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与利益区分视点下数据权益的类型化保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Typed Protection of Data Rights and Intere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iating Rights from Interests
  • 作者:李晓宇
  • 英文作者:Li Xiaoyu;
  • 关键词:权利与利益 ; 权益冲突 ; 类型化保护 ; 数据权益位阶
  • 英文关键词:rights and interests;;conflict of rights and interests;;typed protection;;data equity rank
  • 中文刊名:ZSCQ
  • 英文刊名:Intellectual Property
  • 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知识产权
  • 年:2019
  • 期:No.217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场景风险监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7CFX06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知识产权反公地悲剧的法经济学分析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8BFX1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SCQ201903006
  • 页数:14
  • CN:03
  • 分类号:51-64
摘要
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以及科技迭代发展的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相关的新型利益与权利诉求井喷式涌现,不同数据权益主体对数据保护的法律制度提出新的诉求与变革。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公共数据等不同数据类型的法律属性、权利归属、使用规则以及法律适用均存在差异,既有法律规则难以对上述差异性作出有力解释,既有司法解决纠纷机制遭遇明显障碍。不同数据权益类型应作不同路径的类型化区分保护,权利与新型利益二元化保护方式不失为一种合理保护的过度方式。数据相关权益在法律保护位阶上存在强弱之分,数据权利优于数据利益保护,人格性数据利益优于财产性数据保护,公共利益优于私人数据利益保护。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technology iteration, claims for new types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relation to data spring up, and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rights and interest holders propose new requirements regarding the legal system of data protec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legal attributes, ownership of rights, rules of usage and legal appl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data types, such as personal data, enterprise data, public data, etc. Existing legal regulations are inadequate to give a convincing explanation for the above differences, and existing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s encounter obvious obstacles.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rights and interests should be classified and protected in different ways. Dual protection for rights and new types of interests may well be a reasonable and transitional protection method. Different types of data-related rights and interests may enjoy different protection strength. Data rights are superior to data interests in protection strength, data interests concerning personality are superior to property data, and public data are superior to private data.
引文
(1)马平川:《大数据时代的经济法理念变革与规制创新》,载《法学杂志》2018年第7期,第97页。
    (2)Joris T oonders, Y onego:Data is the New Oil of the D igital Econom y, at https://www.wired.com/insigh ts/2014/07/data-new-Oil-digitaleconomy/,lastvisited:2018-12-10.
    (3)程啸:《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载《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第121页;叶名怡:《论个人信息权的基本范畴》,载《清华法学》2018年第5期,第145-146页;梅夏英:《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载《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第164页;任龙龙:《论同意不是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基础》,载《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1期,第133页。
    (4)龙卫球:《再论企业数据保护的财产权化路径》,载《东方法学》2018年第3期,第51页;姬蕾蕾:《数据产业者财产赋权保护研究》,载《图书馆建设》2018年第1期,第58页。
    (5)周婧:《药品实验数据的保护与限制》,载《知识产权》2017年第3期,第87页;程文婷:《实验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演进》,载《知识产权》2018年第8期,第82页
    (6)武长海、常铮:《论我国数据权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载《河北法学》2018年第2期,第37页。齐爱民、盘佳:《数据权、数据主权的确立与大数据保护的基本原则》,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64页。
    (7)杨立新:《个人信息:法益抑或民事权利——对<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之解读》,载《法学论坛》2018年第1期,第37页。
    (8)王利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详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第465页。
    (9)陈林林:《反思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权利泛化》,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1期,第10页。
    (10)参见于飞:《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111页。
    11参见张先贵:《中国语境下土地发展权内容之法理释明——立足于“新型权利”背景下的深思》,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第154-155页;姚宇:《论新型民事权利的立法转化——以土地发展权为例》,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96页。
    12参见周云涛:《信用权之反思与重构》,载《北方法学》2010年第6期,第54页。
    13参见王宏:《论民法总则制定后环境权在民法典中的建构——从作为请求权的新型基础权利出发》,载《法学论坛》2017年第6期,第131页。
    14参见谢晖:《论新型权利生成的习惯基础》,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1期,第44-46页。
    15姚建宗、方芳:《新兴权利研究的几个问题》,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54页。
    16于柏华:《权利认定的利益判准》,载《法学家》2017年第6期,第1页。
    17张力:《权利、法益区分保护及其在民法总则中的体现——评<民法总则(草案)>第五章》,载《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第5页。
    18汪太贤:《权利泛化与现代人的权利生存》,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1期,第8页。
    19参见王利明:《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载《现代法学》2013年第4期,第64页;林鸿潮:《个人信息在社会风险治理中的利用及其限制》,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4期,第9-10页;参见孙平:《系统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基本权利模式》,载《法学》2016年第4期,第67页。
    20李陶:《欧盟版权制度改革触及谁的利益》,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11月29日,第7版。
    21张曦:《“权利泛化”与权利辩护》,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第39页。
    22方新军:《权益区分保护的合理性证明——<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一款的解释论前提》,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第146页。
    23三个小一般条款为《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第2款和第826条,参见[德]格哈特·瓦格纳:《当代侵权法比较研究》,高圣平、熊丙万译,载《法学家》2010年第2期,106页。
    24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编:《重庆审判案例精选》(第二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25杭州铁路运输法院(2017)浙8601民初4034号民事判决书。
    26陈林林:《反思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权利泛化》,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1期,第10-11页。
    27个人信息保护课题组著:《个人信息保护国际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版,第179-184页。
    28 2012年上海罗维邓白氏公司从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途径获取用户姓名、年龄、学历、存款信息、房产状况、消费情况等个人数据信息,再低价转卖给第三方,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参见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2012)闸刑初字第997号刑事判决书。
    29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郑州分行登记原告刘某信用卡金额拖欠形成呆帐,但刘某却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反映自己从未办理过信用卡,要求邮政银行撤销错误的不良记录,但遭遇邮政银行拒绝。后经法院查实原告反映属实,法院认为邮政储蓄银行的错误负而信息导致原告个人的名誉权、信用受损。参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2014年)中民一初字第799号民事判决书。
    30比如信息诈骗案中,诈骗分子将大数据作为作案工具,对个人数据信息分类与分析,根据个人数据信息设计诈骗环节与诈骗故事,信息诈骗有传统的“撒网式诈骗”转向“精准诈骗”。比如校园贷款退费、航班取消、中奖信息、积分兑换信息、交通违章提醒,等等。参见《信息诈骗由“撒网诈骗”向“精准诈骗”升级》,载《法制日报》2014年12月30日。
    31同注释25。
    32 2017年6月,顺丰宣布关闭菜鸟驿站数据引发的数据争端。参见瞿淼、董文馨:《数据之争——盘点2017年与数据有关的争议》,载http://www.zhichanli.com/article/605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2月10日。
    33华为经用户授权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收集用户微信的聊天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天气预报、行程安排等信息。腾讯公司则认为华为公司的上述行为,既侵犯了微信用户的个人隐私,也不当获取了腾讯的数据。腾讯于2017年8月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介入纠纷的调查与调解。参见《华为和腾讯陷入用户数据之争,腾讯要求政府介入》,载https://www.huxiu.com/article/208436.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2月10日。
    34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16)京73民终588号民事判决书。
    35上海知识产权法院(2016)沪73号民终242号民事判决书。
    36百度公司认为奇虎360违反搜索引擎的机器人协议(Robots协议),后者非法抓取了百度网站上的数据信息属于不正当竞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奇虎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参见《百度诉奇虎360违反Robots协议案一审宣判360赔偿百度70万元》,载http://bjlzy.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9/id1446252.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2月10日。
    37温世扬:《析“人格权商品化”与“人格商品化权”》,载《法学论坛》2013年第5期,第107页。
    38冷传莉:《“人格物”的司法困境与理论突围》,载《中国法学》2018年第5期,第141页。
    39程啸:《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权利》,载《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第107页;于冲:《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的法益属性与入罪边界——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法益为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4期,第21-22页;高富平、王文详:《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入罪的边界》,载《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2期,第49页。
    40比如2016年通过的《网络安全法》第76条第(五)项、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及《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第4条等对个人数据定义的界定都采取可识别性的标准。
    41该条款规定,自然人个人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被识别,尤其是通过身份证号、姓名、位置数据或者一项或多项生理性、身体性、精神性、遗传性、文化性、经济性等因素而识别该个体。See article 4,EU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2016.
    42我国2017年颁布的《民法总则》第126条对民事权益采取了权利与利益的二分法,为权利与利益的区分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43马俊驹著:《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
    44参见周汉华著:《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45利明:《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以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为中心》,载《现代法学》2013年第4期,第66页。
    46李永军:《论<民法总则>中个人隐私与信息的“二元制”保护及请求权基础》,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第15页。
    47胡文涛:《我国个人敏感信息界定之构想》,载《中国法学》2018年第5期,第248页。
    482006年英国数据保护署组织的电话访谈中,金融数据居于个人敏感数据首位。See Karen McCullagh,Data Sensitivity:Proposals for Resolving the Conundrum,2 J Int'l Com&Tech 200(2007).
    49 2015年《美国消费者隐私保护法案》将包括指纹、面相在内的基因数据定性为个人敏感数据。See Consumer Privacy Protection Act of 2015, SEC. 3. Definitions.(10).
    50张新宝:《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3期,第38-59页。
    51参见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2009)浦民一(民)初字第9737号民事判决书: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法院(2000)思民初字第281号民事判决书。上述两判决转引自张礼洪:《隐私权的中国命运——司法判例和法律文化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14年第1期,第11-19页。此外,还可参见《冒凤军诉中国电信集团黄页信息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等隐私侵权案》,载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第4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52 Paul M. Schwartz, Daniel J.,Solove:Defining“Personal Data”in the Europcan Union and U.S.Privacy and Security Law Report.
    53[日]五十岚清著:《人格权法》,铃木贤、葛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172页。
    54陈聪富著:《民法总则》,元照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71页。
    55 See article 15,EU General Data Protcction 2016.
    56 See article 16,EU General Data Protcction 2016.
    57 See article 18, EU General Data Protcction 2016.
    58 See article 20,EU General Data Protcction 2016.
    59参见《360云盘服务转型公告》,载https://yunpan.360.cn/upgradeannounce.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2月10日。
    60 See article 17,EU General Data Protcction 2016.
    61张建文:《新兴权利保护的合法利益说研究》,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87页。
    62李扬:《数据库特殊权利保护制度的缺陷及立法完善》,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第27页。
    63参见李扬、李晓宇:《康德哲学视点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探讨》,载《法学杂志》2018年第9期,第50页。
    64比如大众点评网诉爱帮网案中,法院认为大众点评网上用户的点评内容的集合不具有独创性,不能构成汇编作品。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一中民终字第5031号民事判决书。
    65参见黄贝拉、徐伟:《大数据经济学简评》,载《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1期,第239页。
    66李晓宇:《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与权利分配刍议》,载《电子知识产权》2018年第6期,第35-36页。
    67Alice Corp. v. CLS Batnk Int'l. 134 S. Ct.2347(2014).
    68 Mayo Collaborative Servs. V. Prometheus Labs., Inc., 132 S. Ct. 1289(2012).
    69王骏:《商业秘密权利边界之廓清》,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10期,第77-79页。
    70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4)沪一中民五(知)终字第82号民事判决书;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2013)穗南法知民初字第706号民事判决书;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11)沪高民三(知)终字第100号民事判决书等。
    71 Brenda M. Simons&Ted Sichelman, Data-Generating Patents,111 NW. U. L. Rev. 377(2016-2017).
    72 hiQ Labs, Inc. v. Linkedin Coporation,273 F. Supp. 3d 1099(2017).
    73张玉洁、胡振吉:《我国大数据法律定位的学说论争、司法立场与立法规范》,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10期,第150页;姬蕾蕾:《数据产业者财产赋权保护研究》,载《图书馆建设》2018年第1期,第58页。
    74陈华彬:《我国民法典物权编所有权规则立法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10期,第13页。
    75[法]弗朗索瓦·泰雷、菲利普·森勒尔著:《法国财产法(上)》,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76于飞:《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104页。
    77江波、张亚男:《大数据语境下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原则》,载《交大法学》2018年第3期,第112页。
    78集体利益意味着集团范围内存在一个共同的获利机会——共同的利益空间。具体到公共数据资源上,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社会集团的成员,每个主体都可以自由利用公共数据,体现个体主义的集体观。参见曾军平:《集体利益:一种理论解说》,载《财经研究》2006年第9期,第70-71页。
    79魏鲁彬:《数据资源的产权分析》,山东大学2018年博士论文,第28页。
    80参见宋华琳:《中国政府数据开放法制的发展与建构》,载《行政法学研究》2018年第2期,第36-37页。
    81 See Peter Drahos, A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rtmout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96,P. 171.
    82涂晓芳:《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2期,第88-93页。
    83 Daniel Lathrop&Laurel Ruma(Eds.), Open Government:Collaboration, Transparency, and Participation in practice, O'Reilly Press, 3(2009).
    84[美]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页。
    85参见扈纪华、石宏:《侵权责任法立法情况介绍》,载《人民司法(应用)》2010年第3期,第8页。
    86王利明:《民法上的利益位阶及其考量》,载《法学家》2014年第1期,第85页。
    87 See J. A. Weir, Abstraction in the Law of Torts, 15 City of London Law Review(1974), pp. 15-20.
    88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总论》,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89 See article 23, EU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20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