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灌溉方式对粳稻新品种富合3号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ffects of irrigation methods on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with the new Japonica rice variety Fuhe 3
  • 作者:盖志佳 ; 杜佳兴 ; 付久才 ; 张敬涛 ; 赵宏亮 ; 马瑞 ; 蔡丽君 ; 刘伟 ; 刘婧琦 ; 黄成亮 ; 冯延江 ; 宋秋来 ; 杜晓东 ; 郭震华
  • 英文作者:Ge Zhijia;Du Jiaxing;Fu Jiucai;
  • 关键词:灌溉方式 ; 粳稻 ; 产量 ; 水分利用率
  • 中文刊名:ZWPZ
  • 英文刊名:China Seed Industry
  • 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12-26 13:27
  • 出版单位:中国种业
  • 年:2019
  • 期:No.286
  • 基金:黑龙江省湿润区粳稻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18YFD0300106)
  • 语种:中文;
  • 页:ZWPZ201901024
  • 页数:4
  • CN:01
  • ISSN:11-4413/S
  • 分类号:72-75
摘要
节水灌溉有利于缓解黑龙江省稻区水资源匮乏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粳稻新品种富合3号为材料,研究4种灌溉方式,即淹水灌溉、间歇灌溉、控制灌溉I和控制灌溉II对富合3号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显著影响粳稻籽粒产量,间歇灌溉处理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灌溉处理;灌水水分利用效率以控制灌溉II处理最高,为4.44kg/m3,自然降水水分利用效率以间歇灌溉最高,为1.78kg/m3,总用水水分利用效率以控制灌溉II处理最高,为1.22kg/m3。
        
引文
[1]韩贵清.中国寒地粳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李芳花,吕纯波,司振江.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研究与分区灌溉评价.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林瑞余,梁义元,蔡碧琼,何海斌,林文雄.不同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185-190
    [4]张自常,李鸿伟,陈婷婷,王学明,王志琴,杨建昌.畦沟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1,4(24):4988-4998
    [5]张自常,徐云姬,褚光,王志琴,王学明,刘立军,杨建昌.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水稻群体质量.作物学报,2012,37(11):2011-2019
    [6]刘凯,张耗,张慎凤,王志琴,杨建昌.结实期土壤水分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作物学报,2008,34(2):268-276
    [7]徐芬芬,曾晓春,石庆华.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下水稻节水增产机理研究.杂交水稻,2009,24(3):72-75
    [8]赵宏亮,王麒,孙羽,曾宪楠,张小明,王萍,王曼力,冯延江.秸秆还田下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核农学报,2018,32(5):959-969
    [9]杨士红,沙世伟,何秋艳,何秋艳,徐俊增,吕玉平.节水灌溉水稻生长及产量对秸秆还田的响应.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8):20-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