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红层边坡软岩风化机理研究进展综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筠 ; 高彬 ; 史文兵 ; 张瑶丹 ; 陈泰徐 ; 杨恒
  • 关键词:红层软岩 ; 风化 ; 综述
  • 中文刊名:ZSUX
  •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 机构:贵州理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中国水运(下半月)
  • 年:2019
  • 期:v.19
  • 基金: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Z113278);;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5]2033号);;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6-123-029);; 贵州省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402号)
  • 语种:中文;
  • 页:ZSUX201902098
  • 页数:3
  • CN:02
  • ISSN:42-1395/U
  • 分类号:213-215
摘要
简要介绍了红层的概念及我国红层分布特征。主要综述了我国西南地区红层软岩风化特性及风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红层软岩风化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引文
[1]彭华.中国南方湿润区红层地貌及相关问题探讨[J].地理研究,2011,30(10):1739-1752.
    [2]彭华.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0,(03):203-211.
    [3]彭华,吴志才.关于红层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5):109-113.
    [4]程强,寇小兵,黄绍槟等.中国红层的分布及地质环境特征[J].工程地质学报,2004,(01):34-40.
    [5]张福存.中国西南地区红层特征及其供水水文地质意义[A].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5.
    [6]张俊云,周德培.红层泥岩边坡快速风化规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01):74-79.
    [7]郭永春.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8]杨宗才,张俊云,周德培.红层泥岩边坡快速风化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02):275-283.
    [9]成昆铁路技术总结委员会.成昆铁路第二册.(线路、工程地质及路基)[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80:99-115.
    [10]郭永明.四川盆地紫色岩风化成土的研究[J].成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1,(05):527-531.
    [11]骆东奇.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
    [12]刘汝明,孙英勋,鲁志强等.滇西红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工程对策[J].云南交通科技,2001,(06):1-10.
    [13]谢强.中国铁路岩石边坡研究[J].学术动态报道,1998,(01):2.
    [14]朱波,高美荣,刘刚才,刘若刚,AtsushiTsunekawa.紫色页岩风化侵蚀与环境效应[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03):33-37.
    [15]钟凯,刘爱萍,谢强.红层边坡风化剥落过程的调查与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0,(04):53-56.
    [16]周立荣.红层边坡浅层破坏机理及生态防护技术[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17]李树鼎.四川盆地红层软岩风化物及风化带的一般特征[J].四川建筑,2003,(06):37-38.
    [18]李明亮,常天英,崔洪亮.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红层泥岩风化样本[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36(04):929-933.
    [19]钟凯,刘爱萍,谢强.红层边坡风化剥落过程的调查与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0,(04):53-56.
    [20]彭柏兴,刘颖炯,刘毅.红层溶蚀风化特征及其工程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1):148-152.
    [21]丁瑜,周忠浩,吴立新等.重庆地区红层泥岩球状风化剥落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5,26(01):108-112.
    [22]谢强,钱惠国,蒋爵光等.西南地区既有铁路红层边坡风化剥蚀及支护效果的地质调查.铁路工程建设科技动态报告文集.铁路地质和路基工程分册.1993:55~56.
    [23]庄华泽.温差应力场对高热地区斜坡变形破坏影响的数值模拟[A].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1994:9.
    [24]王贤能,黄润秋,黄国明.边坡岩体浅层破坏的热应力效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7,(03):71-77.
    [25]王磊,李萼雄.红层边坡风化过程的化学分析[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6,(06):61-66.
    [26]唐时嘉.四川盆地红层古风化壳及其利用特点[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03):36-44.
    [27]唐时嘉.四川盆地红层的古风化壳[J].土壤学报,1986,(02):163-171.
    [28]唐时嘉,罗有芳.四川盆地红层古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1987,(01):40-4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