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栽培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凤 ; 蒋桂华
  • 关键词:大黄 ; 栽培 ; 质量
  • 中文刊名:ZYCA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出版日期:2019-01-30 11:03
  • 出版单位:中药材
  • 年:2019
  • 期:v.42;No.419
  •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310034-07);;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计划课题(2016JY0076);四川省科技厅扶贫项目(2018NFP0112)
  • 语种:中文;
  • 页:ZYCA201901049
  • 页数:5
  • CN:01
  • ISSN:44-1286/R
  • 分类号:236-240
摘要
大黄为常用大宗中药材,由于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蕴藏量不断下降,进行栽培研究可有效缓解其野生资源压力。该文从生物学特性、产区、种质质量控制、田间管理技术及采收加工等方面对大黄栽培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大黄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引文
[1] 梁淋渊,甘麦邻,罗燕.大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7,36(1):80-83.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3-24.
    [3] 余志友,伍涛.大黄的临床应用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50-51.
    [4] 李春雨,王平,王张,等.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2,43(2):312-315.
    [5] 金兰.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487-488.
    [6] 张依倩,王玉,黄芝娟,等.基于HPLC-DAD-MS的道地产区大黄药材质量评价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3):179-183.
    [7] 李敏,孙佩,周娟,等.市售大黄饮片质量评价[J].中药材,2008,31(11):1643-1646.
    [8] 王定海,孙长青,李平.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根茎异常次生构造比较解剖学的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3,19(2):86-89.
    [9] 张峰.唐古特大黄不同居群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差异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10] 杨玉霞,方清茂,安金玲,等.大黄及其混伪品的种子蛋白电泳研究[J].种子,2012,31(6):1-3,9.
    [11] 朱溶月.固原地区大黄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地理分布[D].兰州:兰州大学,2011.
    [12] 李莉,刘凯,魏胜利,等.我国唐古特大黄主产区资源现状调查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8):1407-1412.
    [13] 李增轩.掌叶大黄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
    [14] 李敏,李丽霞,刘渝,等.大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4):34-39.
    [15] 贺军权,欧阳晓玫,朱俊儒,等.甘肃不同产区大黄药材的综合质量考察[J].中成药,2007,29(1):88-91.
    [16] 李莉.不同道地产区大黄资源现状与药材质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17] 李福安,李建民.青藏高原大黄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进展[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1,22(3):39-41.
    [18]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第一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6-70.
    [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0] 曹师,郭凤霞,陈垣,等.唐古特大黄种子灌浆充实动态及发芽特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4,23(6):225-232.
    [21] 彭建平,陈永刚.大黄标准化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14):98-99.
    [22] 敬勇.大黄种子质量与药材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23] 王昌华,刘翔,银福军,等.大黄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605-1606.
    [24] 孙云波,陈垣,郭凤霞,等.掌叶大黄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4):33-39,46.
    [25] 王昌华,银福军,刘翔,等.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369-1371.
    [26] 李敏,敬勇,刘薇,等.大黄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活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9):2258-2259.
    [27] 徐春莲,汤王外,和文臣,等.掌叶大黄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7):41-42.
    [28] 李增轩,陈垣,郭凤霞,等.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3,48(1):75-79.
    [29] 杨君丽,阿继凯,童汇泽.三种处理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J].中国种业,2008,(8):53-54.
    [30] 张卫华,李会山,董汇泽.超声波与赤霉素处理对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411-14412.
    [31] 阿继凯,李惠山,董汇泽.高压静电场对大黄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J].青海农林科技,2008,(4):4-5,42.
    [32] 杨君丽,董汇泽,鲁云.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大黄种子活力的影响[J].中国种业,2009,(3):45-46.
    [33] 周浓,胡廷章,肖国生,等.超声波处理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6):2279-2283.
    [34] 侯小琪.掌叶大黄不同居群主要药用成分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环境的相关性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35] 王光志,严铸云,马云桐,等.川芎栽培地土壤有机物变化初步研究[A].中药与天然药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海口:中国药学会,2012:240-245.
    [36] 李玉林,车国冬,索有瑞,等.青海栽培和野生唐古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HPLC对比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3):469-471.
    [37] 李磊,孙平,冯成强.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251-2253.
    [38] 魏文龙,曾锐,黄林芳.掌叶大黄品质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9):1849-1854.
    [39] 邵敏,周鹤峰,姬可平,等.甘肃六个地区掌叶大黄的RAPD分析[J].生物技术,2012,22(2):33-36.
    [40] 张天铜,陈垣,郭凤霞,等.不同播种量对甘肃礼县掌叶大黄育苗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3,22(4):99-105.
    [41] 齐浩.唐古特大黄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5.
    [42] 沈娜,崔玉磊,徐文华,等.种植密度和采收期对唐古特大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中药材,2017,40(6):1253-1257.
    [43] 周利,陈桂琛,史萍.一年和二年生人工种植唐古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变化[J].中成药,2011,33(2):297-300.
    [44] 俞森,张浩,刘显福,等.不同生长期限和栽培方法对掌叶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3):221-223.
    [45] 车国冬,李玉林,王凌云,等.栽培唐古特大黄蒽醌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2378-2382.
    [46] 胡会娟,刘佳,刘金玉,等.不同干燥方法对大黄9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7):899-902,928.
    [47] 李芸,苗小楼,吴平安,等.大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加工品的蒽醌含量比较[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12):2257-2261.
    [48] 谭鹏,张海珠,张定堃,等.大黄趁鲜加工工艺:定尺寸饮片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J].中草药,2017,48(12):2407-2414.
    [49] 李芸,苗小楼,吴平安,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掌叶大黄药材质量的影响[J].中药材,2011,34(8):1196-1199.
    [50] 房庆伟,王海彬,苟家保,等.经典烘干工艺对大黄中总蒽醌含量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2(3):92-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