赛格 ; 蒲金基 ; 杨永利 ; 张贺 ; 韦运谢 ; 刘晓妹
  • 关键词:芒果 ; 露水斑病 ; 杀菌剂 ; 复配 ; 增效 ; 配比
  • 中文刊名:JSNY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 出版日期:2015-10-25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5
  • 期:v.43
  •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405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203092-2);; 中西部高校项目(编号:MWECSP-RT08、ZXBJH-XK004、ZXBJH-XK005)
  • 语种:中文;
  • 页:JSNY201510061
  • 页数:3
  • CN:10
  • ISSN:32-1214/S
  • 分类号:203-205
摘要
为了给芒果新病害露水斑病防治提供药剂复配依据,采用Horsfall法,对初筛获得的9种单剂进行了室内复配筛选。结果表明,在本次测试的33个组合198个配比中,毒力比率大于1.2的配比有26个。其中,吡唑醚菌酯∶丙环唑以1∶4,咪酰胺∶多抗霉素B以2∶3的毒力比率约为2.0,增效最明显;其次是咪酰胺∶多抗霉素B以1∶4的配比,毒力比率为1.72;吡唑醚菌酯∶氟硅唑以1∶4,吡唑醚菊酯∶戊唑醇以2∶3,多抗霉素B∶氟硅唑以1∶4或3∶2,溴菌腈∶丙环唑以3∶2,多抗霉素B∶溴菌腈以2∶3,吡唑醚菌酯∶丙环唑以2∶3配比时,毒力比率介于1.51~1.63之间,也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可见,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以1∶4、咪酰胺和多抗霉素B以2∶3的配比应用潜力较大,值得进一步研究。
        
引文
[1]李日旺,黄国弟,苏美花,等.我国芒果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5):875-878.
    [2]全国热带、亚热带作物生产情况[Z].农业部发展南亚热带作物办公室2012:24-25.
    [3]张贺,刘晓妹,喻群芳,等.海南芒果露水斑病的初步鉴定[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7):75-77.
    [4]张应芝.农药混配四原则[J].南方科技报,2008,45(2):5-6.
    [5]王小艺,王跃龙,欧晓明.农药混剂配比研究的一种实用寻优方法初探[J].农药学学报,2005,7(1):40-44.
    [6]郎玉成,柏亚罗.吡唑类农药品种的研究开发进展[J].现代农药,2006,5(5):6-12.
    [7]张鹏.氟吡菌胺与吡唑醚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联合毒力及混配制剂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8]闫磊,王文桥,孟润杰,等.氟吡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合物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增效及其抗药性的影响[J].农药,2013,52(1):53-56.
    [9]吴家全,李军民.多抗霉素研究现状与市场前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11):21-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