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藏黑水城文献《天地八阳神咒经》拼接及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马振颖 ; 郑炳林
  • 关键词:英藏黑水城文献 ; 八阳经 ; 西夏 ; 拼接
  • 中文刊名:DHXJ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 机构: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6-06-15
  • 出版单位:敦煌学辑刊
  • 年:2016
  • 期:No.92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创意关键技术研究”(2013BAH40F01)
  • 语种:中文;
  • 页:DHXJ201602017
  • 页数:14
  • CN:02
  • ISSN:62-1027/K
  • 分类号:172-185
摘要
学界对于《天地八阳神咒经》的关注大多集中于数量众多的敦煌本和回鹘本上,而对于该经在西夏境内的传播却讨论不多。英藏黑水城文献有不少汉文佛经残片,其中有几件该经的残片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拼接。此外,通过比较西夏本八阳经与敦煌本、中原本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西夏境内八阳经的来源,这对进一步研究西夏的佛教或许有所帮助。
        
引文
(1)[唐]义净译《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卍续藏经》,第1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5年;又收录于《大正藏》,第85册,第1322-1325页。
    (1)刘元春《〈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辨析---兼谈高昌回鹘佛教的社会文化意蕴》,《西域研究》1996年第1期。
    (2)张涌泉、罗慕君《俄藏未定名〈八阳经〉残片考》,《敦煌研究》2014年第3期;张涌泉、罗慕君《敦煌本〈八阳经〉残卷缀合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2期。
    (3)关于“K.K.Ⅲ”的位置,巫新华等翻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时译为“西北角”,但是根据斯坦因绘制的黑水故城第一图来看,实为“东北角”,且向达在《斯坦因黑水获古纪略》也说“距城东北隅约一百码而弱,有一废址形状略似窣堵波,在斯氏第二图中为K.K.Ⅲ”。《英藏黑水城文献》第一册前言节录了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图记》中关于《黑河三角洲和哈喇浩特》的译文,也翻译作“东北角”,因此我们认为“东北角”是确切的。
    (4)马斯伯乐《斯坦因在中亚细亚第三次探险所获中国古文书考释》,伦敦:英国国家图书馆,1953年。
    (5)郭锋《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甘肃新疆出土汉文文书---未经马斯伯乐刊布的部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6)沙知、吴芳恩《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7)孙继民等《英藏及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4页。但该书中,不知为何,漏收了一件英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即本文中所需重点讨论的“Or12380-3921”号,在《英藏黑水城文献》第5册,第344-348页。
    (1)沙知、吴芳恩《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第134页。
    (2)沙知、吴芳恩《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第135页。
    (3)沙知、吴芳恩《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第137页。
    (4)沙知、吴芳恩《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第140页。
    (5)《英藏黑水城文献》(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45-348页。
    (1)“竞”字前疑脱一“神”字。
    (1)Or.12380-3921.2号右边残片最左边一行,残存了“舍”字的上部“人”,Or.8212/1326号残片右边第一行,残存了“舍”字的下半部“吉”,二者刚好可以缀合为一个完整的“舍”字,这就更加印证了我们判断的准确性。
    (2)孙书中说:“青”,沙知、郭锋录文均未释读,现据图版改。实际上,孙先生没注意到Or.8212/1302(2)号与Or.8212/1326号可以拼接,且二残片的“青”字刚好可以合璧。
    (3)此字沙知录文作“不”,郭锋未录文,孙继民录作“灭”,将该处残字与Or.8212/1302(1)中的“灭”字相比对,发现二者根本不是一个字,因此,此字我们仍录作“不”字。
    (1)该写卷中所有“邪”字均写作“耶”字。
    (1)该字右上角“民”字部分缺笔避讳。
    (1)苏州市文管会、苏州博物馆《苏州市瑞光寺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文物》1979年第11期,第21-31页。
    (2)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合编《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50-51页。
    (1)《大正藏》,第85册,第1422页。
    (2)《大正藏》,第85册,第1422页。
    (3)杨之峰《〈卍续藏经〉的编纂及其文献学价值》,《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第53页。
    (4)杨之峰《〈卍续藏经〉的编纂及其文献学价值》,第53页。
    (1)《俄藏黑水城文献》(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册《附录·叙录》中列出了本件各要素:宋刻本。蝴蝶装,白口,鱼尾下版心题“八阳”,下有页码“九”。未染麻纸。共一个整页。纸幅高25.8,宽33.5。板框高22.9,宽29.5。每半页8行,行20字。上下单边,左右双边,中乌丝栏。宋体,墨色深匀。参见《大正藏》,第85册,第1424页中栏第4行---倒6行。
    (2)《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在图版下方,有整理者列出的本件各要素:高130mm,宽40mm。1纸。经折装,雕版印本。白麻纸,纸质中等厚薄,纸色深,墨色浅,有污渍,多层重叠,多有泥沙。背面修补叶无字。
    (3)直译为“志有”,调整语序后译为“有志”,而并非刘景云先生所译“世尊”之意。西夏文佛教文献中,世尊一般用一词表示。
    (4)有“渡过、超、逾、济”的意思,音“哉”,刘景云先生取用了它的音译,但联系佛经上下文,汉文佛教原文为“世尊欲重宣此义”,我们认为,此处译为“超”更为恰当。
    (5)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6)参考《西夏佛教史略》第5章第2节《寺庙的分布》,第117-126页。
    (1)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第155页。
    (2)[德]茨默著,杨富学译《1970年以来吐鲁番敦煌回鹘文宗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敦煌研究》2000年第2期,第171页。
    (3)李正宇《晚唐至宋敦煌听许僧人娶妻生子---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五(修订稿)》,《敦煌佛教与禅宗学术讨论会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12-36页。
    (4)《北京大学藏敦煌文献》(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20页。
    (1)张涌泉、罗慕君《敦煌本〈八阳经〉残卷缀合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2期)中说:我们对现已刊布的所有敦煌写本文献进行了全面普查,共发现此经写卷三百零一号,包括···北大一号···。实际上,北大附C42,这件残片定名不确,故未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