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企业成长还是市场更替?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利学 ; 叶素云 ; 傅晓霞
  • 关键词:TFP增长 ; 结构性来源 ; DOP分解 ; 企业成长 ; 进入与退出
  • 中文刊名:GLSJ
  • 英文刊名:Management World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6-15
  • 出版单位:管理世界
  • 年:2016
  • 期:No.273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02002)、(7120323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JY04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990)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GLSJ201606004
  • 页数:18
  • CN:06
  • ISSN:11-1235/F
  • 分类号:27-44
摘要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动态与生产率的特征事实分析,我们使用动态Olley-Pakes方法和1998~2007年大中型企业微观数据,对1998~2007年制造业生产率变化的来源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TFP增长90%来自企业成长,而企业进入与退出对制造业TF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0%左右。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克服了现有研究中对企业进入退出状态定义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测度的偏差,准确地捕捉了不同因素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证实本文结果与其他研究的差异来源于分解方法本身。这意味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成长和企业进入与退出的作用,特别是应当根据这些效应的行业、所有制和区域特征制定差别化、针对性强的产业政策。
        
引文
(1)Acemoglu,D.and D.Cao,2015,“Innovation by Entrants and Incumbent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vol.157,pp.255~294.
    (2)Baily,M.N.,C.Hulten and D.Campbell,1992,“Productivity Dynamics in Manufacturing Plant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Microeconomics,vol.4,pp.187~267.
    (3)Baldwin,J.R.and W.Gu,2003,“Plant Turnover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Analytical Studies Branch Research Paper Series,No.193.
    (4)Bartelsman,E.and M.Doms,2000,“Understanding Productivity:Lessons from Longitudinal Microdat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8,pp.569~594.
    (5)Bartelsman,E.,J.C.Haltiwanger and S.Scarpetta,2013,“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ivity:The Role of Allocative Efficien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103(1),pp.305~334.
    (6)Brandt,L.,V.A.Biesebroeck and Y.Zhang,2012,“Creative Accounting or Creative Destruction?Firm-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97,pp.339~351.
    (7)Brandt,L.,T.Tombe and X.Zhu,2013,“Factor Market Distortions across Time,Space and Sectors in China”,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vol.16(1),pp.39-58,(8)Chow,G.C.,1993,“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8(3),pp.809~842.
    (9)Chow,G.C.and K.W.Li,2002,“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2010”,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51(1),pp.247~256.
    (10)Disney,R.,J.Haskel and Y.Heden,2003,“Restructuring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UK Manufacturing”,Economic Journal,vol.113(489),pp.666~694.
    (11)Foster,L.,J.C.Haltiwanger and C.J.Krizan,2001,“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Lessons from Microeconomic Evidence”,in Hulten,C.R.(eds),New Developments in Productivity Analys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Griliches,Z.and H.Regev,1995,“Firm Productivity in Israeli Industry:1979~1988”,Journal of Econometrics,vol.65,pp.175~203.
    (13)Cable,J.and J.Schwalbach.1991,“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ntry and Exit”,in P.A.Geroski and J.Schwalbach(eds),Entry and Market Contestability: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Oxford:Basil Blackwell.
    (14)Hsieh,C.T.and R.Ossa,2011,“A Global View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NBER Working Paper No.16778.
    (15)Hsieh,C.T.and Z.Song,2015,“Grasp the Large,Let Go of the Small: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ate Sector in China”,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forthcoming.
    (16)Hanazono,M.and H.Yang,2007,“Dynamic Entry and Exit with Uncertain Cost Posi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vol.27,pp.474~487.
    (17)Jefferson,G.H.and T.G.Rawski,1994."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8(2),pp.47~70.
    (18)Krugman,P.,1994,“The Myth of East Asian Miracle”,Foreign Affairs,vol.73(6),pp.28~44.
    (19)Klepper,S.,1996,“Entry,Exit,Growth,and Innovation over the Product Life Cycl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6
    (3),pp.562~583.
    (20)Levinsohn,J.and A.Petrin,2003,“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70(2),pp.317~341.
    (21)Lieberman,M.B.,1990,“Exit from Declining Industries‘:Shakeout’or‘Stakeout’”,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vol.21(4),pp.538~554.
    (22)Melitz,M.and S.Polanec.2015.“Dynamic Olley-Pakes Productivity Decomposition with Entry and Exit”,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vol.46(2),pp.362~375.
    (23)Neuman,H.1978,“Strategic Groups and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Review of Economic Statistics.vol.60,pp.417~427.
    (24)Olley,S.and A.Pakes,1996,“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Econometrica,vol.64(6),pp.1263~1298.
    (25)Perkins,D.H.and T.G.Rawski,2008,“Forecas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 2025”,in Brandt,L.and T.G.Rawski(eds),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
    (26)Petrin,A.and J.Levinsohn,2012,“Measuring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Using Plant-Level Data”,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vol.43(4),pp.705~725.
    (27)Roberts,B.M.and S.Thompson,2009,“Firm Turnover,Restructuring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in Transition:The Case of Poland”,Applied Economics,vol.41(7),pp.1127~1136.
    (28)Schumpeter,J.A.,1934,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
    (29)Young,A.,1998,“Alternative Estimate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NIC’S:A Comment on the Findings of Chang-Tai Hsieh”,NBER Working Paper,No.6657.
    (30)Young,A.,2003,“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11(6),pp.1220~1242.
    (31)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32)江小涓:《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33)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期。
    (34)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5)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36)李平、简泽、江飞涛:《进入和退出、竞争与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9期。
    (37)李玉红、王皓、郑玉歆:《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38)李京文、D·乔根森,郑友敬等:《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9)李京文、钟学义:《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40)毛其淋、盛斌:《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与生产率动态演化》,《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41)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42)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43)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44)魏后凯:《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人民出版社,2001年。
    (45)徐朝阳、周念利:《市场结构内生变迁与产能过剩治理》,《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46)周黎安、张维迎、顾全林、汪淼军:《企业生产率的代际效应和年龄效应》,《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7期。
    (47)郑玉歆:《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化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48)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2期。
    (49)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关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1)即企业生产率的“年代效应(Period Effect)”。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详细讨论可参见周黎安等(2007)。
    (2)多数发达国家为普查数据,因而不受这一缺陷影响。
    (3)严格地讲应当为t-k时期之后进入市场并且存活到t时期的企业,但不同方法对于如何定义进入有差别,这一点在后文中详细讨论。
    (4)在本文样本中,如果要定义2003~2007年的新进入企业,对于2003年未出现但2007年出现的20.22万家企业,仅8.36万家是在2004~2007年成立的,这种做法将导致11.86万家2003年之前成立的企业被错误定义为新进入企业。
    (5)作为稳健性检验之一,我们还采用Levinsohn和Petrin(2003)方法估计生产函数,然后测算企业生产率。参照通常做法,两种方法的估计中我们都引入时间和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并考虑行业和地区效应。
    (6)全部样本中规模以下企业观测点占全部观测数7.81%,根据我们的检验,剔除与否不会显著影响分解结果。
    (7)本文并未使用永续盘存法测算企业固定资本存量,这是因为利用永续盘存法测算企业固定资本存量时,多数研究均使用相邻年份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差额计算企业固定资产投资(Iit),但是他们忽视了有1/4左右观测点的Iit小于零,这意味着使用永续盘存法(Kit=Kit-1+Iit-Dit)测算企业固定资本存量反而可能产生错误的估算。
    (8)当然,还可以将这部分样本剔除,但据我们所知,没有学者采用剔除的方式。比如,对于2003年未出现但2007年出现的20.22万家企业,仅有8.36万家企业成立年份为2004~2007年,要定义2003~2007年期间的新进入企业,如果采用剔除的方式,则有11.86万企业观测点被剔除,这显然将损失大量的信息。
    (9)明确指明使用表3中定义方式II的学者有Griliches和Regev(1995)、李玉红等(2008)、李平等(2012)、毛其淋、盛斌(2013)等。
    (10)括号内的数值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2、GB/T3)二、三位数行业代码,对照表见附录。
    (11)垄断程度以赫芬达尔指数(HI)衡量,计算公式为:HISt=∑i∈Sθ2it,其中θit为企业销售额占所属行业销售总额的比重。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如下:分别将HI位于最高和次高30%分位区间的四位数行业定义为高垄断行业和次高垄断行业,HI位于最低和次低20%分位区间的四位数行业分别为高竞争行业和垄断竞争行业。
    (12)所有制类型的划分:将明确登记了所有制类型(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或港、澳、台资五类企业)的企业划入相应所有制类型企业,对于剩下的企业(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企业或登记为“其他企业”的企业)则根据资本来源构成占比辅助划分,如,将国家资本占比超过50%的企业划入国有企业,将集体资本占比超过50%的企业划入集体企业,以此类推,最后不能归入上述5类的企业记为“其他企业”。
    (13)在同样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一些相关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生产率最低,从而得出“国有企业低效率或无效率”的结论,而本文发现,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平均TFP并未明显低于私营企业,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其他学者使用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平均TFP,而本文使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其二,其他学者并未删除数据库中的规模以下企业样本(多数为国有企业),而本文进行了删除处理,以保持各类企业统计口径一致。
    (14)2000年东北地区企业平均TFP下降趋势明显,这可能与该地区的样本变化有关,2000年东北地区企业样本量由1999年的6188家下降到5365家,而2001年回升到6476家;对于现价的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指标,1999年和2001年样本均值分别为5997.51万元和6258.97万元,而2000年为5709.07万元。
    (15)BG方法基于“进入企业刚好替代退出企业的市场地位”的严格假设,不分别衡量进入效应和退出效应而只测度净进入效应。而且,为了服务于净进入效应测度,BG方法组间效应的构建同样缺乏理论基础。
    (16)BHC方法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相对贡献的界定比较模糊,得出的净进入效应往往偏高,由此受到了不少学者的批判(毛其淋、盛斌,2013;Disney et al.,2003;Roberts and Thompson,2009)。
    (17)由于方法的一致性,BHC和FHK结果相同,GR和BG结果相同。
    (18)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