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对母语文学精神的传承与创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Shen Congwen’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Literary Spirit of His Mother Tongue
  • 作者:杨经建 ; 辛捷璐
  • 英文作者:Yang Jingjian;Xin Jielu;
  • 关键词:沈从文 ; 母语写作 ; 乡土叙事 ; 散文化
  • 英文关键词:Shen Congwen;;the writing in the mother language;;"native land" narration
  • 中文刊名:ZWHY
  • 英文刊名: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 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8
  • 出版单位:中国文化研究
  • 年:2019
  • 期:No.10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研究”(项目号:15BZW149)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WHY201901012
  • 页数:8
  • CN:01
  • ISSN:11-3306/G2
  • 分类号:106-113
摘要
从母语写作层面重新评价沈从文创作是个有待开拓、深化的问题范畴。沈从文对母语文学精神的传承和创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乡土"叙事是其母语写作的起点和归宿,沈从文构筑的有关湘西的"乡土"世界,既展现了其文学创作独特的时空范式和文本构成,又通过对诗意田园的营造,为现代人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人性范式和文学样式。其二,"散文化"是沈从文的为文之"道"和最具本色的创作取向,它既呈示在其小说中亦表露在其文学批评中,在沈从文那里,散文已兼容文学与人学、审美与人生,他以完美的"散文化"创作发扬光大了母语文学的千古文脉。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d reevaluate the creations of Shen Congw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riting in the mother language. The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of Shen Congwen as to literature spirit of mother language are mainly displayed in two aspects: First of all, "native land"narr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of his writing in the mother language. The "native land" world about Xiangxi created by Shen Congwen doesn't only display the unique space-time style and texture composition of the literary creation, but also provides humane form and literary form for people to abide by through creating poetic forms. Secondly, "prosifica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Shen Congwen to write by and it i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of his creative orientation, which is displayed in his novels and literary criticism. For Shen Congwen, prose concerns itself about literature, humanology, aesthetics and life. He carries forward the eternal literature of the mother language with perfect "prosification" creation.
引文
(1)成中英:《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哲学动态》1988年第10期。
    (2)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5页。
    (3)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第266页。
    (4)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第130页。
    (5)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83页。
    (6)参阅王文斌:《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期。
    (7)范永康:《后现代建构主义文论范式的构建与转型》,《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3期。
    (8)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1936年2月《宇宙风》第1卷第10期。
    (9)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4年,第61页。
    (10)刘进才:《论京派小说的空间形式》,《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1)参阅王文斌:《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期。
    (12)韩立群:《沈从文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9页。
    (13)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45页。
    (14)参阅王本朝:《白话文运动中的文章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15)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97页。
    (16)汪曾祺:《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1页。
    (17)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3页。
    (18)朱栋霖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00》(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214 页。
    (19)参阅文学武:《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比较论》,《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20)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2卷,第67、68页。
    (2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3卷,第90页。
    (22)白春超:《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寻求平衡——京派文学观辨析》,《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23)[法]蒂博代著,赵竖译:《六说文学批评》,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3页。
    (24)杨义:《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86、187页。
    (25)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219页。
    (26)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