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安全秩序与大国崛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gional Security Order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 作者:孙学峰
  • 英文作者:Sun Xuefeng;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Tsinghua University;
  • 关键词:国际秩序 ; 地区安全 ; 大国关系 ; 崛起困境
  • 英文关键词:International Order;;Regional Security;;Great Powers Relations;;Rise Dilemma
  • 中文刊名:DDYT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Pacific Studies
  • 机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8-12-20
  • 出版单位:当代亚太
  • 年:2018
  • 期:No.22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亚安全秩序与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批准号:14BGJ027)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DDYT201806002
  • 页数:42
  • CN:06
  • ISSN:11-3706/C
  • 分类号:6-46+160
摘要
从实力转移入手分析国际秩序转型是学界通行的研究路径,文章尝试将这一研究路径反转,集中关注既有地区安全秩序如何塑造大国崛起进程。研究发现,不同安全秩序下有效缓解崛起困境的核心挑战和战略选择各具特点。均势秩序下的核心挑战是两线或多线同时遭遇制衡,主动维持均势不但可以规避这一核心约束,而且有助于崛起国利用均势瓦解塑造权威秩序,走出崛起困境。霸权秩序下的核心挑战在于主导国强制能力突出,缓解崛起困境的关键是崛起国根据自身实力应邀推动地区均势。权威秩序下,主导国实力和规范优势的双重约束导致缓解崛起困境更为困难。确保核心利益基础上的战略协调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管控双重压力,同时可为权威秩序转型(转向均势或霸权秩序)做好准备。这些发现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际秩序转型和崛起战略的理论研究,同时有助于中国探索适应不同周边安全秩序的战略选择。
        The extant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order transformation mainly concentrate on how rising powers shape a new order.This article aims to reverse the logic of this popular approach,however,by focusing on how the existing regional security order shapes a great power's rise.The author finds that distinct strategic choices exist under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egional security order which enable rising powers to address the rise dilemma.Within a balance of power order,two-front or multi-front balancing presents the biggest challenge to moderating such dilemma,but proactive maintenanc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can help avoid this worst case scenario,and also pave the way towards an authority order led by rising powers.The central challenge under a hegemonic order is that of the hegemon's ample capacity to dictate the regional order.The rising power can address such challenge by shaping the regional balance of power based on its particular capabilities and the assent of regional powers.The combined power and normative advantages that the established power possesses under an authority order,however,make addressing the rise dilemma highly problematic.Strategic coordination,on the basis of ensuring core interests,can,however,optimally manage these dual pressures,and also lead to a transition in the authority order(towards a balance of power or hegemonic order).
引文
(1)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A.F.K Organski and Jacek Kugler,The War Ledg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George Modelski,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7;David Copeland,The Origins of Major War,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0;William Wohlforth,“Hegemonic Decline and Hegemonic War Revisited”,in G.John Ikenberry ed.,Power,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pp.109-130.
    (2)G.John Ikenberry,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Strategic Restraint,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 Wars.
    (3)G.John Ikenberry,Liberal Leviathan:The Origins,Crisis,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World Order,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1;David Lake,“Dominance and Subordination in World Politics:Authority,Liberalism,and Stability in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Order”,in G.John Ikenberry ed.,Power,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pp.61-82.
    (4)Daniel Deudney,“Hegemony,Nuclear Weapons and Liberal Hegemony”,in G.John Ikenberry ed.,Power,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pp.195-232.
    (5)参见John Mearsheimer,“Gathering Storm:China’s Challenge to US Power in Asia”,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3,No.4,2010,pp.381-396;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载《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第6~34页;刘丰:《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5期,第32~55页。有关东亚地区秩序研究的综述,可参见高程:《东亚秩序研究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载《外交评论》2013年第3期,第6~12页。
    (6)参见Barry Buzan,“China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Is ‘Peaceful Rise’ Possible?”,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3,No.1,2010,pp.5-36;G.John Ikenberry,Liberal Leviathan:The Origins,Crisis,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World Order,chapter 8;David Lake,“Domination,Authority,and the Forms of Chinese Power”,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10,No.4,2017,pp.357-382;Randall Schweller,“Opposite but Compatible Nationalisms:A Neoclassical Realist Approach to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11,No.1,2018,pp.23-48;Bentley B.Allan,Srdjan Vucetic,and Ted Hopf,“The Distribution of Identit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Order:China’s Hegemonic Prospect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2018,Vol.72,No.4,2018,pp.839-869,https://osf.io/preprints/socarxiv/f8hwe/。
    (7)参见G.John Ikenberry,“The Plot against American Foreign Policy:Can the Liberal Order Survive?”,Foreign Affairs,Vol.96,No.3,2017,pp.1-7;G.John Ikenberry,“The End of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Affairs,Vol.94,No.1,2018,pp.7-23。
    (8)参见周方银:《国际秩序变化原理与奋发有为策略》,载《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1期,第43~59页;Yan Xuetong,“Chinese Values vs.Liberalism:What Ideology will Shape the International Normative Order?”,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11,No.1,2018,pp.1-22。
    (9)Stacie E.Goddard,“Embedded Revisionism:Networks,Institutions,and Challenges to World Order”,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72,No.4,2018, pp.763-797。
    (10)有关冷战后东亚安全秩序对中国周边战略效果的影响,参见Sun Xuefeng,“Rethinking East Asian Regional Order and China’s Rise”,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14,No.1,2013,pp.9-30。
    (11)参见唐世平:《观念、行动和结果——社会科学的客体和任务》,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5期,第53页。
    (12)刘丰:《东亚地区秩序转型:安全与经济关联的视角》,第42页。
    (13)Barry Buzan and Ole W?ver,Regions and Powers: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有关地区秩序研究的兴起,参见高程:《东亚秩序研究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第2~6页。
    (14)核心区域是指体系大国集中并关乎体系大国国际地位和国家生存的地区。在本文中,1815~1945年,西欧为国际体系核心区域,其他区域为边缘区域;1945年以来,西欧和东亚为国际体系核心区域,其他区域为边缘区域。参见孙学峰:《中国崛起困境》(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8~49页。
    (15)国家投送实力的能力会随着距离的延伸而逐步弱化,因此,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周边国家(特别是在既有地区安全秩序中受益明显的周边国家)对崛起国实力地位的上升更为敏感。参见斯蒂芬·沃尔特:《联盟的起源》,周丕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60页。
    (16)确立主导地位后如何塑造秩序不在本文研究的范围,相关研究参见G.John Ikenberry,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Strategic Restraint,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 Wars。
    (17)F.A.Hayek,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p.160;转引自周方银:《国际秩序变化原理与奋发有为策略》,第34页。
    (18)Hedley Bull,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Palgrave,2002,pp.4,16-19;采取相同思路界定地区秩序的,参见Barry Buzan and Ole W?ver,Regions and Powers: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p.50。
    (19)阎学通:《无序体系中的国际秩序》,载《国际政治科学》2016年第1期,第13页。
    (20)Muthiah Alagappa ed.,Asian Security Order:Instrumental and Normative Feature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39;采取相似思路界定地区秩序的研究,参见David A.Lake and Patrick M.Morgan,Regional Orders:Building Security in a New World,University Park: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p.9;Robert Stewart-Ingersoll and Derrick Frazier,Regional Powers and Security Orders:A Theoretical Framework,p.20;有关地区秩序界定的综述,参见Jorge F.Garzón Pereira,“Hierarchical Regional Orders:An Analytical Framework”,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Vol.36,No.S1,2014,pp.29-30。
    (21)周方银:《国际秩序变化原理与奋发有为策略》,第35页。
    (22)周方银:《国际秩序变化原理与奋发有为策略》,第35~36页。
    (23)Hans J.Morgenthau,“In Defense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in Jerald A.Combs ed.,Nationalist,Realist,and Radical:Three Views of American Diplomacy,New York:Harper & Row,1972,p.6.
    (24)详细讨论参见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第11~21页。
    (25)具体指标包括:地区国家接受主导国驻军;地区国家与主导国通过双边或多边安排实现军事一体化;地区国家向主导国提供军事基地或军事设施。参见David Lake,Hier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9,p.9。这些指标中满足一项即可认为地区国家形式上认可主导国。
    (26)参见左凤荣:《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217页。
    (27)参见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第11页。判断地区安全秩序性质时要充分考虑到域外体系大国的影响。比如,20世纪50年代苏联介入中东地区之前,如果不考虑超级大国美国的影响,地区安全秩序呈现出典型的均势秩序特征。不过,若考虑到美国的实际作用,这一时期中东地区的安全秩序则呈现出典型的霸权秩序特征。因此,在判断既有地区安全秩序性质时,我们将主要依据体系大国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确定既有地区安全秩序及其对大国崛起进程的影响。
    (28)相关讨论参见David A.Lake,“Regional Hierarchy:Authority and Local International Order”,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35,No.1,2009,pp.55-56;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第18~21页。
    (29)孙学峰:《中国崛起困境》(第二版),第二章。
    (30)这里受到了舍尔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格言的启发,参见李德·哈特:《战略论:间接路线》,钮先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4~285页。
    (31)Paul Schroeder,“Embedded Counterfactual and World War I as an Unavoidable War”,in Paul Schroeder ed.,System,Stability,and Statecraft:Essays 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p.18;转引自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86页。
    (32)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
    (33)余志森主编:《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34)地区主导国的实力地位存在两种情况:(1)既是体系主导国也是地区主导国,例如,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和东北亚;(2)是地区主导国但不是体系主导国,例如,冷战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本文中如未特别说明,主导国是指第一种情况即同时为体系和地区主导国。
    (35)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105页。
    (36)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37)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影印版),第169页。
    (38)Randall L.Schweller and Xiaoyu Pu,“After Unipolarity:China’s Vision of International Order in an Era of U.S.Decline”,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6,No.1,2011,pp.41-72.
    (39)Sun Xuefeng,“Rethinking East Asian Regional Order and China’s Rise”,pp.9-30.
    (40)Liu Ruonan and Sun Xuefeng,“Regime Security First:Explaining Vietnam’s Security Policies toward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1992-2012)”,Pacific Review,Vol.28,No.5,2015,pp.755-778.
    (41)刘若楠:《东南亚国家对冲战略的动因(1997~2015)》,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
    (42)刘金质:《冷战史》(中),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82页。
    (43)参见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转型》,第30~31页;Sun Xuefeng,“United States Leadership in East Asia and China’s State by State Approach to Regional Security”,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3,No.1,2018,pp.100-114.
    (44)相关机制参见Sun Xuefeng,“Rethinking East Asian Regional Order and China’s Rise”,pp.18-20。
    (45)参见孙学峰、刘若楠等:《东亚安全秩序与中国周边政策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63~265页。有关驱使和威慑的含义和区别,参见李彬:《中美对核威慑理解的差异》,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2期,第6~13页。
    (46)斯蒂芬·沃尔特:《联盟的起源》,第271页。
    (47)参见孙茹:《美国同盟与国际秩序变革——以分担负担为例》,载《国际政治科学》2018年第2期,第1~35页。
    (48)Bentley B.Allan,Srdjan Vucetic,and Ted Hopf,“The Distribution of Identit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Order:China’s Hegemonic Prospects”,p.841.
    (49)B.M.赫沃斯托夫编:《外交史》(第二卷),高长荣等译,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51页;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205页。
    (5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5页;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0,p.30。
    (51)Charles Kupchan,The Vulnerability of Empir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p.366.
    (52)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294页。
    (53)时殷弘:《新趋势新格局新规范》,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8页。
    (54)F.H.欣斯利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2页。
    (5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11页。
    (56)同上,第50、55页。
    (57)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35.
    (58)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241页。
    (59)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56~61页。
    (6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65~66页。
    (61)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160.
    (62)时殷弘:《新趋势新格局新规范》,第95~98页。
    (63)参见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184;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沈苏儒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30页。
    (64)参见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161; 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第336页。
    (6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72~74页。
    (66)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188.
    (6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77~78页。
    (6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78~79页;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
    (69)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p.191-192.
    (7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79~80页;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第335页;赵军秀:《英国与两次地中海协定》,载《史学集刊》2002年第3期,第60页。
    (71)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265页。
    (72)赵军秀:《英国与两次地中海协定》,第59页;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266页。
    (73)赵军秀:《英国与两次地中海协定》,第59~60页。
    (74)同上,第60页。
    (75)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第363页。
    (76)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280页。
    (77)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293.
    (78)有关德国世界政策与海军扩张的分析,参见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6章。
    (79)关于反德是否为英法的核心考虑,学界存在争论。倾向于认为反德是核心考虑的,参见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26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37页;相反的观点,参见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371~372页。
    (8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38~339页。
    (81)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269;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373~374页。
    (82)参见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375~378页。
    (83)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377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42页。
    (84)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42页。
    (85)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280.
    (8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43~344页;温斯顿·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册),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34~35页。
    (87)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389页。
    (88)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283.
    (89)温斯顿·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册),第34~35页。
    (9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48页。
    (91)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283.
    (9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45页;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394页。
    (93)赵军秀:《土耳其海峡与1907年英俄协约》,载《世界历史》2002年第5期,第56页。
    (94)同上,第57页。
    (9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46~347页。
    (96)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p.284,441.
    (9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48~349页。
    (98)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394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51页。
    (99)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442;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399页。
    (100)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414页。
    (10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69页。
    (102)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419页。
    (10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73页。
    (104)同上,第375页。
    (10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75~376页;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443页。
    (106)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426.
    (107)Ibid.,p.449.
    (108)具体内容参见梅然:《德意志帝国的大战略——德国与大战的来临》,第458页。
    (109)Paul 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1860-1914,p.45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82页。
    (11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390~394页。
    (111)余志森主编:《崛起和扩张的年代》,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274页。
    (112)罗伯特·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
    (113)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161页。
    (114)同上,第173页。
    (115)李庆余:《论英美重建友好的背景与特征》,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143页。
    (116)余志森主编:《崛起和扩张的年代》,第96~97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277页。
    (11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278页。
    (118)余志森主编:《崛起和扩张的年代》,第97~98页。
    (119)同上,第135页。
    (120)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余志森主编:《崛起和扩张的年代》,第98页。
    (121)余志森主编:《崛起和扩张的年代》,第110页。
    (122)同上,第111~112页。
    (12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第250页。
    (124)同上,第254页。
    (125)李庆余:《论英美重建友好的背景与特征》,第148页。
    (126)参见宋微:《美国对英战略与霸权转移》,载《美国研究》2015年第4期,第51页。
    (127)时殷弘:《新趋势新格局新规范》,第35页。
    (128)李庆余:《论英美重建友好的背景与特征》,第148页。
    (129)Stephen R.Rock,Appeasement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Lexington: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00,p.28.
    (130)参见邓超:《美国侵略下的拉丁美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26~28页。
    (131)参见王、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洪国起、王晓德:《冲突与合作: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历史考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第94、102页;徐世澄主编:《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S.F.比米斯:《美国外交史第三分册》,叶笃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7~65页。
    (132)王、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第305页。
    (133)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99页。
    (134)同上。
    (135)参见洪国起、王晓德:《冲突与合作》,第173页;J.M.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戴瑞辉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25页。
    (136)Joseph Smith,The United States and Latin America:A History of American Diplomacy,1776-2000,New York:Routledge,2005,p.99;转引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201页。
    (137)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200页。
    (138)同上。
    (139)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第232~233页;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210页。
    (140)宋微:《美国对英战略与霸权转移》,第65页。
    (14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36页;宋微:《美国对英战略与霸权转移》,第66页。
    (142)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217页。
    (14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38页;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266~275页。
    (144)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第234页。
    (14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144~145页。
    (146)马晓京:《二战期间美英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86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137~138页。
    (147)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265页。
    (148)同上,第283页。
    (149)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505~506、514页。
    (150)阿尔弗雷德·格罗塞:《战后欧美关系》,刘其中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40~41页。
    (151)威廉·麦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叶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620页。
    (152)F.C.琼斯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8:1942~1946年的远东》,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教研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153)吴群:《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东南亚的介入》,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36、37页。
    (154)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389页。
    (155)同上,第408~409页。
    (156)同上,第409页。
    (15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390页。
    (158)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313页。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关注政治安全领域,其他领域的讨论参见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321~360页。
    (159)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485~487页。
    (160)同上,第491~492页。
    (161)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第492~498、504页。
    (162)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国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第318~320页。
    (163)同上,第320~321页。
    (164)二战后美国的实践,参见G.John Ikenberry,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Strategic Restraint,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 Wars,chapter 6。
    (16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268~269页。
    (166)崔丕:《美国对奥地利政策的演变(1945~1955年)》,载《世界历史》2004年第6期,第10页。
    (16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269页。
    (16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269页。
    (169)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第3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62~63页。
    (170)崔丕:《美国对奥地利政策的演变(1945~1955年)》,第11页。
    (171)同上,第12页。
    (172)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17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271页。
    (174)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第3册),第63页。
    (175)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469页。
    (176)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上册)》,第259页。
    (17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269页。
    (178)同上,第277页。
    (179)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277、279页。
    (180)同上,第279~280页。
    (181)郑羽:《从对抗到对话: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18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282页。
    (183)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184)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上),第263页。
    (185)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静海译,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381~383页。
    (18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443页。
    (187)同上,第450页。
    (188)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第3册),第372页。
    (189)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第52页。
    (190)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王琛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120页。
    (191)刘金质:《冷战史》(上),第330页。
    (192)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第354页。
    (193)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第53页。
    (194)刘金质:《冷战史》(上),第334~335页。
    (195)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第355~356页。
    (196)同上,第346页。
    (19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127页。
    (198)刘金质:《冷战史》(中),第682页。
    (199)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30页。
    (20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30页。
    (201)刘金质:《冷战史》(中),第721~722页。
    (202)同上,第684页。
    (203)刘金质:《冷战史》(中),第723页。
    (204)陈须隆:《欧安会的起源:主意的产生(1954~1969)》,载《欧洲》2001年第4期,第89页;刘金质:《冷战史》(中),第723页。
    (205)刘金质:《冷战史》(中),第723页。
    (206)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第672页。
    (20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77页;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第671页。
    (208)刘金质:《冷战史》(中),第727~729页。
    (209)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第673页。
    (210)同上,第674页。
    (211)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第865页。
    (212)同上,第723页。
    (213)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第735页。
    (214)具体涵盖国家,参见高祖贵:《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215)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21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332页。
    (21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360~367页。
    (218)同上,第275页。
    (219)文安立:《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牛可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27页。
    (220)同上,第275页。
    (221)郑羽:《从对抗到对话: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美关系》,第200页。
    (22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276页。
    (223)郑羽:《从对抗到对话: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美关系》,第200页。
    (224)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上),第323页。
    (22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370~371页。
    (226)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上),第326页。
    (227)罗伯特·沃尔特思:《美苏援助:对比分析》,陈源、范坝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3页。
    (22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92~94页。
    (229)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第682页;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94~95页;文安立:《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第199~200页。
    (230)刘金质:《冷战史》(中),第929页。
    (231)同上,第933页。
    (23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96页。
    (233)刘金质:《冷战史》(中),第933页。
    (234)同上,第936~937页。
    (235)同上,第935页。
    (236)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胡利平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版,第141页;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下),第687页;刘金质:《冷战史》(中),第954页。
    (237)有关国际规范变化的双向化过程,参见Xiaoyu Pu,“Socialisation as a Two-way Process:Emerging Powers and the Diffusion of International Norms”,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5,No.4,2012,pp.341-367。
    (1) G.John Ikenberry,After Victory:Institutions,Strategic Restraint,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 War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p.22;Robert StewartIngersoll and Derrick Frazier,Regional Powers and Security Orders:A Theoretical Framework,New York:Routledge,2012,p.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