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全国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设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首先阐述了耕地质量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耕地质量数据的特点和用户需求,针对需要建立面向行政领导、农业技术人员、农户等对象的全国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和标准化管理,科学分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为全国政府部门、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大众提供各类服务。
        
引文
[1]宋伟,陈百明,史文娇,等.2007年中国耕地资源安全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1(11):1449-1455.
    [2]马述忠,叶宏亮,任婉婉.基于国内外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6):9-19.
    [3]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4):313-319.
    [4]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6(7):4-6.
    [5]杜宇能.加拿大农业土壤信息服务平台评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1):20-23.
    [6]曾志远.用土壤信息系统评价土地种植机动性的数学模型及应用[J].土壤学报,1993(3):312-323.
    [7]邹鹏.基于Web GIS的新疆耕地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及其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2.
    [8]BRON.The development of soil information system[J].th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87(38):267-277.
    [9]王万茂,黄贤金.中国大陆农地价格区划和农地估价[J].自然资源,1997(4):3-10.
    [10]张甘霖,龚子同,骆国保,等.国家土壤信息系统的结构、内容与应用[J].地理科学,2001(5):401-406.
    [11]杨瑾.土地信息系统及其设计[D].西安:西北大学,2000.
    [12]滕飞.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规划MIS系统[D].天津:天津大学,2006.
    [13]吴嘉平,胡义镰,支俊俊,等.浙江省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J].土壤学报,2013(1):30-40.
    [14]吴顺辉,甘海华,梁中龙,等.基于GIS的广东省土壤资源信息系统构建研究[J].土壤与环境,2001(4):307-310.
    [15]周斌,杨柏林,汪红强,等.贵州省土壤信息系统(GS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J].地质地球化学,2000(1):68-71.
    [16]XZ S,DS Y,ED W,et al.Soil database of 1∶1,000,000 digital soil survey and reference system of the chinese genetic soil classification system[J].Soil Survey Horizons,2004,4(45):129-136.
    [17]史学正,于东升,高鹏,等.中国土壤信息系统(SISChina)及其应用基础研究[J].土壤,2007(3):329-333.
    [18]施建平,杨林章,潘贤章.中国土壤数据库数据整合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09(4):34-41.
    [19]张炳宁,张月平,张秀美,等.基本农田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I.耕地地力等级体系研究[J].土壤学报,1999(4):510-521.
    [20]张月平,张炳宁,田有国,等.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土壤通报,2013(6):1308-13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