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放、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的变化——基于1995~2012年浙江区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春山 ; 李天国
  • 关键词:浙江 ; 市场开放 ; WTO ; 全要素生产率 ; Malmquist指数
  • 中文刊名:JJLT
  • 英文刊名:Economic Forum
  • 机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6-03-15
  • 出版单位:经济论坛
  • 年:2016
  • 期:No.548
  • 基金: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1995~2012”(Y20143194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州经济增长比较研究”(12XMZ091)
  • 语种:中文;
  • 页:JJLT201603007
  • 页数:7
  • CN:03
  • ISSN:13-1022/F
  • 分类号:28-34
摘要
本文利用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以中国市场正式向世界全面开放,即加入WTO作为重要时间结点,计算1995~2012年之间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在整个样本时间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的提高。加入WTO之前主要是技术进步在推动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加入WTO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归因于生产效率。其次,从地区角度而言,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发生在浙江东北部地区,并且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改善。相比之下,浙江省西南部地区在加入WTO前后均出现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表明浙江省地区发展中存在着较大差异。
        
引文
[1]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46-54.
    [2]赵伟,马瑞永,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7):37-42.
    [3]李钟林,李天国.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州经济增长与动态收敛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3):99-105.
    [4]孟令杰,李静.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产业经济评论,2004:187-198.
    [5]金相郁.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0-2003[J].上海经济研究,2006,(7):14-23.
    [6]Guillaumont Jeanneney,s.,Hua,P.and Liang,Z.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Efficiency,and Productivity Growth:Evidence from China[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2006,44(1):27-52.
    [7]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J].南开经济研究,2009,(3):139-152.
    [8]刘亚军,倪树高.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浙江省经济增长质量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6):48-53.
    [9]徐建军,汪浩瀚.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和分解——基于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8,(1):120-125.
    [10]徐晓虹.浙江经济发展奇迹及其原因探索[J].经济地理,2012,(10):21-27.
    [11]张小蒂,李晓钟.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分析[J].管理世界,2005,146,(11):59-66.
    [12]周晓艳,高春亮,李钧鹏.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32-55.
    [13]Fare,R.,Grosskopf,S.,Norris,M.and Zhang,Z.,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66-83.
    [14]Coe,D.T.and E.Helpm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859-887.
    [15]张宇.FDI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于DEA与协整分析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7,(5):14-81.
    [16]吴三忙.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4-29.
    [17](韩)Song,J-D.Productivity and Growth Factors for Six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J].东北亚经济研究(韩),2010,(2):303-349.
    [18]Kang,S.M..China's Regional Growth Analysis[J].The Korean Economic Review,2002,50(4):329-3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