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遗类型”到“研究视角”:对“文化空间”理论的梳理与再认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ype” to “research perspective”:the study and recognition of “cultural space” theory
  • 作者:覃琮
  • 英文作者:Qin Cong;
  • 关键词:文化空间 ; 非遗类型 ; 研究视角 ; 梳理 ; 再认识
  • 中文刊名:WHYA
  • 英文刊名:Cultural Heritage
  • 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8-09-20
  • 出版单位:文化遗产
  • 年:2018
  • 期:No.56
  • 基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珠江-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专项课题”之“精准扶贫语境下珠江-西江经济带贫困地区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研究”(项目合同号:ZX2017004);; 广西地方法治和地方治理研究中心2017年立项项目“广西壮族空心村的治理困境及路径优化”(项目合同号:GXDFFZ2017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HYA201805004
  • 页数:9
  • CN:05
  • ISSN:44-1645/G0
  • 分类号:31-39
摘要
"文化空间"是目前国内学界频繁使用、着力探讨的术语,但至今没有一个共识的定义,特别在范围界定和未来研究走向上存在较大的争议。文章从"非遗类型"和"研究视角"两条线索梳理国内对于文化空间的研究,指出"文化空间"已呈现多学科、多视角的交叉融合,不应该局限于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应把文化空间视为一种研究视角,让它进入更多的研究领域和更大的知识系统,开拓出更多的无限可能。
        
引文
(1)杨雪吟:《生态人类学与文化空间保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埃蒙德·木卡拉对文化空间作了更为具体的阐释:“文化空间指的就是某个民间或者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事件所选定的时间”,“在这里必须清醒认识到文化空间和某个地点的区别。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地点是指可以找到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存留,像有纪念物或遗址之类的地方。文化空间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地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参见埃蒙德·木卡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文明》2003年第6期。
    (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彭兆荣、肖坤冰:《人类学与“遗产”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4)苑利、顾军:《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普查申报以及开发活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第4期。
    (5)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苑利、顾军:《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普查申报以及开发活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第4期。
    (2)李玉臻:《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3)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4)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文物世界》2006年第1期。
    (5)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7)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民间文化论坛》2001年第1期。
    (1)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张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苗伟:《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文化环境的本体论维度》,《思想战线》2010年第1期。
    (5)郑春霞、周常春:《广义文化空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6)朴松爱、樊友猛:《文化空间理论与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旅游学刊》2012年第4期。
    (7)关昕:《“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
    (8)詹福瑞等:《转型时代文化空间的建构》(专题讨论),《学术月刊》2012年第11期。
    (1)向云驹:《再论“文化空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哲学问题之二》,《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第5期。
    (2)秦红增、曹晗:《新文化空间的建构与前瞻:从耕读传家到乡村新习》,《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1期。
    (3)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4)萧放:《城市节日与城市文化空间的营造:以宋明以来都市节日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5)陈勤建:《当代语境下庙会文化空间整体保护及重构---以上海龙华庙会及宁波梁祝庙会等为研究对象》,《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
    (6)张晓萍、李鑫:《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学术探索》2010年第6期。
    (7)寇怀云、周俭:《文化空间视角的民族村寨保护规划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14年第3期。
    (1)邵媛媛:《“文化空间”视角下彝族“打歌”保护与开发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
    (2)郑春霞、周常春:《广义文化空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3)温莹雷:《文化空间理论视角下的乡村发展路径探索---以山东省章丘市朱家峪村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第2期。
    (4)秦红增、曹晗:《新文化空间的建构与前瞻:从耕读传家到乡村新习》,《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1期。
    (5)陈桂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刍议》,《文化遗产》2016年第4期。
    (1)伍乐平、张晓萍:《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2)高丙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开放时代》2013年第5期。
    (3)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于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及其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关于文化空间的界定,同样存在语义模糊、界定不清的情况。如《意见》和《暂行办法》都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或者分为)两大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但是《暂行办法》又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在这里,文化空间既被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同时又认为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相应有自己“相关的文化空间”。那么,这个“相关的文化空间”,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指非遗的一种类型,又何必强调“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况且,所谓“上述文化表现形式”,除第(三)项外,其它项目都很难符合或达到《条件》中关于文化空间的定义标准,“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如果不是一种类型,那它就是广义意义上的文化空间。
    (4)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保护实践范例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2003、2005年先后公布了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2003年12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把之前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遗产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公约生效后,不再宣布其他任何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苑利、顾军:《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普查申报以及开发活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第4期。
    (2)陈桂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刍议》,《文化遗产》2016年第4期。
    (3)伍乐平、张晓萍:《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1)《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闽南文化生态区保护工作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第2期。
    (2)董晓萍:《政府非遗与民间非遗---从两种知识的角度切入》,《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