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换形的抗战书写与仓促换调的《清明前后》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永东
  • 关键词:抗战文学 ; 茅盾 ; 重庆 ; 移步换形 ; 《清明前后》
  • 中文刊名:XWYC
  •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年:2019
  • 期:No.235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研究”(14BZW1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团队项目“民族国家文学研究”(SWU1709103)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WYC201902007
  • 页数:17
  • CN:02
  • ISSN:11-2589/I
  • 分类号:102-118
摘要
"移步换形"是茅盾抗战书写的基本特征,也是考察《清明前后》创作过程的有效视角。《清明前后》面世后,评论界对作品价值的评判存在明显分歧。剧本政治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失衡,很大程度上缘于茅盾在特定情势和个人心绪的触发下,仓促地、大幅度地改变戏剧的最初构想。从《黄金潮》的创作大纲到《清明前后》,话剧的思想主题、人物性格、戏剧冲突等方面都有所调整,而关键性的调整是在第一幕已发表的情形下进行的,仓促更换主题造成了戏剧艺术的疏漏。由此可见,对抗战文学的研究,不能只聚焦最后完成的文本,还应关注文本的生产过程。
        
引文
(1)茅盾:《写于神圣的炮声中》,《呐喊》1937年第1期。
    (2)茅盾:《站上各自的岗位(创刊献词)》,《呐喊》1937年第1期。
    (3)茅盾:《帝国主义战争的新形势》,《茅盾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6~278页。
    (4)茅盾:《“复活”》,《茅盾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6页。
    (5)段从学:《夏季大轰炸与大后方文学转型--从抗战文学史的分期说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7期。
    (6)(7)(8)(9)(13)(14)(15)(17)(22)(56)(58)(59)(61)(68)茅盾:《茅盾全集》第35卷,第396、396、405、455、493、494、494、548、552~553、547、539、448、550~551、550页。
    (10)杨扬:《台湾所见“国民党特种档案”中有关茅盾的材料》,《新文学史料》2012年第3期。
    (11)茅盾:《桂渝道中杂诗,寄桂友》,《茅盾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86页。
    (12)茅盾:《赠桂林友人》,《茅盾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88页。
    (16)(38)(39)(40)(41)(42)(43)(44)(46)(47)(54)(62)茅盾:《〈清明前后〉大纲》,《茅盾全集·补遗》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142、100、99~100、106~107、93、113、90、93、123、109、107、108页。
    (18)(30)刘西渭:《清明前后(书评)》,《文艺复兴》创刊号,1946年1月。
    (19)《大公晚报》1945年10月21日,第1版。
    (20)《大公晚报》1945年9月26日,第1版。
    (21)《大公晚报》1945年10月12日,第1版。
    (23)何其芳:《〈清明前后〉的现实意义》,《新华日报》1945年10月12日,第4版。
    (24)(66)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新华日报》1946年2月13日,第4版。
    (25)荃麟:《略论文艺的政治倾向》,《新华日报》1945年12月26日,第4版。
    (26)(27)《〈清明前后〉与〈芳草天涯〉两个话剧的座谈》,《新华日报》1945年11月28日,第4版。
    (28)(33)夏丏尊:《读〈清明前后〉》,《文坛月刊》第1卷第1期,1946年1月。
    (29)(50)梅子:《关于清明前后(特约通讯)》,《月刊》第1卷第2期,1945年12月。
    (31)(34)(52)景山:《读茅盾的〈清明前后〉》,《世界文艺季刊》第1卷第4期,1946年11月。
    (32)(53)(60)茅盾:《〈清明前后〉的后记》,《大公晚报》1945年10月1日,第2版。
    (35)(48)江棘:《〈清明前后〉:从大纲到成文的叙述者位置》,《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6期。
    (36)《大公晚报》1945年8月3日,第2版。
    (37)《大公晚报》1945年10月7日,第1版。
    (45)(55)(63)(64)茅盾:《清明前后》,《大公晚报》1945年9月17日,第2版。
    (49)删除的文字为:“她痛恨自己目前的生活,但又不知道如何安排。她唾弃那些对她献媚的人们,但她离开他们又觉得闷;她需要玩弄这班人,在嘻笑唾骂中略感得一点生活味,倘连这一点也没有,她可真觉得自己是个活死人了。”
    (50)梅子:《关于清明前后(特约通讯)》,《月刊》第1卷第2期,1945年12月。
    (51)(65)周钢鸣:《论〈清明前后〉》,《文艺生活》1946年第3期。
    (52)景山:《读茅盾的〈清明前后〉》,《世界文艺季刊》第1卷第4期,1946年11月。
    (57)段从学:《“文协”与抗战时期文艺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7~251页。
    (67)徐迟:《在泥沼中--向文艺界的朋友们和读者贺新年》,《新华日报》1946年1月2日,第4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