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稳定性动态辨识及工程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ynamic Risk Identific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High and Steep Slop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作者:李志强 ; 杨涛 ; 王亚平 ; 王兴学
  • 英文作者:Li Zhi-qiang;Yang Tao;Wang Ya-ping;
  •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 ; 孕险环境 ; 致灾因子 ; 动态评估 ; 工程应用
  • 中文刊名:GWGL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 机构:潍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潍坊市公路管理局;
  • 出版日期:2018-10-25 18:05
  • 出版单位:中外公路
  • 年:2018
  • 期:v.38;No.243
  • 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7GX003)
  • 语种:中文;
  • 页:GWGL201805003
  • 页数:7
  • CN:05
  • ISSN:43-1363/U
  • 分类号:17-23
摘要
鉴于滑坡等边坡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和强危害性,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为解决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变异性这一难题,该文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可拓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动态辨识方法。选取坡高、坡度、内摩擦角、黏聚力、岩体完整性系数、地下水6个孕险环境指标,对边坡失稳风险进行静态评估;选取大气降水、地震强度、人类工程活动3个致灾因子,结合修正后的孕险环境指标对边坡失稳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根据提出的风险可接受准则进行及时的风险调控,为边坡稳定性的准确判识和风险控制提供了新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重庆市忠县东溪河生态漂流停车场边坡,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有效地规避了灾害的进一步扩展。
        
引文
[1]李军霞,王常明,王钢城.基于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滑坡危险性评价[J].岩土力学,2013(2).
    [2]秦植海,秦鹏.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模糊层次与集对分析耦合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0(5).
    [3]王玉平,曾志强,潘树林.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4]李宁,郭双枫,姚显春.再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2018(2).
    [5]卢坤林.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6] Li L,Li YM.The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Adaptive System Based on Linear T-S Fuzzy System[J].Acta Automatica Sinica,2003,29(6):1 024-1 026.
    [7]孔德镨.基于BP神经网络法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D].南昌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8]丁丽宏.基于改进的灰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1(11).
    [9]宋鑫华,闫鸿浩.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浆砌块石边坡稳定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6(12).
    [10]王升,文桃,应赛.基于变权-属性模型的三峡库区高陡边坡风险辨识与工程应用[J].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17(4).
    [11]吴震宇,陈建康.土坡体系可靠度分析方法及在高土石坝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2018(2).
    [12]史志秀,周健,郑纬,等.边坡稳定性预测的Bayes判别分析方法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3).
    [13]王新民,康虔,秦健春,等.层次分析法-可拓学模型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14]孙紫轩.高填方机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5]刘炜.公路岩质陡立高边坡稳定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16]李朋丽.基于智能算法的陕西省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D].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17]唐浩.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8]陈坤杰.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风化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9]曾锋.降雨对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影响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0]文畅平,白银涌,孙政,等.基于属性数学理论的排土场滑坡风险预测及分级[J].自然灾害学报,2016(6).
    [21]徐镇凯,温勇兵,魏博文,等.基于组合赋权模糊云理论的高边坡稳定性评价[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7(1).
    [22]陈晓利,惠红军,赵永红.断裂性质与滑坡分布的关系——以汶川地震中的大型滑坡为例[J].地震地质,2014(2).
    [23]黄玮,梁永辉.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在黄土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15(S2).
    [24]徐飞,徐卫亚,刘造保,等.基于PSO-PP的边坡稳定性评价[J].岩土工程学报,2011(11).
    [25]袁永才,王旭春,李术才,等.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熵权属性识别模型与工程应用[J].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
    [26]王升.隧道突涌水灾害区域性动态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及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7]刘小伟,刘高,谌文武,等.降雨对边坡变形破坏影响的综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S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