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棵树烽燧西晋符信补释——兼说汉简中“符”的形态演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d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Sealed Tally Found at Yikeshu Beacon Tower Site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Han Dynasty Bamboo Slip Tallies
  • 作者:乐游 ; 谭若丽
  • 英文作者:Le You;Tan Ruoli;
  • 关键词:符信 ; 敦煌 ; 补释 ; 汉简 ; 演变
  • 英文关键词:Sealed letter;;Dunhuang;;additional interpretation;;Han dynasty bamboo slip;;evolution
  • 中文刊名:ZLB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 机构: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6-05-15
  • 出版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 年:2016
  • 期:No.154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简帛学大辞典”(项目批准号:14ZDB027)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ZLBK201605010
  • 页数:10
  • CN:05
  • ISSN:10-1005/K
  • 分类号:66-75
摘要
近年出土于敦煌一棵树汉晋烽燧遗址的元康三年(293年)符信,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西晋实用符信实物。目前学者对该符信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仍有不少未尽之处。例如封泥的一些细节,反映了下级属吏印章与长吏官印不同的特征。简文中有疑问的"贼"字的释读,其实可以找到明确的字形证据。"靡速"一词较可能读为"飞速",是中古口语词的新见资料。"封表"则应是指封印和书写申明规定的文字这两个制作步骤。如果以这件西晋符信为立足点,联系汉简中已发现的"符"类简牍实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汉晋时期部分符形态和使用方式的变化。早期的竹木符主要以剖分方式作为凭信,此后逐渐发展出较简便的以印为信的"封符"方式。后者的使用范围愈加广泛,体现了社会生活管理手段不断趋于简便的走势。从现有资料看,这种符信制度的演进变化应发生在两汉之际。
        The recently excavated sealed bamboo tally(dated to 293 AD) found at Yikeshu beacon tower site in Dunhuang is the only Western Jin letter tally discovered so far. Although a lot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about this tally, some issues have been neglected by scholars. For example, details of the seal reflect differences between seals of senior and subordinate officers; interpretation of "贼" in the bamboo slip inscription can be in fact supported by evidence of characters; "靡速" is probably read as "飞速", a colloquial expression in the Middle Ages; "封表" refers to making the sealing paste and inscribing regulations. By referring to existing sealed tallies among Han dynasty bamboo slips, the evolution of the form and use of some sealed tallies of the Han and Jin period can be found. Early bamboo and wooden tallies were split in two. Later, more convenient sealed tallies were invented and were in wider use, reflecting the simplification in management. Existing data show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aled tally system probably took place in the late Western Han.
引文
[1]杨俊:《敦煌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敦煌研究》2010年第4期。
    [2]邓天珍、张俊民:《敦煌汉简札记》,《敦煌研究》2012年第2期。
    [3]李永平:《敦煌出土西晋“元康三年侦候符信”考略》,《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李正宇:《敦煌一棵树烽燧新获汉简释文》,同[3],第157-162页。
    [5]曾磊《:敦煌出土西晋元康三年“苻信”考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4期。
    [6][16]李岩云:《敦煌西湖一颗树烽隧遗址新获简牍之考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5期。
    [7]石明秀《:敦煌一棵树烽燧新获简牍释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6期。
    [8]赵宁:《散见汉晋简牍的搜集与整理》,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420-423页。
    [9]许雄志:《鉴印山房藏古封泥菁华》,河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56-58、62页。
    [10]故宫藏“中厨印信”,有学者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等推测中厨当是詹事所属皇后之厨。见罗福颐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38页。游按:该印文字散乱不整,不类汉代宫官之印,《百官公卿表》也未确载中厨官名。魏晋时“中厨”多指贵族、官员之厨,如曹植《与丁廙诗》“嘉宾填城阙,丰膳出中厨。”庾信《谢赵王赉雉启》“仰费中厨,来供下客。”《晋书·陆晔传》:“(桓)温及宾客并叹其率素,更敕中厨设精馔,酣饮极欢而罢。”该印若真伪无问题,颇疑为魏晋时此类机构之用印。
    [1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第546-548页。
    [12]除此二例外,居延旧简506·19还有“左掾私印”。汉世郡县诸曹掾史有分左右者,“左掾”很可能是某曹左掾,但因难以排除“左掾”为人名,故不引。赵平安曾举第一条以探讨属吏印章的问题,见赵平安:《秦西汉印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9-120页。
    [13]文中所引楼兰晋简皆见侯灿、杨代新:《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天地出版社,1999年。相关释文和考释可参看韩厚明:《新疆出土汉晋简牍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4]同[13],第95页。
    [15]见简帛网“简帛论坛”相关讨论帖。
    [17]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第3册,线装书局,2008年,第76页。
    [18]三国曹真残碑有“蜀贼诸葛亮”、“屠蜀贼”等语,但出土后陆续为人故意凿去,故宫藏初拓本已失贼字。今所见贼字俱全本,作形,范韧庵等编著《中国隶书大字典》亦据录,但很可能是后人割裱拓本时添入,恐不可据。又传张飞书《八蒙山铭》(亦作立马铭、宕渠碑)有形之贼字,然此铭应出于后世伪造。参胡宁:《〈张飞立马铭〉真伪考辨》,《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6期。
    [19]秦公:《碑别字新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66页。
    [20]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3938页。
    [21]此处居延有居延都尉府和居延县二说,但是符更多应用于军事系统中,而且县更多时候称“廷”,依汉简惯例,“官”更可能指各候官,故此“居延”应指都尉府。
    [22](日)籾山明:《刻齿简牍初探-汉简形态论》,《简帛研究译丛》第2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7-177页。
    [23]徐乐尧《:汉简所见信符辨析》,《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2期。
    [24]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434页。
    [25](日)大庭脩:《汉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0页。
    [26](日)藤田胜久:《肩水金关与汉代交通-传与符之用途》,《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599-615页。
    [27]张俊民先生推断为西汉宣帝,见张俊民:《居延汉简纪年考》,《简牍学研究》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2-154页。然据纪日方式及“故候官”等特征,似乎更可能在建武八年以后。
    [28]薛英群:《汉代符信考述(上)-居延汉简研究》,《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
    [29](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30]中国简牍集成编委会:《中国简牍集成》第9册,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
    [31]如居延旧简7·8,居延新简EPT52:726皆以“檄”与“札”、“两行”等简牍形制并举。
    [32]蒙张德芳先生惠示此简红外图版,得以细致观察。
    [33]参《甲渠候官遗址发掘探方分布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中华书局,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